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该被炸掉?令西安市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败笔还是利民工程?

强强谈历史 2024-06-29 05:27:07



2003年8月下旬,一场突如其来的降水,困住了渭河两岸29万人。

当时,渭河水肆虐地倒灌流入罗纹河中,38.9万亩良田被淹。

闻讯赶来的部队官兵们立马展开搜救。

直到9月11日傍晚,罗纹的西堤决口才被成功堵住。

随后不久,一场世纪大辩论爆发,陕西和河南二省开始唇枪舌战。

陕西15位人大代表联名,要求废止三门峡水电站。

渭河某县长薛东江更是大怒:我迟早要把三门峡水库给炸掉!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渭河平原遭强降雨被淹,和三门峡水库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事情还要从1938年开始。

1938年,日军压境,上海、南京、徐州接连沦陷,蒋介石向中原地区转移。

为阻止日军进犯,蒋介石下令炸开郑州东北的花园口黄河大堤。

一时间,沿岸40余县遭到水患,80多万国人被淹死。

紧接着,饥荒出现,威胁到数以万计的中国人民。

这时候,人们都深刻的认识到,洪水的威胁始终如影随形,不仅会对沿岸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还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饥荒问题。

因此,解决洪水问题,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国人的粮仓。

那么如何解决洪水问题呢?

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就已经开始对三门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他们深知,在这里建设一座大型水库,对于有效地控制洪涝灾害,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的领袖以及众多的专家学者们,经过了长达八年的深入考察和热烈辩论,终于在1957年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在三门峡建设一座宏伟壮观的大坝!

然而,正当这项伟大工程即将启动之际,陕西省却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意见。

他们的理由非常简单明了:

为了这座大坝的建设,陕西人民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七十万人口需要背井离乡,大片肥沃的土地也将被淹没。

但是,启动这一项目的负责人却说:

三门峡,处于黄河的心脏地带,扼守着在黄河中游,是水流调控的关键所在。

这里水流湍急,携带着大量的泥沙,不仅塑造了独特的地貌,也蕴藏着巨大的水力发电能量。

此外,三门峡水库建成后,未来还将有小浪底等水库相继建成,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水资源调控网络。

届时,黄河将被赋予更加科学的管理,帮助整个黄河流域的和谐与平衡。

三门峡水库的建设,只是整个黄河治理工程的第一步。

尽管陕西人民对失去家园和土地感到痛心,但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支持国家的决策。

1957年4月,中国有史以来最气势磅礴的宏伟工程——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宣告开工!

这是一座令人瞩目的重力坝,主坝高度达到了惊人的103米之巨。

其水库水位在满储状态下高达360米,总库容量高达360亿立方米。

预计总投资40亿元人民币。

那时,人们对这座大坝充满了期待,他们期望这座大坝能像一位英勇的战士,一劳永逸地解决黄河水患这个困扰中原大地千百年来的难题,成为中原大地的守护神。

然而,现实往往比理想更加复杂多变。

大坝建成之后不久,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问题就浮现出来了。

黄河,以其蜿蜒曲折、携带大量泥沙而闻名,每年约有16亿吨泥沙随波逐流,占到了全球河流输沙量的9%。

这些泥沙在三门峡大坝前被拦截,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上游逐渐积累,形成了河床的显著抬升。

岁月流转,泥沙在大坝前不断沉积,渭河河床随之抬升,20年间竟上升了3至5米。

在某些河段,河床高于周围平原,形成了令人胆战心惊的“地上悬河”。

渭河,这条关中平原的生命线,转瞬间变成了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一旦决堤,西安及整个关中平原都将面临毁灭性的灾难。

陕西省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长期以来,三门峡大坝的建设和运营,虽然对下游地区如河南和山西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利益,但对陕西而言,却似乎成了一种牺牲。

渭河水患的加剧,不仅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陕西人民对三门峡大坝的不满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高涨。

他们认为,随着黄河下游小浪底等水库的相继建成,三门峡大坝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应该退出历史舞台。

因为,三门峡大坝不仅未能带来预期的福祉,反而成了制约陕西发展的枷锁。

除了洪水的威胁,泥沙的淤积还导致了关中平原地下水位的上升,进而引发了土地盐碱化的问题。

从1960年到1990年,短短30年间,渭河两岸的土地变得贫瘠,40万亩曾经的良田变成了盐碱荒地。

农民们站在自己曾经辛勤耕作的土地上,心中充满了无奈和辛酸。

而在大坝的另一端,河南和山西的人们却享受着大坝带来的利益。

他们感激这座大坝,因为它不仅守护了他们的家园,还为他们提供了发展的动力。

两相比较,陕西人民的心情更加复杂。

特别是2003年的水灾,将这一不满情绪推上了高潮。

陕西15位人大代表联名,要求废止三门峡水电站。

渭河某县长薛东江更是悲愤:迟早要把三门峡水库给炸掉!

面对这一指责,三门峡人感觉很委屈。

2004年9月,三门峡市长绕过了常规的行政层级,直接将一份长达5000字的紧急报告呈递给了国家水利部。

这份报告中,他们用直白而迫切的语言表达了一个核心的忧虑:

如果失去了三门峡水库,三门峡市的人民将面临生存的危机。

在他们看来,三门峡水库不仅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维系着整个城市生活命脉的存在。

没有了水库,他们担心庄稼将无法灌溉,工业将缺乏水源,甚至日常生活用水都会成为问题。

大战一触即发。

92岁的张光斗院士和钱正英院士出山,支持陕西人们的建议,废弃三门峡水电站。

眼看陕西省的建议得到了支持,河南政府着急了。

10月,河南32名人大代表联合起草了一份报告。

报告里面,他们用详尽的数字和逻辑,算了一笔明白的经济账。

最后,他们还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难道每年2亿的发电收益就这样放弃吗?

如果大坝不复存在,那90万的居民和6万亩的土地又将何去何从?

一旦大坝被拆除,这些居民将如何重新安置自己的生活?

可以说,双方都不退让,各有各的立场。

最后的结果我们也都知道了:

陕西输了。

因为,三门峡水电站至今还屹立在黄河畔。

那么,河南到底是如何说服陕西的呢?

一开始,陕西人说,三门峡大坝是引起渭河平原泥沙堆积的重要原因。

但是河南人不承认。

他们说,黄河里水少沙多,三门峡大坝在这里,不仅是个拦截泥沙的屏障,更是一个调节器,能够按照环境的需求有序地进行排沙,再将泥沙转化为可利用资源。

也就是说,虽然小浪底等水库修成了,但三门峡仍旧担负着存蓄洪水,守护下游安全的重任,依旧是“万里黄河第一坝”,并非毫无作用。

一方面是陕西渭河平原人们的利益,一方面是黄河中下游人们的利益。

最终,陕西人还是像67年前一样,做出了让步。

而这,并不是他们第一次让步。

早在建大坝之处,就有超过十位专家提出了激烈的反对意见。

他们预见到了大坝可能引发的严重泥沙淤积和大规模的移民问题,但这座大坝最终还是建成了。

从建国前夜开始,国家就反复收到关于修建三门峡大坝的提议,但因为预计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口迁移,这些提议一直未能通过。

然而,苏联专家组的到来,为大坝的建设投下了决定性的一票。

他们坚持认为,为了获得一个能够有效调控洪水的水库,牺牲土地和迁移居民是不可避免的。

这种观点在国家决策层面引起了重大影响,许多人的态度开始转变,三门峡大坝的建设迅速被提上了日程。

这一决策意味着将有333万亩的土地被淹没,90万人需要离开他们的家园。

苏联专家的影响力和中国对解决黄河水患的迫切需求,共同推动了大坝的建设。

周总理后来也承认,当时的决定有些仓促,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苏联专家也指出了大坝的潜在风险,特别是泥沙淤积问题,他们警告说,如果没有有效的减沙措施,水库可能在几十年内被泥沙填平。

但当时的许多中国水利专家持有乐观态度,认为通过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可以减少泥沙的产生。

尽管有清醒的声音,如黄万里和温善章所强调的淤积问题和对关中平原的担忧,但这些声音并未能阻止大坝的建设。

他们提出的降低水位和保留导流底孔的建议,虽然得到了陕西省的支持,但最终导流底孔还是被封闭,导致水库运行不久后便出现了严重的泥沙淤积问题。

到了1964年,情况已经十分严重,陕西和国家领导人都感到了紧迫性,甚至提出了炸毁大坝的极端方案。

但是,依旧有人以“大局为重”劝再考虑考虑。

当时周总理都罕见批评:

“为什么只看到下游河道发生冲刷的好现象,而不看中游发生的坏现象呢?”

可是,考虑到大坝的巨大投资和已有的效益,最终选择了折中方案,对大坝进行了改建,以减轻泥沙淤积问题。

尽管经过改建,三门峡大坝的效益有所降低,但它在小浪底大坝建成前,确保了黄河没有发生决口。

如今,再来讨论三门峡水库的是非功过,已然没有了任何意义。

因为,这不仅水利技术之争,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场地方利益之争。

如今,如何将水库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才是最重要的。

0 阅读:0

强强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