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4年,钟会死在了胜利的幻梦中。
原本他计划和姜维一起控制蜀地,而后利用姜维当炮灰,让其北上与曹魏军队相争,自己则率军跟随其后督战,待姜维和魏军两败俱伤之际,钟会便能坐收渔翁之利。
若顺利,钟会就能占据长安合围洛阳,进而图谋天下;若不顺利,让姜维和魏军消耗一波,自己退回蜀地也能稳住阵脚,割据一方。
这本是个完美的计划。可没想到却遭遇了一场兵变。
被钟会囚禁的魏军将领逃了出来,率领魏军士兵像潮水一样涌入,箭如雨下,火光冲天,钟会、姜维在乱军中被杀死。
随后邓艾父子也在绵竹被袭杀。
灭蜀之后,曹魏任命邓艾为太尉、钟会为司徒,两人同时位列三公。但两人还未收到命令,就已不在人世了。
钟会本是未来可期。他才华横溢,时人比为张良。钟会之父钟繇是曹魏重臣。而邓艾则是寒门子弟出身,还曾因口吃留下“期期艾艾”的成语,这种逆袭在门阀趋于成型的曹魏晚期堪称一段传奇。
为什么灭蜀之后,钟会邓艾必死无疑?
若我们将两人之死,还有另一大将陈泰之死结合起来,便可发现,这实际上是老奸巨猾的司马昭在其去世之前与军功集团的一次斗法。
从此之后,无人再有实力与司马氏相抗衡,这也为司马炎篡魏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所以无论是钟会、邓艾还是陈泰,都是必须清除的弃子。
可毕竟钟会邓艾灭国之功劳苦功高,遭遇不测令人惋惜不已,他们是否有绝境逢生的一线生机呢?
钟会为何在灭蜀后选择作乱?
司马懿的启示司马懿真正发迹,是始于诸葛亮北伐。
司马懿起初是给曹操做主簿,属于标准文官。但曹丕非常信任司马懿,将之视为心腹,两次征吴都让司马懿留守。孙权进攻襄阳时,司马懿前去督军救援。司马懿便开始涉足军事。但这都只是居中调度,而非直接率兵作战,还不足以在军中树立权威。
此前的军权主要掌握在曹魏远支宗室手上。
曹魏远支宗室包括曹氏和夏侯氏,他们和皇室血缘不远不近,也威胁不了皇位,便被曹丕委以重任。
于是夏侯惇、曹仁、曹休、曹真、曹爽、夏侯渊、等远支宗室都先后出任过大将军或是大司马的职位。
但到了后来,这些远支宗室老的老死的死,开始青黄不接。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诸葛亮发动北伐打上门来,谁能抵御强敌?此时有过带兵经历的司马懿便被推出来挑了大梁。
可叹诸葛亮北伐并未达成兴复汉室的目标,反倒助推了司马懿篡魏。
或许魏明帝曹叡意识到其中的风险,便在诸葛亮去世、北伐偃旗息鼓后,将司马懿任命为太尉。表面上司马懿升任三公之一,但实际上却是被剥夺了领兵权。
随后辽东作乱,无人堪当大任,司马懿再度临危受命率兵出征。待司马懿带领魏军大获全胜后,曹叡病逝,司马懿成为托孤重臣掌握军政大权,但同时也迎来了最后一个对手:曹爽。
曹爽意识到了司马懿的威胁,但毕竟年轻经验不足,司马懿隐忍十年秘密做局。
249年2月,司马懿趁着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突然在洛阳发难,一举夺取了大权,是为“高平陵之变”。
回顾司马懿篡魏的整个过程,会发现除了长寿之外,他还很好地利用了两点:诸葛亮北伐和军权制度BUG。
诸葛亮北伐,让司马懿脱颖而出,快速升阶;军权制度BUG,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让司马懿得以一步步接近核心权力。
高平陵之变
陈泰的两种死法陈泰,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曹魏司空陈群之子。
这位仁兄虽然身世显赫,但在历史上并没有被太多人所知。但提起他参与的两件事,你肯定不陌生:一件是和邓艾一起抵御姜维北伐,还有一件就是成济弑君后提议杀贾充以谢天下。
高平陵之变时,陈泰被司马昭摆了一道,他和众老臣一起力劝大将军曹爽投降。虽然等曹爽被杀时意识到自己被忽悠,但陈泰因此得到了司马氏的丰厚回报。司马氏掌握朝政后,将陈泰调任雍州刺史,并加奋威将军,陈泰在对蜀作战前线活跃起来。
255年正月,郭淮去世,朝廷任命陈泰为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二州的军事,即为当时曹魏西部的最高军事长官。
当年三月,蜀将姜维乘司马师病亡之机,与车骑将军夏侯霸、镇南大将军张翼等率军攻魏。雍州刺史王经擅自率兵迎战,接连大败,仅带着残部万余人回防狄道城。
面对气势汹汹的蜀军,邓艾等人建议放弃狄道城,避敌锋芒,据险而守。这样整个陇西都将被蜀军所占据。而陈泰却认为,陇西战略地位重要,让蜀军在此扎根,曹魏就会陷入被动局面,所以必须救援狄道。蜀军攻不下狄道,必将士气受挫,到那时陈泰等人再率军与狄道守军里应外合,就能将蜀军击溃。
后来在陈泰的援助下,狄道坚守了近半年,蜀军难以再前进半步,将士绝望而疲惫,当得知陈泰将发起偷袭断蜀军后路后,姜维最终只得率兵撤退。
陈泰由此一战成名,司马昭将陈泰调回朝廷,任尚书右仆射,负责选举任命官员。又加侍中、光禄大夫。
此后,陈泰几乎成为了曹魏前线的救火队长,其职位也随着战功一升再升。
256年,吴将孙峻率军出淮、泗,司马昭即调陈泰为镇军将军、假节、都督淮北诸军事,并诏命徐州监军以下皆受陈泰节制。孙峻退兵后,朝廷又召回陈泰,改任左仆射。
257年,诸葛诞起兵寿春,采取联结东吴,以逸待劳,拒守扬州(治寿春,今安徽寿县)的方略,起兵反司马昭。司马昭亲率六军征讨,驻军丘头,由陈泰总管行台。得胜回朝后,陈泰前后以功增加食邑至二千六百户,子弟一人被封为亭侯、两人为关内侯。
看到这里,大家有没有发现陈泰隐隐有了司马懿的影子?
可以想象,如果不加制约的话,陈泰在军中的权威一再提升,随后替代司马氏的地位并非难事。
司马昭想过剥夺陈泰的军权,比如多次将其调回朝廷。但陈泰多年统兵,早已与曹魏将领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像当年曹叡剥夺司马懿的军权,任命其为太尉,将其架空。但司马懿的门生故吏早已遍布军中,就算将其任命为文职也于事无补,到了辽东作乱,人家照样一致推荐司马懿出马。所以陈泰不仅没有从军队剥离,反而地位越来越重要。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陈泰成为司马懿第二吧?
正在这时,成济当街将魏帝曹髦杀了,这就是“成济弑君”事件。司马昭意识到这是一个将陈泰拉下水的好机会。
司马昭召集群臣商议善后事宜。当时不少臣子纷纷借故推脱不到场,陈泰就是其中之一。毕竟臣子杀了君主,这种天大的篓子谁也接不住,避而远之是最好的办法。
就在这个时候,司马昭点名要陈泰到场,并让他的舅父荀顗去叫。
陈泰千防万防,却没料到司马昭拿他家人做文章,无奈对荀顗说:“舆评拿我跟您相提并论,现在来看,舅父不如我啊。”
明知刀架在脖子上,在家人的逼迫下,陈泰只得哭着过去了。
陈泰很清楚去了之后的严重后果:
若顺着司马昭的意思,提议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么作为倡议者,陈泰必将承担所有伤害,为天下人所唾弃、声名狼藉,职场生命将就此终结;
若不顺着司马昭的意思,那势必就会公开得罪司马昭,之后会有多凶险,用脚趾头都能想得到。
这是司马昭逼他表态的死局啊。
与其认怂被坑,不如勇敢面对。
陈泰好歹还是有一些风骨,面对司马昭的逼问,他一口咬死:“只有斩杀贾充,才能以谢天下。”这句话意思很清楚:谁指使的谁负责。贾充是司马昭的心腹,若斩杀了贾充,那么司马昭就难逃其咎。
于是之后陈泰就毫无悬念地死了。至于死因,《魏氏春秋》记载是呕血去世,而《汉晋春秋》则说是自尽。
曹髦死后,一众朝臣中连哭岔气的都没有,可陈泰却如此“悲伤”,以至于开发出了两种死法,不得不令人生疑。
陈泰之死疑云重重
邓艾的崛起成济弑君虽然让司马昭得以进一步掌控曹魏朝堂,但也让司马氏失去舆论和人心的支持。为了重获人心,司马昭急需一场大胜。他提议伐蜀。
发起一场灭国之战,总得要有得力的将领负责实施。
当时陈泰已下线,剩下的就是他的老战友邓艾。
邓艾的发迹是从段谷之战开始的,此战可以说是姜维邓艾的巅峰对决。
公元256年,姜维与镇西将军胡济约定在上邽(今甘肃天水)会合。姜维率先出兵祁山,发现邓艾早已设防,就改从董亭(今甘肃武山南)攻南安(今甘肃陇西东南)。
可邓艾来了个急行军,快速抢占武城山(今甘肃武山西南)据险拒守,挡住了姜维去路。
姜维见地利已失,强攻不克,乃于当夜渡渭水东进,沿山路进取上邽。可邓艾再次率军跟上,两军战于段谷(今甘肃天水西南)。胡济失期未至。邓艾大败蜀军,蜀军“星散流离,死者甚众”。
整场战役姜维的指挥是没有任何毛病的,他率军深入敌后,连续运动作战调动敌军主力,然后出其不意袭击上邽,基本上达成了预定目标。假如胡济能够及时抵达,那么占领天水、南安等地后,就能切断曹魏关中和凉州地区的联系,进而彻底占领凉州地区,这样就能实现诸葛亮北伐计划中的关键一步了。
但邓艾显然占据了信息优势,能够随时掌握蜀军动态,能快速发现蜀军意图并及时跟进阻击,导致蜀军长途奔袭得不到一丝喘息机会,最后疲惫不堪、缺兵少粮,在段谷彻底崩溃。
这样一对比,姜维胜在了战略,因为他几乎完成了作战目标。而邓艾则胜在执行力上,他能够及时调动所有部队进行有效围追堵截,而不是像胡济那样关键时刻掉链子。
段谷之战是姜维自北伐以来第一次重大失败,姜维的声望由巅峰跌至谷底,姜维不得不自贬四级,由大将军降为后将军。而邓艾一战成名,被任命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进封邓侯。
此后邓艾多次击退姜维的进攻。尤其是262年,姜维被邓艾打败,被驱赶到沓中屯兵,此后再无力北伐。
正是邓艾的出色表现,让司马昭下定了伐蜀的决心。
但邓艾并不支持司马昭的想法。
263年夏,司马昭对众人提出伐蜀之策,邓艾认为伐蜀的时机还没到,多次上书劝阻。
这让司马昭感到很忧虑:
其一,邓艾就像司马懿、陈泰一样,在蜀国的北伐中逐步发展壮大,最终成为了颇具实力和影响力的军界大佬。
其二,邓艾和他司马昭不是一条心,关键时候还会唱反调。
邓艾早年是出身贫寒的屯田部民,之所以能够受到重用离不开司马懿的赏识,后来司马师继续放心任用邓艾。到了曹魏后期,邓艾的许多主张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可如今到了节骨眼上,邓艾才露出其真面目:就算司马懿、司马师对邓艾有恩,但不代表邓艾就非得买司马昭的账。
后来司马昭不得不命令心腹师纂担任邓艾的司马,一番好说歹说,邓艾才赞成伐蜀。
“不为我所用,必为我所杀”,邓艾接下来就前景堪忧了。
姜维的老对手邓艾
钟会的困局钟会的父亲钟繇是曹魏重臣,所以在内心中钟会的站队还是十分明确的。为此他争取得到司马师赏识,并因此混入其府中,成为司马氏的重要幕僚。
在踏入职场之初,钟会就被上了一课。中书令李丰密谋清君侧,因走漏消息被司马师当场用刀把锤死了。
李丰的下场告诉钟会,要与司马氏对着干,贸然行动的成功概率是极低的,最好是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
为获得司马昭的信任和重用,钟会掩饰了内心想法,充当起司马家的鹰犬。
他参与陷害阮籍。司马昭曾为其子司马炎向阮籍之女求婚。阮籍连醉六十日,司马昭始终找不到提亲的机会,因此与阮籍结下了梁子。钟会之后多次“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想通过询问阮籍对时局的看法来找到漏洞陷害他。阮籍不得已放起大招,一被询问就使劲灌酒,避而不答,好不容易才幸免于难。
他促成了嵇康之死。嵇康的妻子是曹魏公主,与反司马氏的势力有着某种联系,在司马昭看来,他并不是真正的隐士,而是扮作隐士的反对派。于是钟会心领神会地替司马昭背了杀名士的黑锅。他向司马昭证实嵇康怀有异心,称其曾经想帮助毌丘俭起兵,最终成功促使司马昭对嵇康痛下杀手。
不仅如此,钟会还为司马氏鞍前马后立下不少功劳。
司马师平定毌丘俭起兵以及司马昭消灭诸葛诞势力时,钟会都随军出征,并为他们出谋划策。尤其在平定诸葛诞一役中,钟会出谋划策最多,得到司马昭的赏识。当时人们都将他比作西汉谋士张良。
大军撤还后,朝廷要将钟会提拔为太仆(九卿之一),但他坚决拒绝,并坚持以中郎官的身份在司马昭的大将军府任记室,占据了这个只有心腹才能担任的职位。
可以说,做出这些行为,说明了钟会也是城府深沉。如果能一直这么坚持下去,或许他就像司马懿那样,能成为司马昭的左右手,进而掌握军政大权,最后架空并清除司马氏。
但他还是无意间显露出一些蛛丝马迹:
司马师废魏帝曹芳迎立曹髦之初,钟会曾对司马师称其“才同陈思,武类太祖”,可见他对这位年轻的皇帝充满了期待;
曹髦后来常与他以及侍中王沈、散骑常侍裴秀等讲宴,往来频繁;
260年,曹髦被杀后,钟会虽然没有公开表态,但当“哭王经于东市”的向雄被捉拿下狱后(王经因曹髦之死牵连而被杀),是钟会从狱中救出向雄并任用其为自己的属官。
司马昭算是看明白了,原来钟会还同情魏室。这种人才能突出,但却并不忠诚,任其发展的话,以后麻烦不小。
司马昭夫人王元姬就多次说:“会(钟会)见利忘义,好为事端,宠过必乱,不可大任”。著名的才女辛宪英更是判断:“会在事纵恣,非特久处下之道。”此外司马昭周围包括贾充等不少人都对钟会持怀疑、猜忌的心态。
这样钟会就陷入困局:
作为司马昭的心腹,钟会很清楚,一旦失去信任,接下来职场之路算是到头了。自视甚高的钟会怎能接受这样的结局?
正当钟会为此焦虑不已时,他得知了一个“好消息”:司马昭正策划伐蜀。
既然失去了信任,那不妨搏一搏。
他最终决定铤而走险,一反过去谦虚谨慎、力辞官爵的做法,自荐出任镇西将军,率大军伐蜀。
钟会的野望
二士争功司马昭之所以敢拿灭国之战来设局,是因为他拥有绝对的把握:
凡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亡国之大夫不足以图存,心胆已破故也。若蜀已破,遗民震恐,不足以图事;中国将士各自思归,不肯与同也。若作恶,袛自灭族耳……
司马昭看出来蜀国早已成了一盘散沙,被打残的蜀军根本不足以支撑钟会邓艾反攻魏国。此外,魏军将士思归心切,也不会愿意跟着钟会邓艾冒险待在蜀地。所以假如钟会邓艾举兵起事,只会自取其祸。
其中包含着几条潜台词:
1、拨给钟会邓艾的军队,刚刚仅够灭蜀。而灭蜀之后,溃败的蜀国军队不堪一击,即便钟会邓艾收编了也构不成多大威胁。
2、派出的是司马昭控制的嫡系部队。司马昭对军中的动态了若指掌,极有可能安插了大量眼线。
完成这些布置后,司马昭放心地发动伐蜀之战。
为了分化伐蜀军,司马昭还特别安排了一出“二士争功”的戏码。
司马昭任钟会为镇西将军,都督关中。这一布置意味深长。邓艾作为长年在边疆与蜀作战的老将,怎会甘心屈居于一个资历尚浅的年轻人手下?
特别是只给了邓艾三万军队,让其去打硬仗,牵制姜维在沓中的主力。诸葛绪率三万多人向武街、桥头等地截断姜维的退路。
这两人将姜维拖住之后,魏军主将钟会则率主力十余万人,分两路从斜谷、骆谷进军汉中,逼向成都。
这种安排,好比秦末起义军进军咸阳时,让项羽率军与章邯王离等秦军主力缠斗,而一旁刘邦则摘了桃子,乘虚而入打下了咸阳城。
这就不仅让邓艾屈居人下,还让邓艾为人作嫁。这等羞辱,邓艾如何能忍?
所以邓艾抢起功来不遗余力。邓艾趁钟会率军在剑阁关与姜维死磕之际,悄悄率军从阴平沿小路经绵竹直插成都,遇到山路难行便带领士兵们裹着毯子滚下山崖。最后邓艾攻下了成都,抢得了灭蜀的头功。
看到邓艾这种猛抢人头的行为,钟会内心估计有一万只神兽狂奔而过。两人关系便达到了势同水火的程度。
在这个节骨眼上,司马昭还不惜火上浇油,提议策封邓艾为太尉,成为魏国最高军事长官,增加封邑二万户。而钟会则为司徒,增加封邑一万户。
到此时,估计钟会已经彻底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钟会作为主将,率领主力指挥作战,本想效仿司马懿对阵诸葛亮,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从而不断用军功提升自身地位。
所以钟会派遣人祭拜诸葛亮之墓;发告《移蜀将吏士民檄》劝蜀地军民投降;与姜维、张翼、廖化一起在剑阁长期相持,久攻不克后商量退兵来年再战。
在这个过程中,钟会借口说诸葛绪畏缩不进,将他押进囚车运回洛阳,从此三路大军他独自指挥两路。同时钟会还多次阻挠、约束邓艾的行动。
这一切都是为了夺取军权,从而掌控整个伐蜀的节奏。这样伐蜀事业就能持久地为钟会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富和地位。
但被得到司马懿真传的司马昭给搅了局。
司马昭安排邓艾入局争功,故意挑拨钟会邓艾的矛盾,导致邓艾直接剑走偏锋抢了头功,将钟会的长期作战计划破坏得稀碎。
接着在封赏时有意厚此薄彼,将主将钟会定为了次功。
要知道司马昭已经因各路战线频繁报捷,受封晋公、加九锡。作为伐蜀前线总负责人的钟会调度指挥得力,难道不应该接受相应的封赏吗?在战争中,第一个登上城头的小将,就该获得比主将更大的封赏吗?
这摆明了就是有意针对他钟会......
如果钟会能够忍耐邓艾夺功,那么接下来钟会肯定会遭遇更多的打压和削弱,直至被彻底架空。
或许念及往日情分,司马昭会允许一个没有威胁的钟会存在。
可钟会能接受这种结局吗?
邓艾偷渡阴平
钟会的决断摆在钟会面前的只有两条路:隐退或是起兵。
秦朝大将王翦就是在灭了多国之后退隐归田,换得全家老小平平安安。那么钟会是否有这种想法呢?
姜维曾在投降后试探过钟会的想法:
今君大功既立,大德已著,何不法陶朱公泛舟绝迹,全功保身,登峨嵋之岭,而从赤松游乎?
但钟会明确表示绝无此意:
君言远矣,我不能行,且为今之道,或未尽於此也。
不愿效仿范蠡、王翦、张良等人隐退,又不想被司马昭算计安排,想站着把钱挣了,那么就只剩起兵一条路了。
若钟会起兵,就必须先干掉搅局的邓艾。
钟会向司马昭密告邓艾有反状,用囚车押送邓艾回都城洛阳,从而为自己起兵清除了最大的障碍。
而或许早有眼线告知,司马昭对此心知肚明,他迅速给钟会写了封信:
恐邓艾或不就徵,今遣中护军贾充将步骑万人径入斜谷,屯乐城,吾自将十万屯长安,相见在近。
司马昭借口邓艾不服从命令,派遣中护军贾充率步兵和骑兵万余人入斜谷,驻扎在乐城。司马昭亲自率十万大军驻扎在长安。
这是一种巨大的压迫感。钟会得信后大惊,对亲信说:“仅仅抓获邓艾,相国知道我一人就能做到,他领大军而来,必是发现异状!”
钟会知道司马昭早已对他不信任,这次率大军逼近,就没打算给他退路了。
于是,钟会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便当速发。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汉,不失作刘备也。
钟会原打算派姜维率蜀兵出斜谷,占领长安,再派骑兵经陆路、步兵经水路,攻打孟津、洛阳,夺取天下。但司马昭早已派贾充领一万余兵占据斜谷,又自领十万兵马屯于长安。后来钟会决定占据巴蜀,割据西南。
但司马昭占据了军队、情报、军心等多项绝对优势,怎会给钟会任何机会?
很快魏军将士发动兵变,如潮水般涌入兵营中,钟会、姜维都被乱军所杀。
更为诡异的是,即便钟会已死,邓艾还是难以幸免。
钟会被杀后,邓艾部下想把邓艾迎接回来,但卫瓘派田续追击邓艾,双方在绵竹附近遇上,邓艾被杀。
卫瓘是谁?当初伐蜀大军出征时,司马昭任命廷尉卫瓘为镇西军司马,持节负责监督邓艾、钟会的军事行动......
钟会死于乱军之中
或许钟会、邓艾的结局,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他们是否有机会避免这必死之局呢?
如果钟会尊重老将邓艾,如果两人不为功劳争斗,如果钟会邓艾懂得功成身退,或许两人既能立下不世之功,又能够保得自身平安。
可世上没有那么多如果。他们之所以落得悲惨下场,从根本上来说是他们威胁到了上司司马昭的地位。
若他们能够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大局意识,看懂陈泰之死,以及司马昭日益加快的篡权脚步,或许就能够进退有据,免遭无妄之灾,永处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