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是一个偏安江南的朝廷?它最爱收复失地,胜过任何朝代

伩蕊历史加油站 2023-12-11 07:37:0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彭乙彬

编辑|t

引言

西晋灭亡之后,皇室成员逃窜南下,经历了八王之乱的司马睿来到江东,此地甚少受到中原战乱袭扰。随后307年司马睿来到建康,得到了世族的拥护,从而东晋政权建立。与此同时大量的北方世族,以及皇室宗亲纷纷南渡,史称“衣冠南渡。”

317年,东晋正式建立,开始采用大量的世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门阀政治。北方的威胁依然存在,自打在南方之后,以司马睿为首的王氏集团,一直都表现出了一个态度。那就是既来之则安之,他们没有北伐和收复失地的心愿。

(司马睿)

因此人们对于东晋的印象,普遍是偏安江南,毕竟有长江这道天然的地险,还能在南方发展足够的经济。尤其是晋元帝司马睿,他只想做一个偏安的皇帝,不仅没有北伐的准备,甚至还反对北伐。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东晋政权存在期间,依然出现了大量的北伐事迹。从这些可以看出,真实的东晋并非一个偏安江南的朝廷。

(东晋)

一、为何有人执意要北伐?

司马睿想要称帝,大臣周嵩上书劝说他,要整顿军容发扬武力,然后北上收复失地,等到时候再称皇帝。周嵩说的是忠言但是却逆耳,大臣熊远也要求北伐,如果不能北伐是朝廷的过失。可是司马睿不愿意,甚至是谁主张北伐,谁就被流放排斥。

为什么东晋大臣都想北伐呢?

(北伐)

有几个代表,首先以祖逖为代表的人,他是北方的大世族,在八王之乱后带着兵马南下。随后被任命为徐州刺史,可是祖逖心中认为,晋朝必须收复失地,如今北方战乱,百姓生活流离失所,应当这时候率兵北伐,一血国耻,最终祖逖是带着自己全族人员来请兵参加北伐。

而第二种类型,就是以割据地方的世族为代表的,他们选择北伐,无非是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或者利用北伐达到排除异己的目的。比如后面会提到的桓温、姚襄等人,就是这种例子。

(古代将军)

且当时南方的世族与北方的世族矛盾重重,司马睿起初依靠马南方大家站稳位置,后面又用北方世族打压对方。总之这一系列,都造就了东晋的多次北伐。

二、祖逖、庾亮、谢安、桓温等人相继北伐

说起祖逖也许你会觉得耳熟,说到成语“闻鸡起舞”,对他应当就不陌生了。祖逖请兵北伐,司马睿根本无心参加,可祖逖出身大家,又带着全族人来示意,于是司马睿没有反对。就将祖逖封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抠抠搜搜的只给了一千人的粮草。

(祖逖)

祖逖还需要自己去筹备铠甲和武器,但就算这样祖逖也没有退缩,直接横渡长江,更发誓必须要收复中原。随后祖逖在招募了两千人之后,决定先去拉拢人。当时长安那边西晋的晋愍帝被前赵所俘虏,祖逖根本无法救援。

有流民张平等人,在谯城聚集到了几千人,祖逖经过了一些困难,还是成功招抚对方。祖逖随后带兵保住了江淮地区,又拿下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区域,直冲河北而去。此时许多百姓也都盼望着,晋朝能够回来。

(祖逖)

当时前赵和后赵打得火热,祖逖在保住河南之后,就想拿下河北。可此时的东晋内部却起了幺蛾子,派系斗争之后,皇帝派出了戴渊前来牵制祖逖,导致祖逖前功尽弃。甚至前秦直接拿下了襄阳,还引发了淝水之战。祖逖担心北伐,又担心内乱爆发,忧愤致死。

祖逖死后,东晋果然爆发了内乱,而北方几乎便被后赵全部统一,再逼襄阳地区。桓宣镇守襄阳十多年,也是历经艰苦。此时庾亮成为了新任的征西将军,随后屯兵在武昌。

他决定收复中原之后,再次向朝廷请兵。

(古代战争)

朝廷又是百般推托,就在此时后赵开始进攻,在荆州和扬州等地,与晋军展开大战。

这一战导致东晋战损了五个将军,随后在石城前赵受阻,这才撤退。而这一切失败,和庾亮的计策也有极大的关系。庾亮心怀愧疚,也在第二年去世。

随着祖家、庾家的北伐规划失败,此时谢安掌握着朝廷大权。谢安让侄子谢玄当了兖州刺史,随后组建了一支强劲的“北府兵。”此时北方已经是前秦的天下,且逐渐统一了北方,国力空前强大。前秦夺下南阳之后,又准备再次攻打襄阳。

(前秦与东晋)

幸好北府兵的阻拦,才抵挡了这次攻击。可前秦实在太强大,占据了有利地形,随后苻坚更是亲自带兵三十万抵达寿阳。

这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前秦因偶然因素战败,随后东晋趁此收复了不少地方,连洛阳都拿下了

东晋好不容易打到了河北,结果这时候谢安居然病死了,这导致北伐的大计无人主事。随后司马道子认为北伐差不多够了,选择了停止北伐。最后导致东晋又在瑟缩中,失去了已经收复的土地。如果谢安不死,或许真的有机会北伐成功。

(谢安)

桓家的桓温,从小心志坚定,在好友庾翼死后,人们认为应当桓温完成庾翼北伐的愿望。随后桓温担任了荆州刺史,统领六州军事。桓温孤军深入后,很快不仅破灭了成汉政权,还将皇帝都俘虏了。

桓温的名声大振,导致朝廷认为他不能信任,对他十分猜忌。任用殷浩与桓温抗衡,导致双方矛盾加重。后赵大乱之时,桓温再度请兵北伐,朝廷派出褚裒北伐,结果失败。此时后赵将军冉闵大肆屠杀胡人,后赵又乱成一团。

(桓温)

东晋再次派出殷浩北伐,却是连年失利,桓温再度恢复大权。他这次决定进攻前秦,率领四万人出发打算直取武关,同时又让梁州刺史相助,很快成功占领了上洛,一路攻城略地下,让前秦境遇十分危险。

最终前秦与桓温在白鹿原交战,这一次晋军却失利导致上万人战死。桓温由于太过带兵深入,导补给跟不上,又无法抢占关中的粮食,随后桓温自能带着所有人班师回朝,还是被前秦压着打的地步。

(古代将军)

但是后续桓温没有死心,依然是进行了多次的北伐,不是打前赵就是打前燕,但是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北伐。因为桓温太过注重个人利益,甚至可以说他的目的根本不是国家的安全。

三、刘裕北伐,最成功的北伐

刘裕少年时好赌博,欠了一屁股债,却碰见了他的贵人王谧,王谧替他还清赌债,又让他跟着自己打拼。当时东晋多次北伐已经失败,刘裕决定也要出师北上。

(刘裕)

恰好南燕掳掠晋民,于是刘裕上奏后带兵北伐。面对南燕,刘裕直接翻过大岘山隘,达到了如今的山东地区。此时南燕的慕容超据守城中,双方陷入相持阶段,刘裕与他耗着,这时南燕不少人选择归附东晋,最后慕容超还是被俘虏了。

随后刘裕回到江南后,镇压了一干人等,消灭了当时割据在长江中上游的势力,完成了南方的一统局面。此时北方的后秦又在内乱,于是刘裕再次请兵北上,很快攻入了河南全境,紧接着达到了长安,消灭了后秦。

(古代战争)

刘裕这两次北伐,灭了三个政权,收复了山东、河南等地,可以说黄河以南的区域,权回到了东晋的怀抱。可以说刘裕是北伐中,最成功的那一个。可当刘裕拥有如此大的本事之后,他竟然起了造反的形式,随后东晋被灭,取而代之的是刘宋。

所以东晋不是一个真正的偏安一隅的朝廷,依然有许多人愿意为了他进行北伐的,这个数量也算是历朝历代之最了。

参考资料

施光明.东晋北伐三论[J].历史教学问题, 1992.

郑骁锋.东晋北伐:宿命的败局[J].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中旬, 2016.

0 阅读:52

伩蕊历史加油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