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粳稻米价格一路走低的原因及出路

龚家 2024-10-20 08:49:09

今年以来中国粳稻米市场价格一路走低。据国家统计局10月14日发布的《2024年10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10月上旬粳稻米市场价格4012.7元/吨,比9月下旬下跌23.3元/吨,已经下跌至今年以来最低点。

仔细分析,导致粳稻米市场价格一路走低的原因:

近年来中国粮食丰收,库存充足。在2023年粳稻米市场价格不断上涨之时大米加工企业、贸易商等大量采购粳稻米,库存处于较高水平。为降低库存成本和风险,进入2024年不但积极出售库存粳稻米,而且对新稻采购意愿不强,进一步增加了供应压力。

虽然今年早稻产量下降0.6%,但中晚稻长势良好。特别是9月份各地中晚稻陆续收获上市,市场供应量大幅增加。新稻的集中供应使得市场上粳稻米的货源充足,供大于求的局面加剧,导致价格下跌。

在新技术的的支持下,中国再生稻发展迅速。再生稻种植成本低,生长周期短,集中上市对中晚稻市场包括粳稻米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再生稻的产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粳稻米的市场份额,对其价格产生了抑制作用。

受疫情等因素的持续影响,中国餐饮行业尚未完全恢复,对大米的采购量相对减少。餐饮行业是大米消费的重要渠道之一,其需求的减少对粳稻米的市场需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多样化,对大米的消费需求增长缓慢,消费者对其它主食和食品的需求增加,导致大米的消费量在食品消费中的占比逐渐下降。

近年来中国人口逐渐呈现下降趋势。以东三省为例: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人口流动性加大。东三省近三年来人口均处于净减少状态。2021年东三省人口9729.77万人,到2022年减少到9643.69万人,净减少86.06万人;到2023年减少到9583.41万人,净减少60.28万人。

人口的减少直接导致对粮食消费的减少,尤其是粳稻米主产区东三省对粳稻米的消费减少更是分外明显。

为了鼓励农民种植粮食,2024年国家继续对粳稻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每50公斤粳稻(中等)131元,与2023年持平。最低收购价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预期,但由于市场供应充足,价格仍然受到较大的压力。在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时,国家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可以起到托底作用,但目前尚未启动托市收购,对价格的支撑作用有限。

虽然今年1-9月中国进口大米98万吨,同比减少54.2%,但是,国际大米市场的供应和价格变化也会对国内粳稻米市场产生影响。尽管国际市场上大米价格的波动对国内市场的直接影响有限,但会影响市场参与者的心理预期和贸易决策,进而对国内粳稻米价格产生一定的间接影响。

中国的粳稻米主要产区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产量占全国稻谷产量的18%强。东三省的粳稻米在本地消费逐年减少,绝大部分要销往东三省以外的地方。动辄几百、上千、几千公里的运输距离,具体到粳稻米上,就是每吨几百元的费用。本来价格不高的粳稻米,到了消费地就没有价格优势了,因而库存积压严重,价格不断下行。

对于粳稻米市场的出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调整品种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农民种植优质、特色、有机的粳稻品种,提高粳稻米的品质和附加值,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大米的需求。

合理规划种植面积。结合市场需求和种植效益,合理规划粳稻的种植面积,避免盲目扩大种植导致的供过于求。加强对种植户的信息引导和技术培训,提高种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开发新的消费渠道。积极开拓粳稻米的消费市场,除了传统的餐饮和家庭消费外,拓展食品加工、工业用粮等领域的应用。例如,开发粳稻米粉、淀粉、淀粉糖、粳稻米酒、方便米饭、米糕、米饼、膳食纤维、米糠油、化妆品,副产品生产生物燃料、环保材料等深加工产品,增加粳稻米的消费量。

加强品牌建设。打造粳稻米的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品牌效应提高粳稻米的市场价格和竞争力。加强对粳稻米品牌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完善收储政策。根据市场情况,合理调整粳稻的收储政策,提高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在市场价格过低时,及时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保障农民的利益;在市场供应紧张时,适时投放储备粮,稳定市场价格。

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支持粳稻米产业的发展。提高粳稻种植户补贴和奖励力度,鼓励农民种植粳稻;对粳稻米加工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信贷支持,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对粳稻米市场的监管,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市场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为市场调控提供依据。

提高质量监管水平。加强对粳稻米质量的监管,严格执行国家质量标准,确保粳稻米的质量安全。提高消费者对粳稻米质量的信任度,促进粳稻米市场的健康发展。

0 阅读:2

龚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