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蜡染 蓝靛密语这里有一座蜡染体验馆,大概就是第一个在这个小小的丹寨镇开业迎接客人的旅游景点了。从二层的露台上看,阳光刚好照射进来,照在这个镇子里。一位穿着苗族妇人服饰的少女从楼上走了下来,她的手上拿着一把弯月型的腊刀,以及一张残缺不全的蜡纸。她的一双大手,可以种棉,可以纺布,可以织布,可以打蜡,可以染布,可以绣花,可以做针线,不管她是结婚之后,还是回到家乡,都是她开始了这个蜡染行业的“第二春”,她的双手,就像一把锋利的银蜡,在她的身上,镌刻着她的青春。其实最难的一步就是棉花的播种。她说,“三月种开始棉花,八月再收获,明年接着再种。”不论是衣料、桌布还是鞋面,其源头都是由土壤中的棉花种子而生的,而这些都要她亲自操刀制作的。
面对着镇子的店铺,在店铺的入口处,种植着一株蓝色的靛青,这是染料最重要的一步,不过,这么一株小小的蓝色靛青,还不足以支撑他的日常工作,所以,它的大部分材料,都是从周围的花园中取出来的。而那些靛青,都是在山上采摘下来,带回部落的,用来制作蓝色的颜料,可以杀菌,驱赶蚊子,这是一种古老的工艺,伴随着无数苗族妇女,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这个蜡染文化体验馆不仅会让我们在这里的人们参与制作,也会向更多有意学习的“外来客”开放。二楼的蜡染室,能容纳40多人左右,每一个座位上,都有一个小型的熔蜡容器,用来接待外来的团队和学校,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手工编织的木制织机,依旧是她们最常见的编织方式,看似简单,但是其中蕴含着远古时代的智慧。金梭银梭,双手双脚,在一台古老的机械上,用古老的木工手艺术,制作出了一套五颜六色的百鸟袍。
古法造纸 先祖文明
石桥村离丹寨万达城只有四十多公里的路程,那里是中国古代“石桥造纸”的起源和传承之地,村民们至今还在用最古老的方法制造,用山泉水冲洗,然后用纸张包裹着鲜花,用手工制作出来的“植物琥珀”,精致得很。进入这个简单的四合院,到处都可以看到用手绘的纸张装饰的精美艺术品。纸伞,纸灯,纸画,这些都是手工艺术留下的印记和温暖,颠覆了人们对纸的固有看法,它们都是天然的,是独一无二的,轻柔而又富有生机。打开木门,外面是一个完全的制浆经验区,使用的工具和手法都与石桥村的相同。以前,他要去各个村子参观,就得去到各个村子。而现在,依着东湖而建的万达城,不仅还原了传统的苗、族村落的精华,更是将整个丹寨子里十六项“非遗”都集中于一条街,从这里走过去,估计也就是走个两、三分钟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