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中的赵姬形象令人印象深刻。但在真实的历史上,这位太后并没有电视剧中那么机灵、精明。
首先,对于赵姬与嫪毐的不正当关系,无须过于戴着有色眼镜看待。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礼崩乐坏”愈演愈烈,当时社会中的纲常伦理并不像后世尊崇儒教的封建帝国那样严密,齐襄公、卫宣公、宋文公等君王都留下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荒唐记载。
至于秦国的情况则更加特殊。自秦襄公因功被周平王封为“诸侯”时起,秦人的祖先就世世代代居住繁衍在遍布戎狄的“岐以西之地”。经过数百年的筚路蓝缕、浴血开拓,秦国虽然开地千里、称霸西戎,但也沾染了一些游牧民族的落后习俗,周王朝的宗法制在这里根基极度浅,因此被中原诸侯视为“夷翟之国”。
因此,战国初期的秦国在纲常方面并不严格,混乱迭出。比如在君位继承规则上,他们经常不遵循“父死子继”的规则,“兄终弟及”的方式常常出现;在公元前386年,秦国庶长改还弑杀了秦出公与其母 ,迎立秦献公。
后来虽然经商鞅变法的彻底整改,但浸淫数百年的风气岂能彻底涤荡一空?其后的秦国还是经常因权力争夺引发政局动荡,秦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羋八子,电视中的芈月)与义渠王产生了私情,甚至在去世前还公然宣称要让情人魏丑夫给自己陪葬,这些事都闹得秦国上下皆知。
至于赵姬,由于壮年丧夫,因此与吕不韦旧情复燃、其后宠信嫪毐,虽然荒唐,但也情有可原。她的最大问题,就是搞不清大是大非、忽视了自己的地位因何而来,差点自毁长城、危及子孙。
在古时的政权体系中,男性占据绝对主导权,女性若要在一国权力中枢占据一定地位,大致有三种渠道:
其一,身为国君的夫人,妻凭夫贵。但这种渠道并不牢靠,毕竟古时君王几乎个个后宫成群,容易流于“乱花渐欲迷人眼”,嫔妃的富贵往往随着人老色衰而逝去;
其二,身为后宫,同时自己的娘家人拥有足够分量。古往今来,政治联姻屡见不鲜,夫妻双方依靠各自的家族强强联合、互为倚仗;依靠妻子的娘家人,一个男人甚至能逆天改命,这就是为啥古代周边政权争先恐后地请求与中原王朝联姻。面对如此妻室,任何男子都不敢怠慢;
其三,自己的儿子是国君,母凭子贵。这种渠道最为可靠的(没有之一),毕竟任何人的亲生母亲都是有且只有一个,而孝道又是古代君王必须高举的大旗,这就让一国太后拥有了最为崇高的地位。古时的外戚专权,无不源于太后的强大力量;秦国宣太后、西汉王政君、北魏胡太后、唐代武则天、清朝慈禧......这些人甚至改变了历史走向。
但在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权位来自与王/皇权、与儿子的地位挂钩,古时的太后们基本会竭力维护儿子的君王之位。宣太后几乎全家齐上阵,帮助秦昭襄王夺位、掌权;武则天虽残害子女,但临终仍不得不把皇位还给儿子、强调自己的“李家儿媳”身份;慈禧对清朝的破坏众所周知,但她却也是爱新觉罗王朝的头号维护者(虽然方式是错的)。
但赵姬,却与上述“太后行业”的基本规则背道而驰。
首先,赵姬的家庭出身毫无出色之处。史料透露,当初,由于美色过人,邯郸女子赵姬被富商吕不韦看中,但两人只是同居关系、并无正规的夫妻关系。当时富商大贾的地位虽然远远超过后世,但任何权贵之家,绝不可能把自己的闺女不清不楚地塞给商人。并且,“赵姬”的称呼,本意就是“赵姓女子”之意,说明她没有正式的名字,家世可想而知。
因此,赵姬的无上富贵,仅仅源于秦庄襄王之妻、嬴政之母的身份。嬴政继位时年仅13,身为母后的赵姬,理应帮助儿子稳固权力、扫平障碍;如果没有这份能力,那她起码不应制造麻烦。但赵姬却体现得极为糊涂:
她与假冒阉宦的嫪毐如胶似漆,甚至还偷偷生下了两个孩子,并私自抚养;
她打破秦国制度,为情人嫪毐请封。出于对母亲的孝顺,嬴政封嫪毐为长信侯,在宫室、车马、衣服、苑囿、游猎等方面一律不加限制;还把河西、太原郡作为其封国。
一般来说,古时的太后豢养男宠,均会赐其富贵,但基本不会交给对方权柄;毕竟权力极易膨胀人的野心,进而危及政权的稳定。但赵姬仿佛被“爱情”冲昏了头脑,践踏了这条红线。
公元前238年,有人密告嫪毐并非阉人,并且还与太后生了两个孩子,秦王嬴政出离了愤怒,意欲惩治这位乱臣贼子。但当时的嫪毐已成气候,他竟能矫诏调动军队、围攻堂堂秦王。好在嬴政早有准备,在昌平君、昌文君的协助下力战平定了叛乱。
嫪毐作乱,是战国期间因太后宠信男色引起的最严重政治事件,也是一代雄主嬴政遇到的最大宫廷危机。对此,赵姬负有头号责任;同为太后,她与羋八子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
芈八子跟赵姬比,甩她八条街,尽管大家都秽乱宫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