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世纪初成立的东印度公司,起初只是一个商业性质的组织。然而,18 世纪时,莫卧儿帝国在波斯国王纳德沙洗劫德里后,陷入了政治上的混乱和权力的真空状态。这给东印度公司带来了可乘之机。1757 年,罗伯特・克莱夫带领东印度公司在普拉西战役中取得关键胜利,随后在 1765 年,通过一系列手段,东印度公司的官员得以取代当地税务官员,这家拥有自己军队的私人公司,就此开始掌控印度这一当时在全球都举足轻重的国家。
在此后的一个世纪里,东印度公司不断扩张其控制范围。直至 1857 年印度发生大规模叛变后,英国政府才正式接手对印度的直接统治,一直延续到 1947 年印度独立。在这长达近两百年的时间里,印度成为了英国殖民统治下的牺牲品。
在 1700 年时,莫卧儿帝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份额高达 23%,经济实力极为雄厚。但英国的介入,使印度的经济轨迹发生了灾难性转变。
东印度公司在 1765 年垄断印度贸易后,印度的经济厄运便接踵而至。以纺织品行业为例,18 世纪初,印度在全球纺织品贸易中占据 25% 的份额,是当之无愧的纺织品出口大国。然而到了 1834 年,印度的棉织工受到了极其残酷的压榨,本特尼克勋爵所描述的 “棉织工的骨头正在漂白印度的平原”,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印度纺织工人的悲惨境遇。
1870 年后,英国对印度的纺织品出口量急剧增加,每年涌入印度的纺织品多达 10 亿码。到 1896 年,印度本土生产的布料仅能满足国内 8% 的消费需求,印度从纺织品出口大国迅速沦为只能勉强满足一小部分国内需求的境地,其纺织业遭受了毁灭性打击。
据经济学家估算,在 1765 - 1938 年间,英国通过不公平贸易等手段,从印度掠夺了大约 45 万亿美元。这一惊人数字是如今英国经济规模的 14.5 倍之多。在 18 世纪之前,英国还需用贵金属购买印度商品,但之后英国开始在印度征税,并利用税收来购买印度商品供本国使用,实际上是在变相掠夺印度的财富。这些从印度获取的商品,一部分在英国国内消费,另一部分则出口到其他地方,为英国从欧洲进口工业革命所需的原材料,如铁、焦油和木材等提供了资金支持,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印度经济的压榨之上。
英国对印度的经济剥削远不止于贸易。到 19 世纪末,大英帝国三分之二的常备军费用是由印度税收来支付的。1922 年,印度政府约三分之二的财政收入都流向了英国人的腰包。印度的财富源源不断地被英国榨取,成为了英国维持其庞大帝国和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支撑。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承受了巨大的人力牺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有超过 100 万印度士兵参战,伤亡人数估计达到 74000 人,但这些印度士兵的贡献往往被忽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为了捍卫波兰主权而参战,印度在此期间向英帝国军队派遣了多达 250 万人的志愿军,这是英帝国军队士兵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印度本国的民选政治领导人国大党却被英国关进监狱。印度士兵在为英国所谓的 “民主” 而战时,牺牲了 87000 人,而他们选出的政治代表却身陷囹圄。一些英国军官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印度军队的支持,英国很难度过两次世界大战的艰难时期。
英国统治下的印度,饥荒问题极其严重,约有 3000 万人因饥饿而死亡。虽然有人将饥荒归咎于自然灾害,但实际上,绝大多数饥荒是英国人出于自身利益考量所做出的政治决策导致的。
例如在 1943 年的孟加拉饥荒中,时任英国首相的温斯顿・丘吉尔竟然故意下令将食物从饥饿的印度平民手中转移给英国士兵,并用于补充欧洲的库存。丘吉尔甚至冷漠地表示饥饿的孟加拉人的饥饿情况 “并不那么严重”,还将饥荒归咎于印度人口过多。在英属印度时期,英国政府出于对所谓 “自由市场” 理念的盲目坚持,拒绝在饥荒时进行干预,任由印度人民饿死,这种行为与 20 世纪导致数百万人死亡的强制集体化灾难并无二致。
对比英国殖民统治前后的印度社会,差异令人触目惊心。在东印度公司成立之时,印度的识字率和预期寿命与欧洲不相上下。然而,1947 年英国离开印度时,印度的社会状况已经极度恶化,识字率仅为 16%,预期寿命为 31%,高达 90% 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尽管有人辩称英国给印度带来了议会民主、教育和妇女部分解放等所谓的 “好处”,但这些与英国对印度造成的巨大伤害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猫说,我们将持续为您带来深度分析和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