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价、拼多多跟价、京东要最低价!商家活不下去了……

科技派代说 2024-06-02 09:20:48

作者|橘涂

编辑|林霞

仅退款之后,拼多多又上线一个引发行业大讨论的功能——自动跟价系统。

使用该功能,当商家在平台上设定商品价格后,系统将自动根据竞争对手的价格变化,智能调整该商品的价格,以保持竞争优势或维持合理的利润空间。

对此,有商家表示,自动跟价在带来更多订单的同时,可能会进一步压缩利润,需要谨慎使用。消费者则表示支持,毕竟购物更省钱了。

拼多多自动跟价系统的上线,无疑将电商“价格战”推向了新的高度。此前拼多多推出的百亿补贴和仅退款规则,各大电商平台纷纷跟进。这次的自动跟价系统,再次搅动电商江湖。

|“自动跟价”是把双刃剑

在今年618活动期间,拼多多悄悄上线自动跟价系统。商家使用后,只要发现别的商家比你卖得便宜,就自动改为低价与其PK,要是想退出,只能退出618的活动。

商家向派代反馈,现在拼多多的后台会自动弹出一个询问是否“开启自动跟价功能”的弹窗。

弹窗信息显示,商家可以修改“单个商品单天最大降价金额”和“单个商品单天最大降价幅度”,如若商家同意开启自动跟价,则就是同意委托平台在商家设置的价格范围内自动改价,以减少资源位掉线。开启后2024年6月21日大促结束前暂不支持关闭。

跟价系统引来了不少商家吐槽,有人表示如此下去商家将会丧失产品的定价权,也有人表示,比价到最后将导致亏损。

毕竟,无限比价不可逆,如果有同款的商家都误触到这个,根据平台的比价系统下去,到最后价格都不知道会有多离谱,客单小的,到最后可能变0元购。

不过,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说,自动跟价系统可以让消费者找到更便宜的商品,或者说,购买同样的商品,可以花更少的钱。但是能否带来更优质的购物体验,则有待商榷。

有消费者质疑,便宜无好货,低价是不是会影响商品的质量和功能?平台售出的商品符不符合生产质量标准?能不能正常使用?这些都是需要平台和商家回答的问题。

有业内人士指出,商家不断去降价,没有利润不能开发新产品,商家只能压缩成本,使用劣质原材料代替,最终结果是恶性循环,垃圾产品泛滥。

|同行纷纷跟进“比价”

其实,在拼多多上线自动跟价系统之前,抖音电商就被曝在小规模内测“自动改价”功能,该功能支持商家委托平台根据市场情况,参考平台的建议价,在商家设定的条件范围内实现改价,为消费者提供更有价格竞争力的商品,提升自身经营效率。目前仅面向联系行业小二申请开通的商家。

不过,如今拼多多抢先一步,继续强化自身低价心智形象。而拼多多自动跟价系统的上线无疑将电商“价格战”推向了新的高度。据派代观察,京东也已经全力发展价格战,并且向商家发出“比拼XX,某猫,某宝便宜”的营销要求。现在,京东商品页面也已经出现了“比天猫便宜,买贵双倍赔”的标语。

有商家透露,各平台已经在逼着商家比价。日前更有商家曝光一张某平台小二的群通知截图,语气近乎威胁,小二要求所有商家检查价格,如若发现哪家价格跟天猫或是拼多多持平,将对商家采取不利措施。

对此,派代增长社会员表示,京东的做法非常不理智,毕竟京东的长处是物流,现在来卷低价,甚至比天猫拼多多都要低,将会逼疯商家。

现在看来,无论是京东,还是抖音,都开始“拼多多”化。其中,京东想要追赶拼多多的意愿十分强烈,那这是为何呢?对比一下京东和拼多多的财报就能知道了。

拼多多2024一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等业绩均翻倍增长。期内营收868.12亿元,同比增长131%;归母净利润279.98亿元,同比增长246%。

对比之下,京东的业绩则逊色不少。京东集团2024年一季度营收2600亿元,同比增长7.0%,归母净利润为89亿元,同比增长17.2%。

有业内人士评论道:“当电商平台都开始卷价格,就相当于全网平台拼多多化,但是电商平台就只能是拼多多模式才能成功吗?”

|价格争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自动跟价之前,拼多多发明了百亿补贴和仅退款规则,现已成为各个平台的模仿对象。未来,自动跟价是否也会被全网模仿,是商家们目前最担心的问题。

单单一个“仅退款”就已经让商家们头疼不已了,直到现在商家们还对各大电商平台的“仅退款”规则痛心疾首。

具体来看,各平台“仅退款”机制似乎变得越来越容易触发。

有不少消费者指出,自己仅在与客服交谈几句之后就收到了“平台识别到商家没有处理好您的问题……平台可以帮您全额退款,商品您自行处理,您看可以吗?”类似的提醒。

而商家也会在弹出提醒框之后被平台禁言,需要消费者主动与商家沟通或点击“继续与商家沟通”的蓝色小字才能解除商家禁言。

而这种“丝滑”的仅退款机制,让不少“羊毛党”发现了商机,但也损害了商家的利益。

不少店铺,甚至被仅退款薅倒闭了。比如近日,有店铺发公告称,家人四处借贷,仅退款让他绝望......

无限的价格内卷,已经极大的压缩了商家本就微薄的利润空间。

但在大环境裹挟下,却又只能接受被动内卷的事实。不可否认的是,电商平台为了追求更好的用户体验的出发点是好,但是所有的东西都应该有个度,不应该为一部分的利益损害另外一部分的人利益,否则只能带来恶性循环,难以建立起良好的电商环境。

放眼未来,任何一家电商平台的成功都需要用户、商家双方的共同努力,只有平衡好“消费者买到性价比商品”和“商家生意持久赚钱”,平台才能走得长远。

0 阅读:0

科技派代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