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孩子的成长是一条很长的路,在这条路上可能会有各种问题,情绪问题就是其一。
孙俪在微博发文说,发现等等有时会不开心,并且持续有一段时间了。
孙俪便请来了专业的老师帮忙,老师的辅导沟通,让她终于知道了症结所在,原来问题出在别的大人对孩子的比较上:等等说爸爸妈妈从来不会拿我和妹妹做比较,但是别人会,外面人也会。
既然是比较,结果必然是有高有低,对孩子来说这就是大人对他们的衡量,可大人却常常忘记了这衡量下的力量,对孩子来说是不小的打击。
比较类型1:隐藏在身边的比较——手足之间被比较父母在兄妹之间的比较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发生的。
一些父母不过是想在身边树立一个榜样去激励孩子,让孩子直观地看到自己的差距。
可有些比较本就是不合理的,两个孩子年龄差距决定他们不同的接受程度,差异化的性格也可能影响到孩子在行为方式上的选择。但比起与别人家孩子对比,家庭内部两个孩子的相比,不但挫伤了那个看起来处在劣势位置的孩子,也把为比较的双方放在了对立面上。
我们常说生孩子就是小时候给他们一个伴儿,让他们长大以后,也能多出一个婚姻伴侣以外陪他们到老的人,父母希望孩子能心贴心地站在一起,可我们的比较却让孩子之间划出了一条线,出现了排斥的距离。
有时候父母也弄不清楚孩子为什么突然就开始针对自己的兄弟姐妹,我们总在孩子身上找原因,却看不见问题的答案就在我们这里,父母常常说要一碗水端平,却不知道公道有时候就藏在比较里。
比较类型2:常见的比较——与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可能小时候就常在我们的成长记忆里,只是现在作比较的是我们,被评判地变成了孩子。我们曾经背后的包袱落在孩子身上,是忘记了儿时那个无助的自己吗?有的父母一边比较一边打压,好像比得越多话越重,越能激发孩子的潜力。
但是一个始终被别人压着的孩子,会觉得无论再怎么努力,也看不到山顶。
当父母总是拿孩子的短板与别人的长板相比,孩子自身的闪光点又缺少观众。
父母所带给他们的标签就是片面的,这些标签形成的障碍,阻挡了孩子发现自身的价值,而自我价值的激发才是他们驱动力的来源。
比较类型3:容易被忽视的比较——与“应该的孩子”做比较父母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对孩子的未来抱有无限的展望,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这些模糊的印象也可能变成一条条清晰的戒律,只为把孩子塑造成我们盼望中的那个人。
但若从没有和孩子平视过,只是单单听从自己心底声音就对孩子下定义(“孩子应该怎么做”“孩子该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孩子的痛苦,父母往往也不能体会,作为孩子更是难于表达诉求,习惯了被规划、被安排的孩子即使成人了心里始终会住着一个“无助的小人儿”。
“应该的孩子”是父母心里的标准,孩子的实际表现永远在与应该的表现做比较,像在对照一个模板,如果不一致,就会得出表现不好、不当的结论。
仍有孩子已经考了第三名,但依旧被父母苛责怎么不是第一名。
再比如孩子曾走过5步,如果他退回了4步,就和“应该”的小孩步调不一致了,这些父母的心里就会感觉焦虑、失落。
而孩子的表现或许从旁观者眼里来看表现的已经足够优秀了,但和有些父母高期待之下的“应该小孩”相比,他们始终败在下风,这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即使自己努力了也没得到肯定,感到辜负了父母的期望的孩子是不值得被爱的。
结语:
国王的孩子也好,魔术师的孩子也罢,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自己的王国。 —— 雅克・布莱尔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他内心的成长体系,他的优秀不应该是在与旁人的对比,与标准的对比中得到的,而是来源自内心力量的增长,自身技能的不断丰富。
别让孩子的世界笼罩上“比较”的阴霾,其中的内疚和难堪都是被“打造”出来的,别让孩子的自尊因此而划上伤痕,才是父母对他们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