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在印度被视为不祥之人,为了表示对丈夫的忠贞,印度的寡妇不可以再嫁,也不可以过舒适的生活,将一生的命运交付给一个人,无依无靠、孤独终老是她们最后的归宿。
这里是印度的寡妇村,为什么有这么多寡妇住在一起?她们又在做什么?
婚纱背后无论是盲婚哑嫁,还是自由恋爱,女人总希望可以将自己的一生幸福,托付给一个可靠的男人,但是这个男人可以给你真正的幸福吗?在印度,盲婚哑嫁的背后,可能是一个个悲凉的故事。
从首都德里,坐六个小时的车,有一个叫温达文的偏远小镇,这里就是寡妇村所在地,寡妇村比周围其他村落更贫穷。
印度至少有3500万名寡妇,而在这个小镇住了接近6000名。在寡妇村的入口有一个牛场场,有很多年老无法生育或不产奶的母牛,也会被送来寡妇村。在印度人的眼中,这些母牛跟寡妇一样,都是要被抛弃的一群生物。
在印度,失去丈夫的女人,无论是年老或年轻,在社会上都会被视为不祥。当丈夫去世之后,寡妇会收到家人的白眼和排斥,很多寡妇甚至被亲生儿子赶走,有些忍受不住家人的冷言冷语,宁愿自己离家,另外找地方住。
在街上也不难分辨出哪些是寡妇,因为寡妇有很多禁忌。首先她们不可以穿鲜艳的衣服,所以看到穿白色或者泥黄色粗衣麻布的女人,通常就是寡妇,她们要过像尼姑一样的修行生活。
这位70岁的年老寡妇,在村里住了三十年,和另一位老寡妇分租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小房子,被儿子抛弃后,已经20年没联络了。
为了表示对丈夫的忠贞,印度寡妇不能再婚也不能过舒服的生活,一日三餐吃斋,甚至苛刻到只准睡地板。
其实温达文之所以成为寡妇村,是因为这里相传是印度教神明奎师那得道的地方,是印度教的圣地。寡妇们相信,如果能够死在这里,来生一定可以得到超脱,脱离今生的厄运。
散落在印度的寡妇村不计其数,但当中以在恒河附近的圣城瓦拉纳西为最多。印度的寡妇,可以说是完全受到外界的离弃。由于她们是不祥人,所以不准参加任何婚礼,包括儿女的婚礼,也不准参加婴儿出生的庆祝活动,即使是去喜庆场合,也要自备食物,绝对不可以跟其他人一起进食。
在盲婚哑嫁的婚姻中,丈夫就是这群女人的唯一依靠和幸福,但当丈夫离世后,她们的依靠和幸福同时消失。最令人伤心的是一些年纪轻轻就丧夫的寡妇,由于印度农村依然流行早婚和老夫少妻,所以有不少女孩在十八九岁就要守寡,她们只可以在这些由宗教慈善团体开办的寡妇院度过余生。
寡妇的生计每天下午三点钟,附近的寡妇就会聚集在寡妇院一起诵经,一诵就是三个小时。对这群无亲无故又无家可归的寡妇来说,诵经是对她们心灵最大的抚慰。
事实上,她们所诵唱的并非经文,只是不断反复呼唤天神的名字,希望天神知道她们的存在,不会遗弃她们,而她们每天在这里诵经同时,也希望吸引更多善信捐款,帮补生活费。每一次她们只可以得到3个卢比,也就是人民币5毛钱的酬劳,对她们来说已算很好了。
由于失去依靠,社会上不会有人请寡妇打工,所以很多寡妇为了生活要行乞,有些甚至要出卖肉体,在印度,女人的命运可以如此不自主。
新娘因嫁妆不足被虐待甚至烧死印度教的神明很多都是多妻多妾,而当中艳福最好的就是奎师那,奎师那的笛声象征着爱的召唤,传说追随奎师那的妻妾有1666位。
印度女人认为,女性要侍奉和听从男人的话,结婚之后将自己完全交托给丈夫。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一个陌生的男人,不由自主的婚姻背后可能是危机四伏,嫁错郎甚至会赔上宝贵的生命。
在印度,每年都有数千新娘因嫁妆不足而被丈夫烧死,这位67岁的婆婆的女儿就是其中被烧死的一位。
十年前,她把女儿嫁给一位比她大三岁的男孩,岂料结婚之后,她爱财的女婿不断要她们买电器和车,更不断打新娘,终于在9个月后的一个晚上,老婆婆收到女儿被烧死的消息,那时女儿才22岁。她丈夫只是被轻判七年徒刑,出狱之后又娶了一个娘家更富有,能给他更多嫁妆的女孩。
失去女儿固然伤心,当更难受的是这段婚姻是她替女儿安排的,怎会想到女儿会因此丧命。
印度政府在1961年正式立法禁止女家以礼物或者现金作为嫁妆,希望杜绝新娘因为嫁妆不足而被烧死的惨剧,但印度的报纸经常有因厨房失火,主妇被烧死的新闻,很多人都认为,这些主妇很可能被丈夫烧死。
被打骂虐待,女人都也不能随便回家,在印度有个传统,那些出嫁了的女儿,即使是死也要死在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