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的徒弟们想要走红,除了要得到力捧的机会,另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就是开窍。
岳云鹏对于开窍的感受是“一阵风”,当时他正在台上演《地理图》,突然间发觉从脖子后面钻进了一股子凉风,顿时让他有了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在台上就像换了一个人。
那场节目他演得很舒服,从那一天开始,他发现原来有些东西还是很简单的。
相声门槛很低,用郭德纲的比喻来说,它的门在山脚下,进去容易,但之后还要攀登更多的阶梯。不排除确实有人天赋异禀,但更多的人还是需要有一个跨越的过程。
郭德纲称自己到了二十六七岁的时候,才有了面对观众时“兵来将挡水来土屯”的能力,于谦则是分了三个阶段才得到了突破,成为了今天台上的“相声皇后”。
岳云鹏的开窍过程却比较慢,这个来自河南濮阳的农村小子,14岁时怀揣着200元钱,独自来到北京,那时他人生地不熟,懵懵懂懂,还把铺盖卷落在了长途车上。
最开始岳云鹏在石景山的一个工厂当保安,干了一年多,后来学过电焊,在饭馆刷过碗,还当过服务员。
正是在海碗居当服务员的时候,岳云鹏遇到了他人生中的贵人赵铁群先生,通过赵铁群的引荐,他来到了德云社拜郭德纲为师学相声。
于是这个连相声和小品都分不清、普通话都说不利索的“棒槌”,就开始了自己的曲艺学徒生涯。
那时他没有工资,每天的工作就是倒茶、扫地、搬桌子搬凳子,余下的时间就是躲在侧幕条背词。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长时间,2005年,岳云鹏终于迎来了第一次登台的机会,那场演出是他给曹云金捧哏。
后来由于能唱,他被定在了逗哏的位置。那是个还没有出现“德云女孩”的年景,台底下的观众百分之八十都是大老爷们,岳云鹏经常因为说得不好而被轰下台,不过德云社的观众已经知道了郭德纲有这么一位徒弟,这个被人称为“最笨的”徒弟。
郭德纲对岳云鹏说的是,你要么站起来,要么就躺下去,要么回家种地去,要么过几年开启专场证明自己。岳云鹏并没有选择回家种地。
时间来到2010年,德云社发生了一点小风波,一些人员在这时选择了出走。挺过去之后的郭德纲回忆“那时是德云社最需要人的时候”。
岳云鹏得到了机会,可那个时期,得到机会的并不只有他一个人。之前一些登场机会较少的徒弟们,也都轮番受到力捧,但岳云鹏是第一个突出重围、火爆全国的。
之后德云社的宣传理念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革将德云社年轻一辈的演员赋予了偶像、天团等标签,德云女孩也以旋风一般的速度占据了个场演出的前排位置,而岳云鹏也是这些现象的较早受益者。
有一句话说的是“郭德纲捧谁谁红”,他在返场时在谁的身上说几个段子,就能让观众加深谁的印象,德云社作为一家文化公司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更重要的其实还是岳云鹏的努力、坚持和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