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9月23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力支持“两新”,即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新进展。
今年开年以来,“两新”相关政策频出。
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统筹安排 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8月25日,商务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新一轮家电以旧换新正式启动。
8月30日,五部门联合印发的《推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对外发布。
各省市上半年也陆续发布了省内的“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
政策红利逐步在释放。释放的同时,也引发民众的一系列思考。
换新不是问题,利好全民,但旧的产品回收流程是怎样的?老旧家电的拆解处理会不会对环境造成进一步的影响呢?
据央视新闻此前报道,从居民家中回收的旧家电,会集中送往家电回收站点,这里暂存着旧机器。每一台回收的旧机,都会生成一个对应的编码,旧机器到了暂存点、仓储中心、拆解工厂,都要验证这个编码。这样就保证每一台回收的旧机器最终都上了数字化拆解线。
旧家电拆解重生后的数据会上传到生态环境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核查校验,从而确保拆解后的旧家电不会被翻新再流入市场,造成安全隐患。当前,部分回收工厂已经布局了废旧冰箱、洗衣机、空调等6条全自动智能拆解线,能够实现自动上料、分选、清洗等功能。
由此看来,功能性资源回收利用平台的建设是“两新”工作进展的基础条件。
在昨日发改委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在介绍“两新”政策总体进展成效中,提出了三个关键的“下一步”行动。如何进一步理解呢?
一是加快“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进一步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
回收网点会从当前的15万个增长至更多,从过去的回收网点不够、不完善向回收网点不断优化、智能化迈进。
当前可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废旧产品进行跟踪和管理,提高回收效率;采用共享经济模式,整合社会资源,降低物流成本。形成“全国一张网”,使得换新和回收流程都可追溯。
未来,我国将组建中国资源循环利用集团,推动设立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利用平台。
二是强化生产者责任延伸,支持企业建设回收废旧产品的逆向物流体系,推进退役风电光伏、动力电池等高效利用。同时,支持组建中国资源循环利用集团,推动设立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利用平台。
生产者责任延伸如何强化?企业要注重哪些地方?
生产者责任延伸是指生产者对其产品承担的资源环境责任不仅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是要延伸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产品设计、流通消费、回收利用、废物处置等各个环节。
强调生产者对产品的环境影响负责到底。实际上就是鼓励他们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到产品的可回收性和环境影响,从而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生。
其中对生产型企业的产品LCA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品碳足迹计算,但目前多数企业没有可依靠的行业碳足迹标准,排放因子库也难以建立。由此,标准的制定步伐要加快。
三是优化二手车交易登记管理,完善相关资源进口标准和政策,构建国际化回收循环利用更大的体系。
这要求我国不能被其他国家“牵着鼻子走”。我们国家的标准体系要跟国际对齐,甚至赶超他们,要成为主导者,掌握在回收循环利用中的话语权。
国家拿出的3000亿元“真金白银”面向消费者和经营主体,拉动投资增长,释放消费潜力,促进产业发展,提升民生福祉,支撑绿色转型。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是在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绿⾊转型设好“压舱石”,通过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一方面积极扩大民众的绿色消费,引导绿色生活方式,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一方面,激励制造业企业生产高效能等级的产品,实现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由此,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