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信仰,一里一神仙,寺庙遍地盖,台湾人为什么那么迷信?

孤菱说国际 2023-03-07 14:40:01

很多去过台湾的人都会对那边的寺庙文化印象深刻,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城里乡下,到处都是庙宇、道观,而且不少都建的非常豪华气派,据统计,全台共有庙宇、寺庙、教堂将近2万座登记在册,算上没有登记的则多到无法统计,宗教建筑密度之高恐怕要超过泰国。

台湾人爱拜佛,还创造出非常多的神,盖了非常多的庙,台湾的庙宇又有阳庙与阴庙之分。

简单说,阳庙就是有牌照的神明,而阴庙就是没牌的。你也可以把他们想成公务员,像玉皇大帝、玄天上帝、妈祖这种有名的神明,都是经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合格上岗。公务员有职位大小之分,玉皇大帝就是最高阶的公务员,土地公就是地方基层公务员,相当于村长。

想成为公务员有几种方法

第一种是玉皇大帝觉得你不错,于是批准你成为公务员,像是孙悟空被封为弼马温、齐天大圣。

第二种是民间皇帝觉得你表现优异,也可以成为公务员,像妈祖就是宋朝皇帝把她神格化的。

第三种就是道家的经典记载,像太上老君

阴庙则是外聘人员,他们没有经过公务员考试,但仍然可以为人民服务,并且有机会转正,变成有牌的神明。

所以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通常阴庙会比较“灵验”,因为外聘人员为了转正,在服务乡里上会特别卖力。所以很多阴庙因为灵验,升格为正神,变成阳庙。比如楠梓有应公,因为非常灵验,获谕旨封为东门圣公,之后又进一步变成东门王爷,从外聘人员一跃而成为正式公务员。

阴庙是台湾特有的文化,这是有历史典故的。

台湾早期是移民社会,主要以福建沿海闽南人移民占多数。闽南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那时的闽越族就有不同于中原地区的文化,福建地形多山,与外界隔阂,迷信巫术与鬼神崇拜。根据明代福建的《八闽通志》记载“闽俗好巫尚鬼,祠庙寄閭闫山野”,清代《福建通志》又说到“闽人好鬼,习俗相沿而淫祀惑众”,意思是闽人特爱拜神,各种你想不到的东西都可以拜,也爱到处盖庙,而且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

福建、马来西亚、台湾都是闽南人非常多的地方,但上世纪60.70年代福建经历过文革洗礼,庙宇都被拆的差不多了。马来西亚则是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地区,闽南文化并不强势。所以只有台湾把“好巫尚鬼”的民间文化传承下来,造就了台湾人各种造神、拜神的想象力,把好巫尚鬼的精神发扬到了极致

“好巫”简单说就是求神问卜,为人占卜问事、解梦,甚至还能治病,不过也常常引发诈财骗色的社会新闻。

“尚鬼”就是什么都拜,什么都不奇怪,凡人、动植物甚至石头都可以拜。

闽南人认为,人死了没有入土为安,那么死者就会变成孤魂野鬼。为了防止孤魂野鬼危害人间,所以当地村民就会自发性地为他们修筑坟墓、盖小庙,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当地拜鬼的阴庙。

早期的台湾社会,移民多,死人也多,十八世纪的台湾就是修罗之地,各种毒蛇猛兽、蚊虫叮咬加上热带疾病都可以致命。就算克服了水土不服,还有海盗贼寇。连自己人还会内斗打群架,例如闽客械斗、漳泉械斗,三年一小乱,五年一大乱。以上原因造成了大量的无名尸体,自然而然阴庙就特别多了。

因为械斗造成大量人员死亡的地方都会修建应公庙、万善爷、大众庙、义名庙这种群体式的庙宇。溺死或是不明原因从上游漂下来的浮尸,则修建为水流公庙、流水妈庙。因为父系社会的关系,未婚女性死者不得入祠,所以会为其修建姑娘庙、仙姑庙。

这些庙在正统的佛教、道教眼里就是歪门邪道甚至是不祥的象征,但闽南人却把他们当成宝贝。闽南人认为,孤魂亡灵不是有牌的神,所以不受天条规范,因此法力更高超更灵验。

1980年代台湾大家乐赌博风行,又与阴庙完美结合,赌徒们为了求财纷纷涌入各大庙宇,希望这些鬼神能有指示。有幸发大财的赌徒们,为了还愿,把这些小庙修筑的美轮美奂,甚至比一般正统庙宇的规模还要大。

十八公庙

台湾这种阴庙特别多,随便举几个例子,石门的十八王公庙,就是在同治年间,17个人与一条狗发生船难而被后人祭拜的故事。还有1970年,一名屏东女学生失足跌落瀑布溺毙,之后穿凿附会于各种神迹和各种托梦,当地人便把她神话,便成了方仙姑,庙里还有仙姑穿着校服的画作。甚至还有人祭祀台湾首名银行抢匪—李师科,连这种负面形象的人物都可以祭拜,台湾人还有什么不拜呢?

李师科庙

方仙姑庙

闽南人还有为政治人物盖庙的习惯,台湾经历各种政权统治,郑成功不用说了,各地都有郑成功庙。在日治时期,信奉神道教的日本人,也被爱拜的台湾人拿来祭祀,对象有日本警察、飞行员、老师等等。老蒋去世后,台湾各地盖起了蒋公庙,最大间的叫中正纪念堂,现在是非常知名的景点。

总结起来就是台湾人什么都拜,什么都不奇怪,搞到一村一信仰,一里一神仙的境界

0 阅读:26

孤菱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