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玫瑰葡萄是一种备受欢迎的鲜食葡萄品种,具有多方面的特点。阳光玫瑰葡萄是二倍体欧美杂交品种,亲本为安芸津21号×白南。由日本果树科学研究所安芸津葡萄、柿研究部于1988年杂交获得,2006年在日本正式登记,其中文品种名“阳光玫瑰”为其英文名“shinemuscat”的直译。2006年,中国南京农业大学的陶建敏教授通过国家948项目从日本引入该品种,之后在中国多地区推广应用。
阳光玫瑰葡萄凭借其优良的口感、独特的风味以及较高的经济价值,吸引了众多农民投身种植。在市场需求旺盛、种植初期产量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价格居高不下,为种植户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成为了乡村振兴的一个新希望。它的兴起,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从种苗培育到种植技术推广,从采摘包装到物流运输,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网络。
但是,当看到阳光玫瑰葡萄的高收益后,各地农民纷纷跟风种植。没有充分考虑市场的容量以及自身的种植条件和技术水平。在短时间内,种植面积呈爆发式增长。 这导致了市场供应量迅速超过需求量,价格开始下跌。生产成本 4 块,零售价却只有 2 块,种植户陷入了亏损的困境。
由于政府在产业发展初期没有做好有效的市场规划。没有对种植规模进行合理的调控,也没有建立完善的市场预警机制。任由市场自由发展,使得产业发展逐渐失控。行业协会等组织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在种植标准制定、市场信息共享等方面存在不足,无法为种植户提供有效的指导。造成阳光玫瑰葡萄从网红水果到滥市。那么,阳光玫瑰葡萄市场规模增长放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种植面积过度扩张- 产量过剩:阳光玫瑰葡萄因口感好、易运输等优势,经济效益高,吸引了大量种植户跟风种植。过去几年,其种植面积呈爆发式增长,全国多地都有大面积的种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阳光玫瑰葡萄的种植面积已达数十万亩甚至更高。产量的快速增加远远超过了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导致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下跌,种植户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进而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市场规模增长。
- 品质下降:种植面积的盲目扩大使得一些种植户缺乏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和经验,为追求产量而忽视了品质的把控。比如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不注重疏果等,导致阳光玫瑰葡萄的品质参差不齐,口感、甜度、果型等方面都有所下降,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市场口碑,降低了市场需求。
二,市场竞争加剧- 同类水果竞争:水果市场品种丰富多样,消费者的选择日益增多。其他葡萄品种以及各类水果不断涌现,对阳光玫瑰葡萄的市场份额形成了竞争。例如,近年来一些新兴的葡萄品种,如妮娜皇后、蓝宝石葡萄等,在口感、外观等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吸引了部分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分流了阳光玫瑰葡萄的消费群体。
- 区域竞争激烈:不同地区的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户之间竞争激烈。一些优势产区,如云南、四川西昌等地,凭借良好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生产出的阳光玫瑰葡萄品质较高,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一些非优势产区的产品在品质和价格上都处于劣势,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得不降低价格,导致市场竞争陷入恶性循环。
三,消费需求变化- 消费观念转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于水果的品质、安全性、营养价值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阳光玫瑰葡萄在经历了前期的高价阶段后,消费者对其品质的期望也相应提高。如果品质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即使价格下降,消费者也不会轻易购买。
- 消费能力波动:当前经济形势下,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受到一定的影响,对于高价水果的消费意愿有所降低。阳光玫瑰葡萄价格下跌后,虽然变得相对亲民,但在整体消费环境不佳的情况下,消费者对于水果的消费支出仍然较为谨慎,这也限制了阳光玫瑰葡萄市场规模的增长。
四,销售渠道单一- 传统销售模式局限:阳光玫瑰葡萄的销售主要依赖传统的批发、零售渠道,销售模式较为单一。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传统销售渠道的消化能力有限,容易导致产品积压。而且,传统销售渠道的中间环节较多,增加了销售成本,降低了种植户的利润,影响了他们的种植积极性。
- 新兴渠道拓展不足:虽然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销售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为阳光玫瑰葡萄的销售提供了新的途径,但目前这些渠道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存在物流配送不及时、保鲜措施不到位、售后服务不完善等问题,限制了阳光玫瑰葡萄在新兴渠道的销售规模。
五,品牌建设滞后- 缺乏知名品牌:阳光玫瑰葡萄产业中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大多数种植户都是以散户形式存在,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这使得消费者在购买时难以区分不同品质的阳光玫瑰葡萄,容易受到低价产品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优质产品的销售和市场规模的扩大。
- 品牌保护不足: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追求利益,冒用知名品牌或产地的名义销售阳光玫瑰葡萄,导致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损害了阳光玫瑰葡萄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信誉,给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