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请关注!
“执”责在身
我愿做法治事业的
“追光者”
安溪法院 林振鸿
“法律判决,只是文字意义上的法律正义。要使判决获得事实正义,即老百姓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且实实在在的物质结果,这就是执行法官意义。”6月27日起,全程在泉州取景拍摄的连续剧《执行法官》在CCTV8黄金强档播出,剧中主角齐麟有这样的一句台词,让我十分触动。
日起而出,日落而归,风雨无阻,这是我印象里执行法官们的工作常态。前些日子,我院执行局的同事外出执行,临近中午,恰好路过官桥法庭,便借地暂时休憩。热浪滚烫的午后,衣衫被汗水浸湿,他们却依然拨打着一通又一通的电话与当事人沟通……
“2003年,你剑东伯伯在执行局当副局长,跟我们一起共事,和我们一起下乡执行,一去就是一个星期。”
“当时警车都开不到村里,法官们只能徒步进村,借宿在村里的几间房,白天跑山里执行,晚上还要蹲点。”
“为了一起案件跑断腿,所有笔录都是手写的,电脑更是罕见,坐在办公室查询当事人银行账户更只是幻想。”
“你伯伯开展执行工作有妙招——在法律的基础上更注重人情。”
大家聊起陈年往事,心中感慨万分。
的确,执法如水,让司法带点“人情味”是剑东伯伯一以贯之的工作理念。此前,有位当事人因无法还清贷款而被银行起诉,他担心自己的茶店会因无法还贷而面临随时可能被法院查封甚至拍卖的困境。
“店面关闭,别说还清贷款,一家子生活都困难。”当事人心灰意冷。
剑东伯伯梳理案情后,并没有立即将店铺拍卖,而是鼓励当事人积极筹款,同时积极联系银行化解该起债务纠纷。经过多次协调,银行续贷,当事人的店铺也“活”了过来。
“作为一名法官,最自豪的是为群众处理矛盾纠纷、解决实际困难,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是我最幸福的时刻。”伯伯常常说着这样一句话,这句话,他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整整28年。
图为林剑东法官在法庭工作场景。
林剑东伯伯28年长期奋斗在审判执行一线,他经手的每一个案件,无一申请再审、无一缠诉闹访,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业绩。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自己热爱的司法事业,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不忘庭里那件还在调解的案件,他生动诠释了一名基层法官的“法治梦”,用全部的生命践行了为民司法的铮铮誓言。因公殉职后,伯伯被最高人民法院追授为“全国优秀法官”,入选“中国好人榜”“泉州市道德模范”,伯伯以实际行动不断感染着我、指引着我,在我人生的轨道点亮明灯,让我的法治道路不再迷茫。
入职以来,有幸到最美法庭——官桥法庭工作,法庭立足茶乡实际,充分将铁观音“纯、雅、礼、和”文化精髓融入矛盾纠纷调处当中。作为一名法官助理,我时刻感受着调解文化的内涵,看着一起起案件从公堂上的剑拔弩张到茶杯中的消融化解,亲身体会方感伯伯以及一众奋战在审判执行一线的同仁的不易。
正如伯伯所言,“法官是双手都要握紧秤砣的人,是维护公平正义的人。”因此在面对各种复杂的案件时,我始终提醒自己不仅要关注案件的法律层面,更要关注案件背后的社会因素和人情因素,用耐心和真诚去沟通、协商,寻找案件最佳的解决方式,以人为本,真正用心去感受“案结事了人和”的幸福时刻。
在执行路上,一个个如剧中的“齐麟”“楚云”般的执行法官出现在我的身边,他们正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三顾茅庐”讲家训促和解,让十几年老邻居的相邻权纠纷彻底化解;年前奔赴2000多公里,追回500多万元的工资款和工程款,让工人们开心回家过年;“活水养鱼”争取融资机会,顺利履行5800万元债务,让企业转危为机……他们“执”责在身,走街串巷、行走在田间地头,以永远在路上的姿态奋斗在第一线;他们攻坚克难,将判决书上的“白纸黑字”变成当事人手中的“真金白银”;他们秉持初心,践行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使正义抵达人心深处。即使身在审判业务部门,这样的执行精神亦感动着我,鞭策着我,无论是“执行”还是“审判”,我都牢记自身职责,不断砥砺前行。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感受着法袍传递的温度与信念、法槌的公正与份量、法律的尊严与伯伯灵魂的荣光。我渐渐明白,成为一名“法院人”,不是为了功名和利禄,而是为了案件了结时当事人那一抹笑,是责任与奉献!
在漫漫征途之中,我愿与伯伯一样,做司法为民的践行者,守护、传承、执着,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做法治事业的“追光者”、茶乡百姓的“贴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