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中国科技界传来六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农业领域再添“国之重器”

昔日数码 2024-03-01 22:43:39

一觉醒来,中国科技界传来六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第一个消息:“神农设施”开建!农业领域再添国之重器

据《央视新闻》消息,激动人心的消息——在武汉的科技腹地,一座将推动我国农业突破天际的神奇科技巨作——"神农设施",正拔地而起!它的诞生预示着我国农业领域即将迎来一位新的重量级战斗机。

想象一下:这座设施像一位智慧的农业巨匠,自主创新,拥有世界领先规模的作物表型组鉴定能力。它能够一年内赋予50万到100万株植物以生命的密码——基因型的全谱,捕捉它们最鲜活的特性,并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可预见和控制育种过程的宝贵信息。简而言之,"神农设施"将使育种效率翻倍,成为农业技术新革命的利剑。

屹立于光谷科学岛,"神农设施"不仅是核心科学枢纽,更是引领长江经济带生物育种产业发展的火车头,有力推进现代农业的质变升级。

杨维才院士——这位站在科技前沿的"神农设施"首席科学家,对未来抱有大胆的愿景。他说:"神农设施"的问世,是我国开启育种4.0时代、跃入智能育种5.0时代的坚实基石。它将在种业创新的长卷中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给作物分子设计育种按下‘快进键’,为技术变革注入强劲的‘新动力’。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倾力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携手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合作伙伴,将湖北这片最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土地,打造成农业科学的桥头堡。从2018年的密切对话,到2019年的联合研究中心共建,"神农设施"的每一步发展都凝结着智慧与努力,预示着农业科技的未来已来。

第二个消息:我国科研人员成功解析叶绿体基因转录机器构造

据《央视新闻》消息,在翠绿的叶脉深处,植物的生命工厂——叶绿体——默默绽放着光合作用的奇迹。长久以来,叶绿体内部精密的基因转录机器如同迷宫一样,其复杂结构让科学家们困惑不已。但现在,这个谜题终于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张余研究团队和他们的合作伙伴攻克了!北京时间3月1日,他们在《细胞》国际学术期刊上分享了这一突破性成果。

这个发现就像是找到了植物生命力背后的秘密配方。叶绿体不仅是植物细胞的能量厂房,更是化身太阳能电池板,吸收阳光,生产食物,滋养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体。科学家们巧妙地在叶绿体基因组中插入了一种特殊的标签,利用这个标签,他们培育出了稳定的转基因烟草,从中提取了高纯度的叶绿体基因转录机器。而后,通过冷冻电镜技术,他们揭开了这台生命机器的三维面纱,让我们得以窥见它的构造、运作原理和精妙的调控机制。

这项研究的意义远不止于科学上的一大步。它预示着未来我们能够通过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让植物更加茁壮成长,同时增强它们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在农作物产量提高、食物安全保障、甚至是对抗全球气候变化的战斗中,这项研究无疑将成为一颗重要的棋子。

第三个消息:专家:原子级制造是下一代超精密制造的重要发展方向

据《环球网》消息,在北京举行的2024(首届)原子级制造论坛上,一场激动人心的科学盛宴揭开了序幕。这场论坛不仅是学科交叉融合的典范,更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潮流中乘风破浪的航标。专家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面向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原子级制造这一具有前沿性、挑战性和高价值研究方向的战略部署的加速实现。

在这次论坛上,南京大学原子制造研究院院长宋凤麒发表了引人入胜的《原子级制造调研报告》,不仅详细阐述了原子级制造的概念和重要性,还勾勒出了这门技术的美好未来。同时,原子级制造论坛组委会宣布了一项《原子级制造发展倡议书》,呼吁科研和产业界携手加深合作,共同推动这一技术的繁荣发展。

各路专家、学者纷纷分享了他们的见解与展望。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祝世宁,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谭久彬,以及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唐智勇等人,都对原子级制造的未来充满期待。

谭久彬院士将原子制造比作在微观世界中的精雕细琢,预示着制造领域的未来将由原子级精度的“去除”和“增材”制造技术所定义。他强调,通过这种高精度技术创造的新物质和零部件,不仅结构上达到微观极致,而且其物理特性将远超常规材料。

祝世宁院士则描绘了原子级制造在材料和制造领域中的独特潜力,他认为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技术革命,这一革命将打破尺寸和精度的极限,从宏观到微米再到纳米,最终达到原子尺度。

唐智勇主任更是展望了一个“按需定制”的未来,原子级制造技术结合人工智能,将能够打破现有材料合成的壁垒,实现功能端材料的个性化需求。

通过这一系列激动人心的讨论和展望,我们可以看到,原子级制造技术不仅是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更是未来产业革命的强大引擎。尽管全面实现原子级制造仍面临诸多挑战,但已然迈出的坚实步伐,让我们对即将到来的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抱有极大的期待。

第四个消息:荣耀获MWC2024最佳产品大奖 中国企业时隔五年再次夺冠

据《环球网》消息,在科技世界的璀璨星海中,2024年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24)成为了一颗耀眼的新星。2月29日,帷幕落下的同时,中国科技的新贵——荣耀,将其旗舰产品荣耀Magic V2 RSR保时捷设计,高高举起为“最佳产品大奖”:GLOMO Best in Show的荣耀旗帜。这一奖项,被誉为科技界的“奥斯卡”,象征着无与伦比的创新和卓越。继2019年华为Mate X后,五年之遥,中国的科技力量再一次震撼世界。

MWC的“最佳产品大奖”,每年仅颁发给一款杰出产品,是对在过去一年中科技极限的终极认可。荣耀Magic V2 RSR保时捷设计,集保时捷的豪华设计和荣耀的尖端科技于一身,成为全球首款保时捷设计的折叠屏手机,以及荣耀面向海外市场的首次发声。在这场科技界的盛典中,荣耀以获得45项奖项的辉煌成绩,成为了无可争议的大赢家。

在这届MWC上,中国企业的表现格外耀眼,超过300家企业亮相,其中OPPO Find N3、华为WATCH Ultimate等产品,也在“最佳智能手机”、“突破性设备创新”等多个类别中获得了提名。

荣耀在这次盛会上享有的不仅是胜利的喜悦,更是生成式AI潮流的翱翔。他们与全球科技巨擘如谷歌、英特尔、微软、英伟达和高通等携手,推出了包括Magic6 Pro和首款AI PC MagicBook Pro 16在内的一系列智能设备,并且推出了全新的AI赋能的全场景战略——这无疑将推进中国产业链与全球创新的深度融合。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的掌舵人赵明,在接受采访时满怀信心地表示:“在这个智能无处不在的时代,我们的目标是创造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开放而无缝的生活体验。发布全球新品荣耀的智能手机和AI PC,不仅在行业的AI应用能力上树立了新标杆,更是拓展了人机互动的新境界。”

第五个消息:河北首次发现约1.34亿年前的孟氏中生鳗化石

据《新华社》消息,河北省自然资源厅近日宣布了一项令人振奋的科学发现:在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四岔口村的早白垩世地层中,发掘出一件珍稀的七鳃鳗化石。这不仅是河北省首次发现孟氏中生鳗化石的纪录,而且这一发现在2023年丰宁地区恐龙化石调查成果引起国际关注后,再次把科学的聚光灯投向了这片古老的土地。

这个约1.34亿年前的生物化石,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张江永研究员鉴定确认。孟氏中生鳗作为一种已灭绝的早期脊椎动物,它的化石因缺乏硬骨和鳞片而罕见至极,每一次发现都对科学界至关重要。河北省区域地质调查院的孙肖总工程师指出,这些珍贵的化石是对中生代生物多样性理解的重要补充,并且证明了孟氏中生鳗的生存范围比之前所知的更为广阔。

这次发现是丰宁中生代古生物化石资源调查评价项目的一部分成果。该项目旨在详细勘测丰宁满族自治县的古生物化石资源,了解它们的分布、分类、地层位置和特征,同时对重要化石地执行深入的古生物学、地层学和古环境学研究。通过这些工作,项目为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提供了宝贵数据。

在执行项目过程中,2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历经8个月的野外勘查,为揭开丰宁地区化石资源的神秘面纱作出了不懈努力。这项工作标志着河北省区域地质调查院在丰宁圈定了17处化石富集区,并调查发现了包括44属48种首次发现的古生物资源在内的79属114种宏观化石和20属20种微观化石。这些新发现极大地拓展了冀北热河生物群的物种组成,也再一次证明了这片土地在全球古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第六个消息:全电力驱动海上风电多功能运维母船在福州下水

据《新华社》消息,在福州马尾,一个引领绿色航运新纪元的重大里程碑事件刚刚发生: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杰作——全电力驱动海上风电多功能运维母船“M913-1”,于2月29日扬帆启航,从滑入泛蓝海域的那一刻起,它就已经成为海上风力能源行业的新星。

这艘航迹无界限的巨舰由中国船舶集团巧夺天工地设计,为福建海电运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入科技的精髓。船长98.7米,型宽22.8米,设计排水量9497吨,续航力超过10000海里,它不仅是国内领先的全电力驱动海上风电运维母船,其综合性能亦处于行业前沿。

这艘母船不仅装载着智能海上风电运维系统和先进的铺缆作业系统,更搭载了全国产化的核心装备,如埋设犁等,充分展现了国家制造业的无限潜能。其一体化管理系统大幅提升了运维工作的能力和效率,而全电力驱动的特性,则是对环保和节能减排的又一力证。

福建省作为加速推动海洋装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先锋,围绕着电动船产业的布局和海上风电运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取得了显著成果。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我国积极响应,大力推进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完善海上风电产业链,对深远海风电场的专业运维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M913-1”船正是响应这一需求的杰作,不仅将提升我国深远海风电运维和海缆铺设抢修作业的能力,而且通过将风电智能运维系统和海缆铺设作业规划系统与船舶运行管理系统的成功融合,它将技术水平推向新高度。毋庸置疑,“M913-1”母船将为我国的深远海风电开发乃至更广泛的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持和保障。

0 阅读:58

昔日数码

简介:喜爱科技,关注数码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