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最窝囊诸侯

不见山 2024-10-06 17:11:35

汉末最窝囊诸侯:韩馥的悲剧人生

在这个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有这样一位诸侯,他手握重兵,却拱手让出富饶的冀州;他出身名门,却最终在厕所里用刻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就是汉末最窝囊的诸侯——韩馥。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韩馥的世界,探寻他那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

一、出身名门,仕途顺畅

豪族之后:

韩馥,字文节,颍川郡人。在那个“汝颍多奇士”的时代,韩馥出身于颍川豪族,自幼便享受着优渥的生活和教育。他的家族与汝南袁氏(袁绍家族)有着深厚的交情,这也为他日后的仕途铺平了道路。

仕途坦荡:

在袁氏的举荐下,韩馥的仕途一帆风顺。他担任过东汉的御史中丞,后来更是被董卓举荐为冀州牧,成为了一方诸侯。在董卓擅行废立、暴行频出的时代,韩馥依然能够稳坐冀州牧之位,可见其家族背景和仕途之顺畅。

二、性格缺陷,犹疑不定

性情怯懦:

尽管韩馥出身名门,仕途顺畅,但他的性格却有些问题。《后汉书》中记载他“素性恇怯”,意思是说他性格素来有些惊慌、胆怯。这种性格缺陷在他日后的政治斗争中暴露无遗。

犹疑无主:

在面对董卓的暴行时,韩馥召集部属商议对策,竟问出“如今应当助袁氏呢,还是助董氏呢?”这样的糊涂话。治中从事刘子惠的严肃反驳让他脸有愧色,也暴露了他犹疑不定、没有主见的性格。

三、袁绍夺冀,拱手相让

袁绍逃难:

189年董卓入京后,袁绍因反对董卓的废立之举而连夜逃往冀州。在伍琼等人的劝说下,董卓举荐袁绍为渤海太守,渤海正好在冀州牧韩馥治下。这为日后袁绍夺取冀州埋下了伏笔。

联军内讧:

关东联军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各怀鬼胎,都不愿意出兵进攻董卓。一段时间后各自散去,并开始内讧。兖州刺史刘岱杀了东郡太守桥瑁,举荐自己的心腹为王肱;河内太守王匡也在曹操和胡母班家属的联合下被杀。此时,袁绍看到了夺取冀州的机会。

荀谌游说:

袁绍派出高干、荀谌等人赴邺县游说韩馥。荀谌是荀彧的弟弟,和韩馥是同乡、好友。他摆明了韩馥面临的局面:北有公孙瓒,东有袁绍,连战失利。然后问韩馥三个问题:号召力、智勇、家世与袁绍相比如何?韩馥一一回答“不如也”。荀谌趁机劝其投降袁绍以保全身家性命和名位。韩馥素来性情怯懦,于是同意出让冀州。

四、让位之后,悲剧收场

部属劝阻:

韩馥的属下耿武、沮授等人劝阻他说:“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袁绍以一个外来人和正处穷困的军队,仰我鼻息,好比婴儿在大人的股掌上面,不给他喂奶,立刻可以将其饿死。为什么要把冀州送给他呢?”但韩馥却坚持让位。

袁绍接管:

袁绍接管冀州后,封韩馥为奋武将军,但既没有兵也没有官属。袁绍又任命河内人朱汉为都官从事。朱汉原先曾被韩馥轻慢,这时又想迎合袁绍的心意,便擅自发兵包围韩的住宅并捉到韩馥的大儿子将其两只脚打断。袁绍假惺惺地立即逮捕朱汉并将其处死以安抚韩馥。

厕所自杀:

韩馥仍然忧虑惊恐请求袁绍让他离去。袁绍同意后韩馥去投奔陈留郡太守张邈。后来袁绍派使者去见张邈商议

0 阅读:11

不见山

简介:欢迎大家给我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