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源远流长,纵贯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自古以来有着礼仪之邦、文明之邦的称号,相信每一个国人都能感受到,礼仪规范贯穿着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除此之外还有诸如风水等来自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经验,它们都以谚语、俗语和歇后语等代代相传,至于是否有科学依据,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增广贤文》里记录了许多古代耐人寻味的俗语,其中有一句“再饿莫吃坟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再饿莫吃坟前供。
墓前供品指的是给亲人扫墓时提供的食物。这种习俗不仅在古代就有,而且在今天的一些地区还保留着。
中国人认为死之后的世界和人活着的世界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他们为祖先烧鬼币,这样他们就可以有钱在那里消费。除了烧鬼钱,扫墓的时候,通常都要对着墓碑磕头,烧香,在墓前洒点酒。包括墓前的食物,也是给逝者在生命的另一边享用的。
总之,这一切都是为了表示对逝者的尊重。提醒人们不要忘本,更不要忘了自己的根。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礼仪之邦,办丧事、丧葬、扫墓都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和步骤。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人们的恐慌。
所以,很多规矩是不能打破的,很多禁忌是不能违反的。例如,如果吃提供给死者的供品,这是不道德的,也是对逝者的不尊重。
不过既然是作为一句俗语写出来的,这件事可能就没那么简单了。
众所周知,古代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主体,也是一个重农抑商的国家。因此,一旦遇到天灾人祸,或者当年收成不好,很多农民就会沦落到无粮可吃的地步。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难道我们不能吃上坟前献的食物吗?根据这句话,再饿莫吃坟前供。答案是肯定的。
据说,在古代收成不好的时候,一些穷人会到富人扫墓或富人刚下葬的坟墓里面吃供品。
这些坟墓大多建在深山老林之中。他们吃的祭品很可能被什么东西爬上了。此外,这些食物之中的一些已经被搁置好几天了。它们不仅脏,还可能腐烂。
特别是一些富裕家庭提供的肉制品,在野外和炎热的天气里面,味道会更难闻。它充满了细菌。
古代的医疗条件很不发达,穷人也没钱求医,所以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容易发生食物中毒等现象。因为没钱治病,在家里突然去世了。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古人认为被冒犯的死者一定是在向生者要求自己的生命。要他们的命,是因为活着的人抢了他们的供物。
因此,从此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提醒人们不要吃墓后的供品,不要冒犯死者。
再累莫坐人肉凳。
这里的人肉凳是说坐人腿上,或者说是把人腿当凳子坐。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经常被抱在父母的膝上。古代皇帝走累了的时候,随时随地都可以坐在太监的腿之上休息。从这个角度来看,人肉凳也不是不可以坐。
其实,在古代,这句谚语是说给女性听的。
在古代,对妇女有许多限制和规定。比如,缠足。他们认为小脚的女人最漂亮,都追求三寸金莲花。另外,没有离开过阁楼的女孩子,是不可以随便见男人的,必须在阁楼里面学习刺绣。
中国是礼仪之邦,违反道德的行为很容易受到批评。女人不允许做任何超过规定的事情。即使她们很爱自己的丈夫,也只能相敬如宾,不能在公共场合有亲密行为。
不坐人肉凳,是在提醒女性不要做那些让人感觉不符合规矩、不符合礼仪的事情。再恩爱的夫妻,也要在闺中甜蜜,但绝不能露出来。
而且,古人还特别注重行为的风格。直到今天,长辈们还把“坐着要有坐姿,站着要有站姿”这句话挂在嘴边。由此可见,这些礼仪俗语的威力有多大,中国人是多么重视人的言行举止。
而且,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当,不仅他自己会受到别人的批评,整个家庭也会蒙羞。
家庭宗法制度是中国社会制度的核心。家的兴旺大于个人的兴旺,所以一个人不仅代表着自己,也代表着整个家庭的形象。
另外一个原因,因为大腿之上有很多神经。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体验。如果一个重物长时间压在大腿之上,很容易使腿部发麻或酸痛。这是因为压迫,导致腿部没有血液循环,这对大腿非常不友好。
总结
我们传承俗语文化更应该坚持科学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各种各样的民间说法。这些谚语可能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关,也可能教会人们如何做人,说出生活的道理。总之,每一个谚语的诞生都有它的社会背景,都有它在当时的价值,但正是因为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事件,所以很多说法并不都是正确的。我们应该以科学作为基础,辩证的去分析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