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俄乌战争并非简单的两国交锋,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核威慑下的常规战争:俄罗斯作为拥有核武器的联合国五常之一,其核力量令人恐惧。而乌克兰也具备在短期内获得核武器的潜力。这种核威慑的存在,使得双方在进行常规战争的同时,都不得不谨慎行事,避免冲突升级到核层面。2. 冷战遗留问题的延续和阵营对抗:俄乌战争是冷战时期未能彻底解决的地缘政治矛盾的延续,最后演变成了一场阵营之间的热战。俄罗斯及其盟友和战略伙伴与乌克兰及北约集团的对抗,本质上是不同地缘政治力量之间的博弈。
北约集团的综合实力远超俄罗斯及其盟友,因此在战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然而,北约集团内部的决策机制复杂,效率相对较低,加上对核战争的恐惧,使其不愿直接参战,而是采取“温水煮青蛙”的策略,通过持续的军事援助,支持乌克兰不败,意图逐步削弱俄罗斯的实力。而俄罗斯由于实力相对不足,无力迅速结束战争,因此俄乌战争演变成了一场比拼综合国力的持久战。战线的拉锯和反复争夺成为常态。乌克兰近期的失利并非溃败的迹象,而是一种战略性撤退和持久战策略的一部分。通过保存实力,消耗俄军,并利用外部因素,乌克兰仍在争取最终的胜利。一、俄罗斯的战略意图和美国的选举因素:俄罗斯力图在美国大选前发动猛攻,尽可能多地获取领土。普京可能认为,如果特朗普当选,可能会推动俄乌停火,并以目前的控制线为界。因此,在短期内尽可能多地占领土地成为俄罗斯的优先目标,这也解释了俄军近期不惜代价的“猪突”战术。
而对于乌克兰来说,在这种情况下保存实力,避免更大的损失更为重要。相较于2023年,2024年确实丢掉了更多的国土。2023年,俄罗斯军队夺下584平方公里的乌克兰国土。从2024年1月1日迄今,俄军已经拿下超过2660平方公里,面积略大于莫斯科。从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开打至2024年10月27日,俄罗斯总共已夺取6万7192平方公里的乌克兰领土。但是俄罗斯至今未能完全占领乌东四州任何一个州,目前只占据乌克兰约18%的领土.在这场长期消耗战中,俄军人力、装备大量损失,资源已经开始匮乏,时间并不在俄罗斯一方。二,乌克兰的战略战术。尽管丢失了更多的小镇,但乌克兰军队依然保持着战斗力,并采取了合理的战略战术。1,库尔斯克战场。为了完成普京10月15日收回库尔斯克的豪言,俄军4-5万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以以瓦格纳车臣兵顿涅斯克民兵虚张声势,暗地调来2个空降旅2个海军陆战旅突袭,欲围歼守在库尔斯克1.4万乌军。乌克兰前线指挥在24小时内就判明了俄军企图,派出在苏梅蹲守的4个旅部队对俄军进行反包围,虽然反包围没有成功,但让俄军精心策划的反击战破产。乌军继续占领苏贾威胁俄罗斯境内目标。可见乌军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有实力与俄军在野战中平分秋色。如今俄军库尔斯克反攻失败,未能完成10月15日前收复的目标,再次将收复库尔斯克的期限推迟到2025年2月1日。
2,乌东战场。由于乌军整体人数少于俄军,4-6个旅的援军派去了库尔斯克,的确阻止了俄军消灭库尔斯克乌军,但导致乌东乌军实力减弱,被迫在乌东战场撤退。不过这并不代表乌克兰要崩盘,在北约的支持下,乌克兰依然能做到视野全开,俄军在战场透明状态下没法搞大兵团迂回作战,只能一点点往前挪,最多占领城市,打不出歼灭战。乌军只要能及时撤退,那就还能保持一批有生力量继续消耗俄军的有生力量。乌克兰足够大,就这么慢慢后退,明年最多丢了整个乌东,但大量消耗俄罗斯的有生力量。三,俄罗斯的困境和战争的长期性。
1,俄罗斯炮灰战术难以持续。乌克兰2023年反攻失败之后,就制定了以守为主,打持久战的战略。乌克兰在兵源和武器数量都落后的情况下,只能整体处于守势,有机会就偷袭。进攻方的武器和人员损失是防守方的两到三倍,但是乌克兰不是溃败,只是战线后撤,俄军无法打歼灭战,乌克兰有生力量继续存在。乌克兰欧安组织代表团副团长科斯琴科表示,现在(最近几个月)俄军每占领2.5平方米,就损失一个兵,俄军领导阶层严重依赖炮灰战术。曹县军队进入俄乌战场,就是俄罗斯兵力缺乏和俄乌战争是一场团战的重要证据。曹县军队进入俄乌战争对于俄罗斯来说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进一步扩大战争规模,俄罗斯投入一份力量,北约也会投入一份力量。2,乌克兰使用无人机战术,打击俄罗斯的经济。乌克兰在无人机上有优势,而且乌的基础设施能炸的基本上都被炸得差不多了,但俄罗斯还有大把的能源、电力、仓库等着被炸。结论: 俄乌战争是一场复杂的、多因素影响的持久战。乌克兰近期的失利并不意味着溃败,而是在特定战略背景下的选择。只要北约继续提供支持,俄罗斯在长期消耗战中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可以预见的是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综合实力远弱于北约的俄罗斯输面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