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高材生“偷外卖”、“偷拍”:为什么乖孩子也会做出格的事?

蓝橡树育儿 2024-03-27 01:45:25
面对孩子出现的行为偏差,我们需要综合多种发展路径、多个矫正方法,去全面地看待孩子的问题,准确挖掘问题背后的形成原因。作者:芒来小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婚姻家庭咨询师,公众号:“芒来小姐”。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最近有几则新闻让人颇为无语。

广东一高校学生偷外卖被当场抓获,公开发表道歉声明;

电子科技大学多名学生报案丢失外卖,调阅监控发现是一名学生所为;

211名校北京邮电大学,一名研三女生偷外卖被抓,事后道歉、赔偿,差点被严重警告……

大学生偷外卖,顺手牵羊的事,今年已经发生好几起。除了干偷鸡摸狗的事儿,大学生其他的奇葩行为也屡见自媒体——

有人的同班同学因为偷外卖被全校通报,断送大好前程;有人的男同学喜欢偷拍别人的照片私藏,结果被举报送去警察局;还有人在女厕所发现了偷拍的男同学,偷拍32次,被判刑1年……

偷盗、偷拍,按照情节严重程度,都可以被认定为“侵财和治安犯罪”。

在家长眼里,“偷东西”是坏孩子的行为。但从最近曝光的新闻中,不伐有名校、高学历的成人,那些从小优秀、乖巧听话的孩子,也会忍不住内心“偷窃”的欲望。

为什么优秀的孩子会主动做出那么出格的事情?到底是什么驱使了优等生踏破底线?父母又要如何调整、改变孩子的越矩的行为?

可以被理解的“青春期”犯罪

针对青少年犯罪,美国心理学家泰莉·墨菲特认为:孩子违法犯罪行为的发展,有两条路径。

杜克大学 Nannerl O. Keohane 大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教授 Terrie E. Moffitt 博士

一条路径是终生顽固型(life-course-persistent)。这些孩子0-3岁就开始“违法”,持续到成年。他们最典型的发展路径,就是小小年纪暴露出犯罪倾向,然后始终不悔改。“人间living”讲述过一位16岁“惯偷”的故事,他早年父母离异,从那以后就开始偷东西,并且屡教不改;父亲忍无可忍把他赶出家门,母亲接纳他,给他安排了一份快递公司的工作,可没多久,他又因为偷东西被辞退。这下母亲也不管他了。无家可归、无路可走,为了养活自己,他走上“惯偷”的道路。几年内,他屡屡行窃、屡屡被抓,到最后,父母对他失望透顶,连出庭露面都不愿意了。我研究国内外的犯罪记录时,发现很多犯罪者都像他这样,小小年纪就暴露出犯罪倾向,然后一直没有改变的迹象。比如:4岁打人、10岁偷盗、16岁偷车、22岁抢劫,30岁欺诈……他们为什么会一条烂路走到黑呢?

泰里·墨菲特总结了两点原因。

首先是这些孩子的父母,早早就对他们感到失望,放弃引导他们走上正路,任由他们破罐破摔;

然后是他们品行不端,被周围人排挤,导致失去了很多发展人际交往技能的机会,无法融入群体,只能成为边缘人物。

除了“终身顽固型”的犯罪者,还有很多孩子属于另一条发展路径:只限于青春期型违法犯罪者(adolescent-limited AL)。

这些孩子从小很守规矩,唯独青少年时期(16-24岁)乐于参与那种得到自由、叛逆、成年特权的违法犯罪行为。

就像偷外卖的女研究生,偷拍的大学男同学,他们或许从小努力读书、勤奋自律,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却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社会对这类孩子,相比第一类会宽容一些。

泰里·墨菲特认为原因在于,当亲社会行为越来越有回报,比如初入成年时,得到一些青春期得不到的机会,读研、保研等等。这些孩子会为了不失去机会,停止违法犯罪,逐渐成熟起来。

如果孩子没有人格层面的问题,那么青春期偶然出现的犯罪行为,可以归因于——发展路径出现了偏差,而不是孩子本身就很坏。

随着孩子步入社会,阅历增加,学会了为人处世的正确方式,犯罪倾向也会像被拔掉的刺一样,逐渐掉落。

以暴制暴,

会把孩子推上“犯罪之路”

我有个认识的妈妈,孩子5岁,拿了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她强行带着孩子去见警察。她想用这种方式让孩子记住,偷东西就要被警察带走,所以我们不可以拿别人的东西。

但在心理学家杰拉尔德·帕特森看来,这可能会把孩子推上犯罪之路。

相比泰里·墨菲特强调儿童的性格,杰拉尔德·帕特森的强调“教养”。

他认为,对儿童的糟糕教养监管、夫妻感情破裂充满争吵、以及前后矛盾的管教方式等等,都会导致儿童犯罪,即“强制发展理论”。

其中糟糕的教养监管,也包括父母对待孩子的错误过度严厉,完全不考虑孩子感受,采取强制化的措施。

这种做法,很可能导致孩子的犯罪行为层层升级。

杰拉尔德·帕特森假设:有一类儿童更有可能引发强制管教策略,比如先天性格焦躁、注意力不集中、多动,随着孩子越来越气人,父母会进一步加强压制反应的手段。

而这会强化孩子的犯罪倾向,因为父母已经强制教育当成习惯,失去了对孩子基本的感知和判断。

心理学作家李雪讲过一件事:湖南一位3岁男孩,从邻居家拿了瓶酸奶,被奶奶扭送到派出所。

评论区很多人都在称赞这位奶奶的做法,觉得底线问题不能惯,一定要让孩子印象深刻。

但李雪觉得,小孩偷东西,父母正常做法应该是告诉孩子,什么是满足自己的正确方式,比如告诉父母自己想要这个。

因为孩子并没有“偷”的概念,更可能只是想满足自己某个需求,但选择了错误的方式。

父母扭送到派出所,等于强化了孩子对错误方式的认识,没让他学会什么是对的,反而让他牢牢记住什么是错的。

今日说法有一期栏目,讲述一位少女,为了反抗父亲的强制教育,失手误杀母亲。

她把母亲捆绑囚禁,好几天滴水未进,初衷只是想让父亲给学费,好去上喜欢的学校。

但父亲死活不同意,他曾在孩子做下出格行为时,为了管束孩子,采取了很多强制做法。

比如:把孩子关在家里,断了他的人际往来;把孩子送进军事化管理的学校,导致孩子被殴打、喂药。

父亲的一次次强制行为,初衷肯定是为了孩子好,希望孩子学好。

但在强制理论看来,儿童的很多不良行为,都是由父母—幼儿之间错误的互动导致的,日积月累中,再发展到儿童—其他人错误的互动。

就像《少年的你》中,女同学魏莱被父亲冷暴力,强制要求考出好分数,在学校就霸凌同学。

如果儿童处在强制发展的环境下,早期会出现这些违法犯罪的潜质:社交技能较差、缺乏自尊、同伴关系充满破坏性。

经过父母强制的教养方式,这些潜质就会发展出恶习:偷盗、偷拍、欺诈……

父母如果停止强制,适当考虑孩子的情绪感受,孩子的犯罪倾向就会被弱化很多。

就像积极心理学家马丁·赛利格曼写的:教养孩子,绝不仅仅只是修正他的缺点,同时还要发掘他的优势与美德,帮助孩子在社会上找到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使他的积极人格特质得以全面发展。

如何矫正孩子不良行为?

但如果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我们该如何恰当地矫正呢?我结合《犯罪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的研究结果,总结提炼出三个方法:

越早发现、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多项研究显示,最成功的矫正干预,首先都关注改善家庭系统。

当孩子0-3岁出现反社会行为时,有些明智的父母,就早早开始系统学习行为矫正方法了。

这些研究也评估出一个原理:孩子越大,反社会行为历史已经颇长,加上已经不信任不服从大人,很难扭正过来。

所以,当父母发现孩子开始不打招呼就拿别人东西、用暴力对待被人、以折磨小动物为乐,就要尽早引导孩子改掉这些恶习。

父母可以学习“CBT认知行为技术”和“理性情绪疗法”,这两个心理学流派的技术经过大量验证,对改变反社会行为有良好效果。

遵循儿童心理正常发展原理,重视四个矫正因素

正面的同伴关系。孩子一定要有玩得来的朋友,有自己的人际小圈子,他们会模仿同伴积极的行为;从人际关系中感受到的积极体验,也能带给孩子正面影响。

比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孩子可以从一些小事中得到“我真有用”的感觉,比如父母允许孩子有一定自主权,可以选择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可以自己去完成一些事。

有创造力。孩子有发挥创造力的空间,绘画、雕塑、写作、缝纫、烹饪等等,孩子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去表现自己。

有抗挫力。孩子不会因为小挫折而逃避、气馁,比如一次小考考砸了,经过父母的安慰支持,孩子知道自己并不总是考砸,有信心下一次考的更好。

引导孩子理解利他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善意之心

看过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带孩子散步,路过一名乞丐,父亲对孩子说:“你要好好读书,不然以后找不到工作只能当乞丐。”

另一位父亲也带孩子散步,也路过这名乞丐,父亲对孩子说:“你要好好读书,以后让这些乞丐都有工作。”

后者,就是在培养孩子的利他之心。

父母在孩子三观尚未成型的时候,身体力行地告诉孩子善意的重要性,是在给孩子内心种下一颗“亲社会”的种子这可以抵消孩子内心的反社会冲动,心怀善意的孩子,本身犯罪倾向就会比较低。

另一方面,孩子心怀他人,也更容易被社会接纳,拥有比较正面、积极的生活环境。

结语

心理学家齐格勒等人在研究矫正儿童犯罪行为成功项目时,发现一个共性。

这些项目关注孩子的多重系统,比如家庭、学校、同伴、社区等;也关注孩子的多项能力,比如人际关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学业能力等。

一些只关注孩子某个能力、某个系统、某个问题的项目不太奏效。比如发现孩子偷东西,只纠正孩子偷东西这个行为,往往效果不大。即使孩子不偷了,根本问题还在,后期也会出现撒谎、欺诈等其他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综合多种发展路径、多个矫正方法,去全面地看待孩子的问题,准确挖掘问题背后的形成原因。

这需要父母长期坚持践行,但它的效果,值得父母为之付出努力。

愿所有父母,都能帮助孩子走上正路,形成积极正面的行为模式,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

0 阅读:0

蓝橡树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