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钛及钛合金的轧制简述

钛时代科技 2024-10-01 17:34:35
轧制工艺对组织性能影响

轧棒组织的形成过程取决于钛及钛合金热变形时组织变化的规律性。原始坯料的组织、变形率、变形均匀性和轧制的温度条件是影响轧件最终宏观组织的基本条件。

轧制温度规范选择得当并可能得到大的变形率时,就可以排除坯料原始组织的影响。遗憾的是,在实际条件下,大的变形率并非经常都能得到,而是随着变形率的减少,原始组织的影响作用增大。但是当变形率过大时,原始坯料组织粗大而不均匀,由于不均匀的变形,会使成品棒材具有不均匀的组织。轧制温度的下降,会使成品棒材获得更加不均匀的组织。

轧制棒、线、型材工艺流程图

轧制温度提高到高于α+β/β相变温度以上100~200℃,可促使棒材动态再结晶过程更加完全。这可得到组织较为均匀的棒材,但是组织却略微粗大一些。所以,在高于α+β/β相变温度以上100~200℃的温度下轧制,对于采用粗大不均匀组织的坯料使棒材获得均匀的宏观组织,具有良好的作用,这时,以采用坯料的快速加热方法为最好,因为这些方法可保证金属很少氧化,也不致使聚集再结晶过程发展过多。

轧制温度特点

合金在两相(α+β)状态或单相α状态温度下的轧制变形率较大,也可能形成不均匀组织。这时金属内部大量发热,会使材料在变形量最大的区域内转变为单相β状态,并导致组织不均匀发展,这种不均匀组织一般出现在棒材的中心区。

棒材的显微组织,实际上完全取决于轧制的温度条件和材料在变形后的冷却速度。当在单相β状态轧制时,材料的冷却速度影响非常大,由于材料在单相β状态的停留时间较长,通过相变温度范围缓慢,会使原始的β晶粒因聚集再结晶而长大,并形成更加粗大的片状α相。当冷却速度提高时,α相厚度则减少,甚至有可能形成典型的马氏体组织,特别是细棒易形成该组织。

当合金在单相β状态温度下进行多次轧制时,两相(α+β)合金棒材的组织会存在原始β晶粒的边界和片状的晶内结构。β晶粒的尺寸,取决于轧制温度和棒材在轧制后冷却时金属在单相β状态的停留时间。晶内结构与材料冷却速度有关,其变化与α合金晶内结构的变化相似;随着冷却速度的降低,会形成少量内部较粗大的α相,而α相则可形成片状物取向相同或接近的清晰区域。

当在合金的(α+β)状态温度下进行轧制时,棒材的组织会发生下列变化。当变形率小时,棒材组织可保持原始坯料中存在的原始β晶粒的界面。片状α相发生局部变形,但是无论在棒材的轧制还是冷却过程中,或者在随后的标准热处理中,α相都不会发生再结晶。变形率的增加会使β晶界和α相的原始取向逐渐消失,使其破碎和形成α相的球状析出物。当保持该组织变化规律时,两相α+β状态变形温度的提高,会减少α相的数量。

当轧制开始于单相β状态温度,结束于合金的两相α+β状态温度时,则会形成混合型组织,这种组织与每一温度范围内的变形率、棒材轧制温度和冷却速率有关。

所以,当必须制造力学性能和组织均匀性要求都较高的棒材时,工艺应包括以下两个阶段:

1、在合金的单相状态变形,以便获得均匀结晶的宏观组织。

2、在两相(α+β)状态变形,以便获得均匀球状的α相和β相组织。

1 阅读:2

钛时代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