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创造社会价值让出行更美好——访滴滴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程维

中华工商时报 2024-10-21 10:20:18

"75年一路走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的话语掷地有声,我深感振奋,生逢伟大的时代,倍感荣耀。经历了75年的奋斗,祖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衣食住行到科技成果,都在发展进步。"滴滴创始人、CEO程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个人成长、企业发展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相连。作为一名80后,见证了中国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程维感到非常荣幸,表示将坚守初心和使命,主动作为,为祖国发展繁荣贡献更大的力量。

理想与时代同频,勇立潮头奋力闯

程维创立滴滴的想法,来自于自身的打车经历。社会发展很快,但当时"打车难"问题仍然是大家普遍面临的痛点。

"如果有一款手机打车软件能连接乘客和司机,不用出门就能叫到车该多好?所以12年前,我们从中关村一个电脑仓库出发,以80万元人民币开始创业。当时的我们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理想,希望让出行更美好。"程维回忆。

2012年,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智能手机、4G网络开始应用和普及,开发"叫车软件"的想法有了落地的可能性,加上创立之初,党和政府对新业态的支持,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使滴滴得以快速成长。

一路走来,滴滴的服务越来越多元化,不仅提供网约车、出租车、代驾、顺风车、两轮车等出行服务,还运营货运、加油、充电、外卖等业务。

"我们的创立和成长都根植于中国的土壤,能够发展、进步,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程维说。

服务与保障同步,携手同行在路上

滴滴连接着数亿乘客和数千万司机,司机师傅们奔波在路上,每年护送上百亿次的出行。他们中有很多人是家里的"顶梁柱",把跑滴滴当做主业,有人是在工作之余用灵活时间补充收入,也有人当做短暂过渡。

程维提到,有一年在浙江一个县城,打车的时候跟司机师傅聊天,师傅说他在当地的药厂工作,厂子效益不景气,做一休一,每月收入不到2000元,妻子收入不太稳定,女儿刚上初中,家庭经济压力比较大,所以他白天上班,晚上跑滴滴,这样加起来一个月大概能有7000块钱的收入,能够比较好地支撑起家庭的吃穿用度。

"平台上有很多这样的司机师傅,每天很辛勤,很不容易,但支撑大家内心的力量,是对家庭的责任,跑出来的是房租,是学费,是家庭的期待。"程维说。

为了尽最大努力减少司机师傅们的后顾之忧,滴滴推出多项长期关爱措施,包括为特殊困难司机提供公益帮扶的"滴滴关爱基金",向因遭遇重特大疾病、事故、灾难等产生家庭基本生活困难的网约车从业者和家庭提供人道及紧急救助,帮助困难司机家庭共渡难关。

滴滴还推出国内首个关注网约车司机子女教育发展的公益项目--滴滴"橙果计划"。七年来,项目共惠及近5万个家庭。

2021年起,滴滴网约车司机生态发展委员会针对司机劳动者权益保障、司机收入稳定透明、平台规则公平合理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提升,2023年通过"橙意保障计划"升级滴滴司机收入、权益和发展三大保障,不断巩固权益保障。

使命和责任同向,用户体验更美好

滴滴的初心使命是"让出行更美好"。程维相信,通过科技创新,提供安全、有温度、高效率的出行服务,惠及更多用户,平台能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2020年底,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滴滴推出了多个助老打车的产品和服务,帮助老年人打车更方便。截至2023年9月,已经有超过385万名老年人使用了这项服务,累计出行超过1亿次,服务里程超过8亿公里。

除了老年人,滴滴还针对盲人用户推出了"无障碍服务"。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可以用"听"的方式使用滴滴,通过身份认证、优先派单,以及倡导和激励司机师傅主动提供帮助,让盲人用户的出行变得不再困难。

过去几年,滴滴在全国范围内成立过医护保障车队、防汛救灾保障车队和公益救援队。在极端天气、节假日出行高峰期,以及大运会、广交会等大型盛会赛事方面,滴滴保障车队帮助城市疏通道路,提供必要的出行保障。

创新与发展同行,敢为人先谱新篇

2018年起,滴滴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加快国际业务布局,目前已覆盖拉美、亚太和非洲14个国家。

程维介绍,滴滴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见证了中国交通设施输出正经历从硬件到软件的转变。"以前,中国以领先的交通硬件基础设施,帮助其他国家建设了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现在,互联网平台正在输出中国交通'软件'解决方案。中国超大型城市和密集人口的出行服务经验,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相信中国的出行服务和技术能力,一定会帮助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

当前,人工智能正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给企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和国际竞争新优势。

自动驾驶作为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的重要应用正在加速发展,目前滴滴自动驾驶已连续安全运营超1500天,在上海和广州实现混合派单,并计划于2025年推出首款量产L4级无人驾驶新能源车,推动数字出行向智能化、共享化和电动化方向转型升级,努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记者程子桐)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