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么重视教育,为什么孩子却成了杀人犯?”一位父亲的教训

蓝橡树育儿 2024-04-09 11:13:09

教育,尤其是幼教,本质是人格的构建。我们的教育关注分数、关注成绩,却很少从自然的、科学的、心理关怀的角度去考虑教育问题。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们不能一味的只希望他们成才,而忽略了他们成“人”这个问题,没有高尚健康人格孩子,一旦成为“病人”,后果我们无法预料

本文作者:橡树君。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从优秀青年到杀人犯

他们经历了什么?

1999年4月20日,银川发生了一起震惊全中国的“特大袭警爆炸案”。

4名警察在出警时被歹徒预先埋好的炸药袭击,3位民警当场死亡,1位当场没有死亡,却被歹徒连捅22刀,最终牺牲。

被炸翻的110警车,车号:宁A警0154

是什么深仇大恨?

原来这群罪犯原本想要抢劫运钞车,因为没有武器,便设局夺枪,残忍杀害了4个正当英年的警察。

案件的主犯名叫杨杰。

记者调查后发现,杨杰小时候其实非常优秀,也很有天赋。爱写诗、会拉小提琴,还是个鼓手。他性格也不错,爱帮助人、有同情心,是个招人喜欢的孩子。

更离谱的是,杨杰的大弟也因故意杀人,和哥哥一样被判处死刑,小弟杨辉和他们的父亲因为包庇罪被判刑。

是什么让这几个有光明前途的青年,变成穷凶极恶的罪犯?

答案是:失败的家庭教育。

兄弟三人的父亲,是一个“集错误教育于一身的典范”,他动辄打骂孩子,小时候哥儿几个听到爸爸回来的动静,都吓得没了声音——挨打,是家常便饭,字写不好打,分考不高也打。

你说杨爸爸不关心孩子,倒也冤枉了他。只不过他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那套,认为打骂孩子就是为他们好,这就是他信奉的教育理念。

小弟杨辉回忆,一年冬天父亲酒后回家,一进门就骂人,砸东西,掀翻桌子,母亲为了保护孩子被父亲打了起来……

后来,杨杰成了一个没有人性的恶魔,他身上汇集了人类所有恶习,但唯独不会喝酒。他恨死酒了,到死都滴酒不沾,也到死他也不愿再见父亲一面。

这个故事,记录在李跃儿老师《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中。在很多场合,她都会说起这个故事,这是触动她投身教育的契机之一。

上周,蓝橡树创始人阳明老师直播连线对话大李老师李跃儿,共同探讨“谁偷走了孩子的幸福”,悉数养育孩子过程中,我们借爱之名带给孩子的伤害。

乖孩子,

不一定是“健康”的孩子

李跃儿是著名的儿童教育家、美术教育家、油画家。她创办一所以《窗边的小豆豆》中巴学园为原型的家庭幼儿园——芭学园,在妈妈圈颇有知名度。

导演张同道曾跟拍了芭学园整整12年,拍摄了《孩子国》、《零零后》这两部纪录片,记录下一个个原本在家父母老师眼中,有各种“问题”的孩子,在芭学园爱和理解的治愈下,蜕变,成长。

张同道导演和主角池亦洋,大李老师的合影

在创办芭学园之前,大李老师在宁夏教孩子们画画,借此观察到了各种各样的亲子状态。

她发现有一个9岁的女孩子看起来特别乖,画画的时候很专注。她上课时甚至不敢上厕所,最后尿在裤子上还在坚持画画。

“这个孩子是乖到什么程度了啊?!”大李老师大惑不解,“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很认真地在画画。她不求助,不说,不动,连痛苦的表情都没有。”

还有一位胖胖的父亲也给大李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听说自己的孩子在画画的时候不够专心,特地到班上来跑来揍孩子。打了半天,到后来打不动了,还用毛衣针戳孩子。

“好像他吃得那么胖就是为了打孩子的。”

“看到这一切,我想知道是不是有一种方式,不是打骂,不用那么残忍的方式,给我们孩子幸福。所有生命,它的每一口呼吸,都是为了离开痛苦,获得快乐。”大李老师说。

其实,这些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他们如此严厉,不就是为了孩子将来少受苦,找个好工作,过上幸福的生活,希望他们快乐吗?

矛盾之处在于,为了让孩子们幸福快乐这个目的,这些父母却把孩子的童年弄得如此苦难,不知道快乐和幸福是什么。

“一个不知道快乐和幸福是什么的人,长大后他如何能创造幸福和快乐?即便你把他送到全世界最好的学校去。”

大李老师的醒悟不仅在观察别的孩子,惨痛的教训发生在她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上。

“很久以前,所有老师、父母能犯的错误我都犯过。”在《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中,大李老师写下这句话。

她也曾完全不懂儿童心灵不懂教育,和学校老师一起对自己孩子实施折磨。

有一次,因为儿子学习不好被老师告状,夫妻俩合伙把孩子赶出家门,说不要他了。当时儿子才6岁,他死死拉住门把手,眼神里透出的绝望也无法令父母心软。他们一个拉,一个抠,硬是把孩子推到门外为止。

如今看来,当时儿子因为先天身体不太好,表现比同龄人慢了半拍,他并不是不想做好,的确是能力有限。

在对待儿子的事情上,爸爸的做法更过分。动辄打骂不说,还含有精神折磨。比如让孩子解开裤子把屁股露出来,用苍蝇拍打。所以儿子对他一点感情都没有,离家多少天都不想他,像仇人一样。

在父母钢铁意志的管教下,儿子终于乖成了“小木头人”。犯错了不敢吭声,连屎拉裤子上一路都不敢告诉妈妈……就像画画班那个乖得令人心疼的女孩。

她每天陪孩子写作业,在旁边盯着看,越盯毛病越多;书包咋杂乱无章,没有一个本子是好的;考试成绩老是全班倒数第一。

这一切依然没有让父母醒悟,在儿子14岁时,李跃儿夫妻又把他一个人扔到国外留学,可怜的孩子整个青春期都在国外孤身一人。

等李跃儿回过神来,飞到国外把孩子接到身边时,儿子已经因抑郁引起肠胃功能紊乱,瘦得脱了型。他不仅身体垮了,学位证也没有拿到。种种一切让儿子万念俱灰,觉得人生就此毁了。

回忆起儿子童年少年时遭遇的一切,大李老师至今心痛无比,她多希望时间能够倒流。后来,她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找各种心理咨询师帮助儿子,才勉强让他重归正途,但有些伤害是永远无法修复。

所以,当大李老师看到现在依然有那么多父母在犯她犯过的错,她决心从零开始做教育,为孩子们做点事情。

用爱和尊重

对孩子进行人格构建

2004年,李跃儿在北京办起了儿童之家,就是现在的芭学园。十几年里,大李老师见证无数孩子,从刚进园时的战战兢兢,“灰溜溜地”,警惕得看着这一切,到充分融入芭学园的环境,越来越自信。

大李老师说,人类无论哪个民族,哪个国家,他们的幼崽都很像。但是从幼儿长到了少儿,从少儿长到了少年,他们的变化就很大,长到了成年就更千姿百态。

这足以证明教育对人格的塑造,一个人的人格是否构建起来,有没有共情能力,是不是充满好奇心,做事是否专注,跟养育方式密切相关。

大李老师提出,爱才是教育的前提,我们应该爱对方向,智慧的爱而不是蒙昧的爱。

不过,也有很多人在看完《零零后》之后心存疑虑:在一个氛围自由,尊重性格的环境中长大,孩子们是否会不适应“外面”的世界。

就像片中的池亦洋,一度非常不适应公立学校的学习。另一个主角柔柔的留学经历也充满曲折,这与她性格中的执拗不无关系。

大李老师很自信地告诉我们:芭学园毕业的学生,有超过7成学习成绩在前10%。他们和其他孩子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专注”。

在纪录片中,我们看到芭学园的孩子们每天都忙忙碌碌,他们或许在搭积木,或许在玩游戏,角色扮演,他们这些都被称为“工作”,他们认认真真完成这些“工作”,很少会被打扰。

清华大学的彭凯平教授做过一个调查,发现芭学园的孩子要比其他幼儿园的同龄人,同理心高出4、5倍。他们在人群中深受同伴欢迎,也更愿意接受挑战,更少被困难吓倒。

大李老师在直播中说,看似芭学园的孩子有充分的自由,但自由不等于散漫。爱和尊重是一回事,完善人格的构建也离不开严格规则的约束。芭学园里的规则充满细节,比如鞋子和衣服该如何摆放,而这都是孩子们心甘情愿去完成的。

大李老师有次深夜接到一位父亲的来电,他对大李老师说:我觉得我没有资格当这个父亲,我的格局甚至比不上我5岁的孩子,我怎么去教育他?

大李老师很困惑,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刚才这对夫妻在高速路上一边开车一边吵架。你一言我一语,彼此不肯相让。

5岁的孩子插嘴:“爸爸妈妈,你们一个人一个人说,一个说完了,另一个人再说。爸爸,你是男的,你让妈妈先说。”

妈妈说完后,孩子又指爸爸说。爸爸说完后,妈妈又委屈得哭了。孩子见妈妈哭了,就把妈妈的头搂在自己的肩膀上说:“妈妈,你需要安慰吗?”

在面对纠纷时,一个孩子的表现甚至比成年人都更理智、成熟。

大李老师听到这个故事感觉非常欣慰。

教育,尤其是幼教,本质是人格的构建。我们的教育关注分数、关注成绩,却很少从自然的、科学的、心理关怀的角度去考虑教育问题。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们不能一味的只希望他们成才,而忽略了他们成“人”这个问题,没有高尚健康人格孩子,一旦成为“病人”,后果我们无法预料。

0 阅读:0

蓝橡树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