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几代天子倾全力也搞不过西戎,为何新生的秦却能搞定西戎?

喝下历史的鸡汤 2024-11-06 17:13:06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封秦襄公为伯爵,秦终于成为了一个诸侯。

同时,周平王还慷慨地表示:只要你把犬戎赶走,岐山以西的地方,就是你秦的了!

岐山以西,那可是大周起家的地方呀!当初的周人,就是在这里起家,凤鸣岐山,东出伐纣,最终改朝换代的!

秦不但终于成了诸侯,还得了天子的龙兴之地,这是何等的荣耀!

可是,秦人却实在没有时间来高兴···

因为,此时,他们要应对的戎人,实在是太难对付了。

从西周中期开始,西周数代天子费尽力气对付西戎,但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终究被犬戎攻破了镐京,被迫东迁了。

数代周天子竭尽全力要干却干不成的事情,新生的小小秦国,又如何能干成呢?

然而,秦人到底是把这事干成了。他们不但称霸西戎,后来也以此为基地,大出于天下,成就帝王之业!

这是怎么回事呢?

周天子为何奈何不了西戎?

周人与西戎的关系是源远流长的。

周族本事夏朝,后来又曾”窜于戎狄之间“,几乎融合于西戎;后来又“贬戎狄之俗”,从西戎中分化而出,这个关系可谓是源远流长。

因此,周本就是在与戎人的交战中强大起来的。

周原本在与戎人的掠夺下困扰不已,周太王迁徙到周原,才使周有了相对安定的环境。

季历“遂伐西落鬼戎”,安定了西部;又渡过黄河“伐燕京之戎”(这个燕京不是今北京,“汾出燕京”,这个“燕京”指的是山西汾县一带),其后又伐“余无之戎”、“始呼之戎”等,才使周逐渐走向强大。

正因如此,周族在处理与西戎关系上,本是有一套的。

一方面,周人凭借武力,坚决打击掠夺者;另一方面,周人又以各种方式争取与西戎各部联合。

因此,西戎各部,有的被驱逐到更远的地方,但更多的是成为了周的盟友。后来,武王伐纣,西土八族中就有戎人!

周有天下后,将愿意归顺的戎人迁徙到泾、洛水之北,允其“荒服”,也就是按时携礼来见周天子就可以了,不必受太多约束。

这段时间,周天子的政策是“耀德不观兵”,强调政治影响,戎人实在有什么过错,也不会动用武力来讨伐。

一时间,“西戎皆服”。

然而,自周穆王开始,关系还是破裂了!

周穆王放弃了周文王“耀德不观兵”的政策,以“不享”(没有贡献祭祀物品)的罪名征犬戎,拉开了对戎人的新战争。

其后,周穆王、周厉王、周宣王,数代天子,皆不断发起对西戎的战争,并多取得了较大的胜利。

然而···那又如何?人家本就不是定居之族,打不过就先避一避,有机会就卷土重来!

于是,在周幽王时,犬戎与南申联合,利用周内部矛盾和周幽王的昏庸,一举袭破镐京,干翻了西周!

周在弱小时,反而能逐渐在与西戎的竞争中壮大起来,并形成”西戎皆服“的局面;而周富有天下后,反而在与西戎的竞争中越搞越烂,最后一度还被西戎干掉了···

由此可见,能不能处理好西戎问题,关键不是实力有多强,而是看有没有正确的方略。

秦人的实力基础

作为一个诸侯,秦是一个新生的婴儿。

但是,作为一个部族,一股力量,秦人在此已经奋战了很多年。

只是,由于秦部族长期被戎族包围,因此,发展缓慢,力量有限。

到周厉王时,犬丘之骆大族被西戎攻灭了,周王室遂更加依仗秦人的力量。

周宣王即位后立秦仲为大夫,令他伐西戎。秦仲战死后,周宣王又召集秦仲的五个儿子,送给他们七千人马,鼓励他们与西戎作战,秦人果然大败了西戎。因此,周宣王遂将犬丘大骆之地给予了秦,使秦人在西周末年有了迅速的发展。

可以说,在西周末年,秦虽然还没有成为诸侯,但已经是周天子在西面对抗西戎的重要力量,但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实力基础。

但是,原本,周、郑、秦等多种力量在西面,也难以战胜西戎,在郑、秦西迁,西面许多大族先后被西戎攻灭的情况下,孤军奋战的秦实力是处于绝对劣势的。

拼死奋战,等到机遇

因此,在立国之初,秦人与戎人的作战是极为惨烈的。

秦文公之前,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皆在与犬戎的作战中被杀,秦军多次惨败。

可以说,这段时间,秦只能勉强生存下来,几乎没有力量壮大。而且,在周天子东迁后,西部留下的其他诸侯、大族皆连续被西戎所破,秦的形势越来越孤立了!

秦人此时,只能发挥血性,拼死作战,勉强坚持。

至于周天子的封地,不过是一个空头支票,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罢了。

然而,有时候,不是看到了机会才有希望,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当时的秦人或许还不知道:他们所面临的绝境,正是迎来转机的希望!

一来,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与秦人联合了!

秦人虽然坚持得很苦,但好歹是在坚持着。

而其他一些周人留下的诸侯、部族则坚持不下去了。

因此,许多周遗民失去了保护,只有把希望寄托在仍然在坚持的秦人身上,甚至加入了秦人的队伍!

二来,强大的敌人不可避免的分裂了!

秦人坚持得很苦,其他一些诸侯、部族坚持不下去了!

这也意味着:犬戎已经没有了强大的共同敌人!

西戎各部,本是分散的,当初,因为要对付周天子的强大势力,才联合到了一起。

然而,此时,这里只剩下奄奄一息的秦人,已经没有强大的共同敌人了!

同时,犬戎在夺取了大片周人留下的地盘后,下面各部都分散在相对好的土地上,彼此独立,甚至敌对了!

如此,强大的犬戎,消失了。’

大荔戎、毫戎、荡社戎、冀戎等此前闻所未闻的部族涌现了出来;而犬戎本部也分裂了,其中最大的一支义渠,到了陇山以东···

在秦人的浴血坚持下,形势变了,机会出现了!

抓住时机,经营陈仓,掌握主动

如何把握这个历史机遇呢?

马上打过去,击败西戎,夺取周天子许诺的地方?

从实力的角度来说,秦人不一定办不到。

但是,别忘了,戎人作战方式是飘忽不定的,退走了还能再来,实力不够还能“喊人”再来,秦人即便一时得手,恐怕也未必立得住!当初,秦襄公就曾奋力打到岐山之西,但到底站不住脚,还是退走了。

而且,这还可能使分散之敌又为了对付他而凝聚起来!

毕竟,西戎各部再怎么分裂,在对付周天子所封诸侯问题上,共同利益是远远大于分歧的。

秦人不能急着去攻打西戎各部,他要先立于不败之地,掌握主动权!

此时,秦国的领导是秦文公。

一听“文”字,就知道他不是一介武夫,就知道他是一个有方略的人。

秦文公没有直接动武,而是开到了陈仓,建了城。

陈仓这个地方,不必多介绍了吧。后来的韩信、诸葛亮、吴玠,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分别证明了两个问题:陈仓很重要,陈仓很难打!

秦人经营陈仓,有利时就主动出击,打不过时就退回来防守,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由此,秦虽还未强,但他已经牢牢掌握了主动。

稳妥的战略+技术引进,取得决定性胜利

秦人经营陈仓,一面休养生息,一面通过小规模作战观察着局势。

这时,秦的发展方向,当然以东进,夺取关中当年西周王京一带最为有利!

这一路,西戎一般的势力是干不过秦的,但荡社戎很难对付。

当时,荡社戎控制了当年西周的都城镐京一带,实力很强,而且,由于统治了很多周遗民,他们也将西戎机动的战法与周人正规战法融合到一起,战斗力也很强。

秦文公与荡社戎进行过几次小规模冲突,基本上吃亏居多。

此后,秦文公将重点放在休养生息上,避免与荡社戎陷入纠缠。

收拾荡社戎的任务,交给了他的继承者——秦宪公。

秦宪公比较能打,上位后,首先击灭了距离较远的毫戎,进一步扩张了地盘和人口,然后准备与荡社戎的交战。

准备妥当,开战吧!

此时,秦军已经能稍占优势,但是,几次大规模交战下来,都是惨胜,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要解决荡社戎,秦人还要再“进化”!

秦宪公很快找到了“进化”的方法。

首先,秦虽然整天在和西戎搞来搞去,远离中原先进地区,但他毕竟是周天子所封的诸侯呀,而且,秦的爵位还是伯爵,这是三等爵,与此时的小霸郑国相当,级别还是比较高的。

秦也就有机会通过与中原先进诸侯的交往来学习技术和知识。

门当户对,秦宪公的两位夫人王姬和鲁姬,都是周、鲁的公主,秦宪公借此机会搞来了能工巧匠,打造战车和强弩。

同时,秦人又在荡社戎的统治地区联络周遗民,获取周遗民的支持,从内部瓦解荡社戎。

一切准备就绪,秦宪公再兴兵,遂一举解决掉了荡社戎!

如此,秦占领了关中中部,成为了强国。

尽管西戎各个部族依然统治着关陇地区大片土地,但是,秦已经是最强者了!

接下来,秦要独霸西戎,就是时间的问题了!

独霸西戎

此后,秦几代君王,对西戎各部开始了各个击破。

秦武公先后征服、并吞了绵诸、邶戎、冀戎、义渠戎、翟和貘等戎族,初设县制以管理所得之地,次年使秦国势力达到关中渭水流域。

秦穆公则“监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值得注意的是:秦国的这些军事行动,多不是“先动手”。

大多数情况下,是西戎的部族先夺取了秦人的财富,秦才被迫发起反击!

这样的扩张虽然比较慢,但是,确保了在道义上占据主动,避免了分散的西戎再次联合起来!

由此,尽管西戎的一些势力仍然长期存在,像义渠直到战国后期还没有彻底解决,但是,秦独霸西戎的事业已经彻底、稳固地确立了!

高明的治理

然而,凭借武功,只能一时威服,始终不能长期治理。

因此,秦能搞定西戎,还在于他们治理的成功。

1、因地制宜的统治方略。

想当年,周人与西戎也曾关系融洽,然而,周穆王以犬戎不贡献祭祀物品而挑起战争,导致彼此关系的破裂。

祭祀物品的贡献,是诸侯对天子的义务,显然,周穆王是企图把周礼的一套强行要求西戎,自然是要遭到反对的。

秦穆公曾向戎贤人由余询问治理西戎的方法: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但这样都会混乱起来,西戎没有这些东西,要治理起来不会更难吗?

由余则表示: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才是其乱的原因呀···您治理西戎,不要搞这些东西!

秦虽然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但长期在西戎一带混,原本受到周礼的影响就小,此后,秦基本采取由余的思想,不以周礼等当时“天经地义”的东西来束缚西戎,而是寻求务实的统治方式。

秦人也好,戎人也罢,不都是要过好日子的吗?

只要秦人不拿不合适的东西来约束别人,大家一起过好日子,戎人自然也不必非要与秦来作对呀!

2、灵活的治理方式。

由此,秦人对西戎的治理,方式十分灵活。

有时候,秦对夺取的西戎地区,设县,直接委任官吏进行统治。(这种方式走在了时代的前头)

有时候,秦只是接受对方的臣服,仍允其自治。

有时候,秦则允其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只是进一步分散,以分而治之。

当是之时,秦晋为强国。晋文公攘戎翟,居于河西圁、洛之闲,号曰赤翟、白翟。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于秦,故自陇以西有绵诸、绲戎、翟、獂之戎,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而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东胡、山戎。各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史记.匈奴列传》

如此,在秦的灵活治理下,有的戎人融入了秦人,有的虽然保持自己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但也效忠于秦,有的虽然不服,但也只有被秦人分化而无力反抗···

总之,西戎,算是被秦搞定了。

是以秦用戎人由余而霸中国,齐用越人蒙而强威、宣。此二国,岂拘于俗,牵于世,系阿偏之辞哉?——《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秦以新生之诸侯,在西戎的包围中崛起,并实现独霸西戎,甚至使西戎成为秦称雄天下的重要力量,这是一个伟大的壮举。

从竞争的角度来说,秦人以其血性坚韧坚持下来,以稳妥的战略先夺取主动权,再以技术进化实现军事上的胜利,从意志到战略到技术,全方位地展现了自己的能力。

从治理的角度来说,秦人摆脱周礼的束缚,因地制宜地采取灵活的治理方式,大胆启用戎人人才,不但最大程度上化解了矛盾,还使戎人成为秦国争雄中原的重要力量,这又无疑是一部关于治理的教科书。

秦独霸西戎,既是竞争方略的胜利,也是治理策略的胜利,其中经验,值得学习处很多!

0 阅读:46

喝下历史的鸡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