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有1500年“空白期”,无任何史料记载,中间发生了什么?

来国情往战情 2024-06-17 02:26:50

在历史学领域,中国历史一直以记载连续、文物证明丰富著称,但实际上,中国历史有足足1500年“空白期”。

光绪年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在药材店买到一块“盗版”龙骨,上面横横竖竖的刻着许多线条,仔细一看,排列还挺整齐。

经过查证,这块“龙骨”不是做药材用的龙骨,而是殷商时期祭祀占卜用的龟壳。上面刻画是商人的文字。

王懿荣的这一发现可谓是石破天惊,使中国殷商时期的历史有据可考。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发现、收集和研究甲骨的第一人。

中国1500年的历史空白期是怎么一回事?这其中发生了什么?中国历史到底又该从何时算起?

对中国历史的质疑

胡适在研究中国历史时曾经说:“中国人都说,中华上下五千年。但是我们不妨谦虚一点,先把中国历史缩短两三千年。”

胡适这么说是宁愿“疑古”严谨治学,也不愿“尽信古”而失去历史的准确性。胡适这么想的原因,是受到西方科学主义的思想的影响。

20世纪,西方学者在研究历史时更加注重实证,尤其在朝代史的研究上,没有可信历史资料记载的朝代,被西方学者认为是传说。

尤其在中国历史上,西方学者将上下五年的时间当作中国人的夸大,他们只承认有史书记载的东周以后的历史,而对西周及之前的1500年历史,持怀疑态度。

这个怀疑,一下将中国历史缩短到了3000年。

更有甚者,有些学者还不相信地处东方的中国人能够建立起如此辉煌的中华文明,认为中国文明的起源在西方。

“中国文明西来说”就是这一论调的代表,认同这个说法的人认为,中国古代思想经济都很落后,中国人的生存状态是很原始的。

而西方文明传入中国后,中国才有了完整的社会体制,中华文化也是在西方文明的基础上发展来的。

这种思想全然否定了中国文明的连续性,否定了中国华夏民族存在的历史痕迹。

为了反驳这种论调,弥补中国1500年历史空白期的史料,中国考古工作者在实证发掘上付出了巨大努力。

甲骨文的发现和证实,为中国学者打入一针强心剂,中国历史学者走出了疑古困境,证明了殷商时代的存在。

发现甲骨

王懿荣进士出身,喜爱赏玩金石,他第一次见到这块龙骨时,就直觉这些图形大有来历。于是他翻阅典籍,想找找这些图形的来历。

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叫他找到了。王懿荣在记录殷商习俗的书中,发现有商人喜爱在龟背兽骨上记录重要事件的说法。

王懿荣觉得这块龟背就是殷商时期的,但是他需要更多证据来证明,他开始从挖掘药材的农民手中大量收购。

从这些甲骨中,王懿荣通过对比考证,认出了许多古文字。他还将龟背上的内容一一拓印下来,记录成册。

这些甲骨上记录的,正是中国现有史料记载所缺少的,关于殷商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文化风俗。

王懿荣发现,这些记录虽然存在没有因果让人摸不着头绪的内容,但绝大部分都有清晰的脉络,涵盖殷商时代的自然气候变化,国家重大变迁,人民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

甲骨文的记载还原了千年前殷商王朝的社会风貌。

王懿荣偶然的一个发现,后来又开始主动收集研究甲骨的行为,避免了甲骨这一珍贵历史资料被当作药材而毁灭的厄运。

后人追随王懿荣的脚步,深耕甲骨研究。1908年,罗振玉通多对甲骨的地质分析,确认了这些甲骨来自河南安阳。

而著名学者王国维通过对甲骨文中的记载的商朝君主信息整理,编撰谱系,勾勒出了商王朝。再加上与《史记》中对商代记载,通过史料和实证,确认了商王朝的真实性。

这是用科学的方法反驳了中国只有3000年历史的说法,中国学者从甲骨开始,用地下考古的材料,补正史料,一步步填补1500年的历史空白期。

中国信史的1500年空白期

中国历史的1500年的空白期是指从远古时代三皇五帝的传说算起,到夏商周三代,这期间的历史。

因为这一段时间的历史记载很少,所以对中国历史到底以什么时间为发端,存在很多看法。

三皇是指哪三皇,在不同的经典古籍上记载各有不同。

尚书将燧人氏、伏羲、神农作为三皇,春秋则记载了伏羲、女娲和神农的故事,其他还有将祝融、黄帝列入三皇的看法。

但无论是哪三皇,这个故事讲的都是华夏民族的祖先治理水患,耕田织布,制礼作乐的故事,是早期生活在中国土地上原始生活状态。

可见这些故事传说并不是空穴来潮,而是远古时期中国人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成了口口相传的神话。

考古发现的河北磁山文化和河南裴李岗文化就与记载中的伏羲女娲时期息息相关,都是新石器时期文化的代表。

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陶器,就对应了女娲传说中教人制造陶器的故事。这两个文化的发现,让人们了解了中国古代手工业、农业的发展状况。

可见虽然是神话传说,但是中国历史这一时期确实形成了规模化的部落群居,与没有语言文字的原始人时期有着本质的不同。

五帝是上古时代的皇帝,与更早三皇不同,这一时期的五帝传说已经摆脱了三皇的神话时期,而进入更具社会形态的时期。

五帝的故事是部落间征伐合并的故事,这一时期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良渚文化时期,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

与三皇时代相比,这一时期的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各个部落间的交往也日益频繁,由此产生了冲突争端,在这些冲突中又不断融合。

三皇五帝时期的另一大不同是三皇是明显的母系氏族社会,而五帝则转向了父系家长制。因此五帝时期出现了很多军事首长的人物和君主的雏形。

夏商周

夏商周是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发展形态,当前外国学者不承认中国的5000年历史,主要争议就在夏朝是否存在。

根据记录,大禹治水成功后,得到各个部落的推崇,被推选为首领,禹将首领的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启。

禹的这一举动改变了部落间推举禅让的首领继承制,王位世袭制成为主流,由此开启了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

二里头遗址是夏王朝存在证明。夏朝有完善的政治体制,由于从原始氏族社会发展起来,夏朝还保留着氏族社会的影响痕迹。

夏朝世袭的王权和贵族,遵守严格姓氏划分。他们有自己的封地,在封地内,有保持着等级严明的父系宗族关系。

正是这些氏族关系和宗族关系,将夏王朝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夏朝还出现了我国最早历法,历法不仅记录了时间,还指导农业生产,对夏朝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夏朝还出现了专门的军队,夏朝以前,部落的青壮年男子不仅要进行农业生产,打渔捕猎,而且还要在有战事时进行战斗。

到了夏朝,国家出现了专门维护统治的专职军人,军队要听从君主指挥,可见当时已经有军法了。

商朝是一个更为强盛的国家,盘庚迁殷商朝重要的历史转折点,迁都后的商朝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从考古发掘的商王朝宫殿遗址,就能发现商朝规模之大。

与夏朝相比,商朝的势力控制范围也大大扩大。商朝的影响里往南能到达今天的四川,往北能到达京津地区,往西最远能到达甘肃。

历史文献记载商朝政治制度、礼仪制度、法律制度,商朝的统治在各个方面都为后代封建国家建立了雏形。

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西周封邦建国,设立井田制,具有完备的宗法制和嫡长子继承制。

西周对国民的控制力大大加强,西周的国民分为国人和野人。国人就是西周都城的国民,他们有户籍,有土地,有地位。

而野人,就是生活在都城郊外的人民,他们受周人统治,但是却没有和国人一样的权利。

考古发掘补充中国历史

从甲骨发现的百余年来,中国的考古迅速发展,中华上下五千年不再是传说,而是有史料和实证双重证明的事实,

国家为了补充中国1500年的历史空白期,反驳对中国历史的质疑,大力开展历史探源工程。2000年,国家出台了正式的《夏商周年表》,将中国历史脉络框架连接起来,为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历史提供了可以依靠的框架。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一个延续至今的文明,绵延不断的中华文化为中国发展提供丰厚的滋养。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19
评论列表
  • 2024-07-28 22:35

    王屋山下有家人,这时间也是姒启时代,王屋山下的家人数是齐全的,而夏朝夏启流治整夏朝,没有权力吗?如果大禹和夏启是父子?难道不会派兵去移山吗?可是大禹在王屋山老死了·夏启也没有派点兵力,这说明什么?夏朝和大禹完全没有一点关的,根本不存在(禅让)。

来国情往战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