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爷退休后过上了惬意的退休生活,每天按照提前的计划过得十分充实,可这种好日子没过多久,胡大爷感觉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
经常睡不踏实,早晨起来头昏昏沉沉的,有时候还天旋地转的,一白天也没精神。
哪怕调整作息也不见好转,老友提醒胡大爷,总这样不是办法,是不是血压出了问题,去测个血压看看吧。胡大爷自年轻时身体就倍儿棒,觉得身体没什么问题,但还是到医院去做个检查。
医生给胡大爷测完血压,告诉他,舒张压147mmHg,收缩压93mmHg,确实偏高了,但情况不算严重。医生建议胡大爷回家后可以适当运动,并且有所忌口饮食,以清淡为主,盐也要少吃,先调整一段时间,看看怎么说。
医生又给胡大爷说了很多注意事项,就提醒他可以回家休息了。
胡大爷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站起身来往外走,才想起来医生没有开药,他又回头问医生:血压都偏高了,不需要吃药吗,万一要再上升怎么办?
对于胡大爷的担忧,医生解释道:胡大爷的血压不算太高,一开始没必要服药控制,前期还是通过生活干预进行降压为好。
大爷也不必忧虑,可以隔天就来测一回血压,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控制不好,再吃药也不迟。患有高血压后,不就应该吃药进行控制吗?是不少初患高血压的人的第一反应,面对疾病的不知所措和紧张,他们想尽快摆脱疾病的困扰。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血压一偏高,就忙不迭跑找医生开药。
医生也理解患者的心情,可药物治疗高血压并不是第一位的,很多降压药存在副作用,使用不当为给患者造成目标的身体损伤,对于轻度高血压,还是以改变生活习惯为降低血压的关键,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那么,怎样的血压,算是轻度高血压呢?
一、研究证实:初期高血压大多不需要吃药根据我国心血管健康报告显示,目前患高血压的人群高达2.45亿,这是个庞大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年轻人的占比逐渐增加。
很多人意识到高血压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也逐渐重视起自己的血压。
但很多人对高血压这一疾病并不了解,在血压偏高的第一时间,心生惶恐,忧虑对身体有影响,开始服用降压药,这是不理智的。
因为,正常血压值和需要服用降压药的血压值并不相同。
目前高血压的判定标准是舒张压超过140mmHg或(以及)收缩压超过90mmHg,就是血压偏高的范畴。根据血压的情况,又分为三级,舒张压不超过159mmHg或收缩压不超过99mmHg为一级高血压,此时机体一般未出现器质性病变;当舒张压在160-175mmHg,收缩压在100-109mmHg时,属于二级高血压,心脏出现部分器质性病变。如果血压超过180/110mmHg,则为三级高血压,多个脏器出现衰竭,患者的生命也受到了威胁。
当血压处于轻度升高(即一级高血压)阶段,患者不存在异常状况时,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血压就有回归正常的可能,没有必要进行药物调节,但前提是能积极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
医学最新研究,对这一临床经验提供了新的论据。
2024年7月香港中文大学发表在《柳叶刀》上一项研究也间接证实了这点:参加该项实验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不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血压有所缓解。
这项实验以2000多名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年龄段,患有高血压的成年人为研究对象。
这些受试者被分为两组数据,试验对象不服用任何降压药,通过非药物手段干预,排除其他病因干扰,持续六年观测后,陆续有42%的人,血压回归正常值。
研究人员在实验随访过程中还发现,血压逐渐下降并恢复正常,与受试者主动减轻体重、戒烟戒酒等有益的生活方式关系密切。
这项研究,对传统高血压持续用药治疗,提出了质疑,为后续高血压的个性化管理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当然,后续降压操作如何进行,还需要研究者不懈的努力以及临床实验证明,这条路还很长。高血压患者,不要在看到资讯的第一时间,就放下手边的降压药。
正在服用降压药的患者还是不能停的,另外,关于降压药的使用,还存在不少误区。
二、了解降压药的这些误区,更有助于守护血压稳定临床上降压药的品种很多,有些人总担心长期血压超过正常值,对身体造成损伤,总是想尽快让血压立刻降下去,这种追求快速降压的观点是错误的。
对老年人而言,如果血压在短时间内降得过快,可能会引起脑、心脏供血不足,出现危急状况。所以降压要求稳,不能求快,服药后2~4周内,恢复正常即可。
如果服药超过一个月,血压依旧偏高,则要考虑调整治疗方案。
价格高的降压药,效果比便宜的好,这种理念是不对的。不同价格的降压药,最大的区别是厂家和制作工艺、剂型不同。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各不相同,要用到不同药理作用的药物,这不是价格能决定的。
每种降压药都有其优缺点,也份不同的剂型,医生会根据患者自身的血压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才能平稳降压。药物的疗效,没有贵与便宜之分。
为防止产生耐药性,降压药需定期更换,这也是毫无科学依据的。
某类降压药使患者降压效果好,又无显著副作用,就是最合适的。
只有在降压效果差,或产生严重不良反应时,才考虑换药。但临床应用时,当患者长期服用某种降压药,降压效果变差后,更多的时考虑联合其他类型药协同降压。
在血压稳定后,降压药应减量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
医生开具的降压药用量,在能保证血压稳定后,患者最好不要自行更改降压药的用量,或是停用。
这样不利于血压的控制,甚至会造成血压反弹,不利于病情的恢复,甚至是加重病情。
以上就是关于降压药的常见误区,当然高血压服用降压药只是治疗的一个方面,对于患者而言,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进行干预调节血压也同样重要。
三、如何对血压进行自我管理?高血压长期偏高对心脏、大脑、等肾脏器官伤害都非常大,增加动脉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对个人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
本着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很多血压偏高的人会执着于在一开始就吃药,用药控制只是维持血压稳定的一种手段,日常生活干预控制血压,更是重中之重。
要控制好血压,先从一日三餐要科学搭配。
从热量摄入方面考虑,高血压人群宜选择脂肪含量低的食物,特别是动物内脏、肥肉、奶油等最好不要碰,要补充蛋白质,可以选择瘦肉、奶类、家禽、豆类等。
同时,其他方面的营养也要保障,所以饮食蔬菜、水果、谷物等多样混合搭配,给机体代谢提供充足的原动力。
限制钠盐的用量,是每个高血压患者必做工作。健康人群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克,而高血压群体,更要严格遵守。
另外,为了减少对血管的刺激,糖、辛辣刺激性调味料最好也少用,烹饪首选蒸、煮等比较清淡的方式。必要时,换用钾盐或多吃富含钾的蔬菜水果。
美国密苏里大学医学院最新研究证实,有超过三分之二的高血压源于体重超标。
肥胖会影响激素正常分泌代谢,刺激循环系统,导致血压升高。
日常干预血压,控制体重也是一部分重要环节。除了减少热量摄入,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运动锻炼。
运动锻炼对高血压的影响,不只体现在降低血压方面。
我国高血压管理规范中建议,每周三次持续半小时以上的中强度运动,能不同程度降低舒张压和舒张压。
当然,适合高血压患者的运动,以游泳、慢跑等不太剧烈的方式即可,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头晕、严重呼吸困难、浑身无力等不舒服的症状,要立即停止运动。
张伯礼院士在此前的关于高血压的公开课中提到,烟草和酒精是血压控制的不利因素,所以别再把抽烟、喝酒作为发泄情绪、缓解压力的借口。
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刺激血管收缩,损伤血管内壁,加速高血压发展的进程。
酒精在进入人体后,虽能短暂扩张血管,但随后刺激激素分泌,导致血管急剧收缩,引起血压反弹。因此,想维持自身血压平稳,一定要戒烟戒酒。
高质量的睡眠,是维持血压平稳的免费良方。多种原因导致夜间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夜间血压偏高,醒来会疲惫不堪,还会影响白天的精力和心情,造成血压波动的恶性循环。
有相关研究显示,如果长期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患高血压的风险会提高一倍。
要维持血压的平稳,每天要保持7~8小时的睡眠时间。
血压的变化与情绪关系密切,特别是负面情绪,容易刺激血压升高。
而患高血压后,内心饱受煎熬,如此血压和情绪相互影响,陷入怪圈。因此要解决高血压问题,舒缓心情是必不可少的,与他人倾诉、去户外运动放松身心、培养兴趣爱好或寻求专业人士疏导,改善不良情绪,有助于改善血压的波动。
很多高血压患者的后遗症,是无声无息发生的。因此诊断并有所防备,日常自我检测血压,显得很重要。患者在情绪稳定、平静的状态下,进行血压的测量,以此评估血压状况,有助于血压的管理和医生的后续治疗。
高血压患者在初次诊断后,如果血压不处于高血压初期阶段,且没有其他相关心血管疾病,可以考虑只通过生活干预而不服用降压药降压,这是经过研究证实的。
关于降压药的用法用量,一定要遵医嘱,远离文中提到的误区,才能更有助于血压的控制。另外,改变生活习惯维持血压稳定,也是降压的重要途径,维持健康生活方式,老年人才能过个舒心的晚年。
参考文献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发布!分级、分期、分型进行高血压防治》医师报2024.8.11
2.《高血压不一定要吃药,42% 可逆转!看看最新研究怎么说》丁香园心血管时间2024.7.19
3.《高血压已经盯上年轻人!这样运动能降血压→》科普中国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