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艺术传承至今已经二百多年历史了,二百多年时间京剧界出现了许多的名家和名角儿。在过去京剧艺人的生存模式就是四处跑码头唱戏,并且被称之为“下九流”、“戏子”,这是一种十分戏谑的称呼。
后来建国后成立了剧院团制度,而京剧演员也成为了体制内的文艺工作者,这一时期国内京剧院团中北京京剧团是一流的。当时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李多奎、马富禄等名家阵容也算是天花板级别了。
后来“文革”中各大京剧院的主演都受到了冲击,像李少春、厉慧良、叶少兰、丁至云、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周信芳、童芷苓、盖叫天等等,这些艺人都是一个剧院团的头牌主演,后来结果都受到冲击离开了京剧舞台。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北京京剧团“文革”中的顶尖青年演员是谁?
有人说是谭元寿先生,其在样板戏《沙家浜》中饰演“郭建光”,也有人说是从昆剧团调来的洪雪飞。
其实这二位都算不上。
其实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后一直到文革中北京京剧团的青年才俊就是马长礼先生。马先生曾经有“谭徒,马儿,私淑杨”的美誉,马连良和谭富英两位大师对其都是十分看重。
在革命现代戏之中马长礼先生也是主演,最初的《杜鹃山》中“温其久子”的扮演者就是马先生,后来在《沙家浜》中“刁德一”的扮演者也是马先生。
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马长礼先生是这一代佼佼者。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爱传统的少年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马武功不知道怎么样,谭是文物老生!
扯这个,有意思吗?
谭元寿先生是武生出身,嗓子没有老生味儿。马长礼先生音色不错,但是里子出身,这上岁数戏迷都知道。身上零碎儿太多,马派不够潇洒,谭派不够酣畅,杨(宝森)派凝重苍劲。只有里子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