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进行伦敦大轰炸后英军迅速反击,并迫使希特勒叫停海狮计划

史海撷英 2024-09-07 09:23:07

1940年的一个傍晚,德国法西斯将300吨高爆炸弹投入伦敦,整个城市瞬间被点燃,从半空中往下看,大大小小的工业设施、电力网络、平民住宅,全部都变成了一个个跳动的火苗。

惨叫声、崩塌声、警笛声伴随着黑烟直冲云霄,阳光与大地无缘,整个大地在颤抖,整个天空在呻吟,这就是著名的伦敦大轰炸。

直至今日,这件事情仍然是伦敦市民最为恐怖的灰暗记忆,那么这场劫难究竟是因何而起的呢?

在击败法国后,希特勒信心大增,入侵英国的计划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了。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一个名为“海狮计划”的指令,计划中决定在8月上旬对英国展开空中攻势,以摧毁英国的防御工事,消灭英国强大的空军部队。若态势良好,便能够尽快渡海登陆作战。

因此海狮计划成败的关键就是这一场空中战役,而这个重担被希特勒交到了一个叫作戈林的司令身上。

戈林在一战中就是德国重要的飞行队指挥官,也是希特勒最得力的助手之一,当年他为希特勒夺取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1935年,戈林受命组建了独立的德国空军,所以将这一任务交给他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赫尔曼・威廉・戈林

根据希特勒的指示,戈林决定在法国西北部、比利时、荷兰等地全部部署空军部队,以半月形的包围圈将英国牢牢封锁。

战前,戈林信心满满地对希特勒保证,这批空军只需要四天的时间就可以让整个大英帝国像波兰一样被摧毁。

戈林口出狂言不是没有理由的,当时德国空军主力拥有大约2700架飞机,战斗机和轰炸机各占一半,而英国的飞机数量不足德国的一半。

但戈林忽略了一个作战方面的细节,因为德国将作战区定在了英国领土上方,所以德国的飞机要飞行很长一段距离才能开始战斗,而英国飞机可以直接在本土一飞冲天,这样就能在德机往返的过程中反复出击,如此看来,双方的实力基本相当。

事情果然不如德军所想象的那么顺利,在战斗开始之前,德国准备先派一小部分战斗机对英国南岸港口进行骚扰,目的是引诱英国战斗机并加以歼灭。

但经验丰富的英国空军一眼识破了这可笑的伎俩,每次只派出几架飞机进行防御,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德国的计划没有得逞,反倒元气大衰,损失了近300架飞机,此战让德国空军大为受挫,但希特勒占领英国的决心却因此被彻底点燃。

当时“海狮计划”刚刚发布没多久,希特勒准备同步开展一个名为“不列颠战役”的命令,目标是在四天内瓦解英国南部的空中防御,把英国空军赶出自己的老家。

8月13日,计划进入第一阶段,前后持续了10天,德国的计划是集中优势兵力,采取大机群出航,小编队接近目标的方法,分批次对英国的空军主力配置地区进行大规模的轰炸,分散英国的航空力量,使其无法集中抗击。

只可惜天公不作美,德军强大的实力和完备的计划,或许可以轻松击破一个国家的战略防线,却击不退笼罩在英国上方密布的浓云。

13日当天,英国天空中能见度极差,完全不具备空中作战的条件,但希特勒和戈林两人急不可耐,硬要军队按原计划实施。

但德国的护航战斗机队并不愿意冒这个险,他们只派了少量的战斗机跟随而出,这就导致德国轰炸机几乎是在无人保护的情况下单独出击的。

与德国的盲目出击相比,英国显然是更有把握,在雷达的制作和使用方面,英国与德国根本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德国人完全不知道雷达对防空会带来多大的帮助。

当德军在云雾中艰难穿梭的时候,英国早就已经通过警戒雷达得到了德军即将来袭的情报,于是迅速命令飞机群起飞,对敌机进行集中攻击,等到德军反应过来,英国早已在天空中布下了天罗地网。

德国自知己方笨拙的双引擎飞机,完全无法和英国的喷火式飞机为敌,只好胡乱扔出炸弹,但仍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真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赫尔曼・威廉・戈林‍

两天后,天气出人意料地好转了起来,局势豁然开朗,这对于德国来说是难得的空袭机会,但戈林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竟然把所有的空军指挥官全部召集到卡琳山庄中开会去了。

眼看机会转瞬即逝,一名留在战地值班的将领保罗・戴希曼上校焦急地仰望天空,祈祷上级能够早点发现这一作战良机,但他的等待终究是徒劳。

出于一个军人的责任感,戴希曼心中有个声音不断地告诉自己:这是德国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为了胜利,我愿意承担一切风险。

就这样,他立即向各部队发出了出击的命令,这次出战造就了世界空战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大奇观。

由1800余架飞机组成的庞大机群,布满了整个英格兰南部上空,人们听不到战士们的吼叫,看不到熟悉的城市建筑,整个世界只剩轰炸机的隆隆轰鸣与机枪的疯狂扫射。

虽然阵势不小,可德国这次的行动还是被英国率先识破了,只好落荒而逃。

其后几天,天气变得比前些天还要恶劣,有了第一次的教训,德国不敢贸然出兵,空战被迫中止,不列颠之战的第一阶段画上了一个并不完美的句号。

但戈林这位眼中揉不得沙子的人,坚决不能允许自己的队伍有如此失败的战绩,所以从8月24日至9月6日,德国利用数量优势对英国各大军备场所进行反复地轰炸。

英国皇家空军慢慢地开始力不从心,整个系统濒于瘫痪的边缘,国家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不列颠空战进行了一个多月,德国虽然明显占据上风,但英国总能顽强抵抗,希特勒的耐心几乎都要被消磨殆尽了,于是戈林决定将目标转为伦敦。

这么做既是为了摧毁英国的工业生产,更是希望借此恐吓英国政府,打击英国军民的抵抗意志,希特勒欣喜地同意了这一方针,但他坚决不同意将炮火引入伦敦城区,因为他不希望这座美丽的城市变成一片废墟,不然在占领英国后就无法在白金汉宫里耀武扬威了。更重要的是,一旦伦敦陷落,那些原本保持中立的国家立刻就会倒向英国这一边,这样就对德国大为不利。

与之相反,英国高层官员,包括丘吉尔在内,都更希望德军将轰炸目标转向伦敦,目的正是为了吸引国际援助,尤其是美国的援助。

原本德国是走不进这个圈套的,但就在这时,一个纯属偶然的事件挽救了英国。

8月24日,天气难得的晴朗,当晚德军决定夜袭伦敦,但其中一个轰炸机却在半路迷了路,把原本应该投放在伦敦城外一个飞机制造厂的炸弹投到了市区内,导致8名无辜的伦敦市民被炸死。

丘吉尔知道这只是一个荒唐的意外,但他抓住机会大做文章,决定以同样的方式让德国柏林也遭受同样的劫难。

两天后的夜里,繁星闪烁,英国汉普登机场随处可见战前的繁忙,一架架战斗机在轰鸣中起步,闪着红光升空,不久后柏林的上空就布满了红光。

由于当时柏林天空中乌云密布,所以英机随便向下扔了几颗炸弹就折返了,这并没有给德国带来什么损失,却让无数柏林市民陷入了深深的恐惧,连戈林也不由得心中一颤。

在连续四次的空袭结束后,希特勒在柏林召集将领发表演说,内容中写道:总会有一天,德英两国会有一个求饶,但这绝不会是德国,我们要制止这种强盗行径。

阿道夫・希特勒

正是这种头脑发热的言辞,让希特勒做出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选择,将轰炸转为伦敦市区。

实际上,若希特勒从一而终地保持开始制定的战略,英国很快就会缴械投降了,因为当时的英国即将弹尽粮绝,很难再有抵抗之力,但这些情况希特勒也无从知晓,很快一场轰轰烈烈的伦敦夜袭就要上演了。

1940年9月7日下午5时,由1300架飞机组成的声势浩大的机群,从不同的航向怒吼着冲向了伦敦东区,在城市上空准确无误地丢下了高爆炸弹,4.3万人在此次灾难中丧生。

英国人不甘示弱,与敌人在空中你追我赶,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此战对伦敦带来了毁灭式的破坏,看着昔日繁华的伦敦陷入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戈林自以为大势已定,英国即将束手就擒,但他高兴得太早了。

在这关键时刻,英国战斗机司令部改变了拦截战术,将英国大批战斗机组成了一整个机群,用来与德军抗衡。

9月15日,当戈林指挥最后一批飞机飞越英吉利海峡,准备对英国实施致命一击的时候,英国战机果断升空对其实施拦截,德军根本没有意识到英军还有反击的可能性,一时之间,德军如一群无头苍蝇一样乱作一团。

英国浩浩荡荡的飞机战队猛按射击按钮,将英国人民的满腔怒火集结成一条条复仇火焰,炮弹铺天盖地。

几分钟后,德国轰炸机接二连三地哀嚎着坠入大海,仅仅20分钟就败下阵来,在火光冲天中,德军看不到一丝胜利的希望,只好选择撤退。

9月17日,希特勒万般无奈之下亲自宣布了“海狮计划”的破产,大英帝国凭借着自己强大的空军部队和顽强的民族屹立,在这场并不占优势的空中格斗中,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0 阅读:29
评论列表
  • 2024-09-07 09:55

    但是英国发明了雷达,德国没有,后来太平洋战争美国得到英国的雷达,日本没有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