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退伍军人遭人误指认,坐牢14年含冤离世,最终促成司法改革

古熙多少今事 2024-06-24 10:48:44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章之前,感谢您点个“关注”,既能有很好的体验,还能有不一样的参与感,谢谢您的关注!

前言

冤案,自人类进入社会以来,从未绝迹。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总会有无辜的人遭受不公。在今天,美国的司法制度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完善的之一,但它的完善过程也是伴随着一桩桩冤案、一滴滴血泪积累而来的。

下面这个发生在上世纪美国的冤狱故事,虽然不是重大恶性犯罪,但在美国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并导致了部分司法条文的修改。令人唏嘘的是,蒙冤的年轻人因绝望而死于狱中,未能看到正义到来的那一天。

悲剧的开端

科尔在得克萨斯州中部的一个小镇里长大,是家中七个孩子中的长子。早年丧父,母亲露比靠在一家餐厅工作,含辛茹苦地养活家人。科尔从小就很懂事,作为长子,他知道母亲一个人很辛苦,所以尽量多帮忙分担家,并在母亲工作期间肩负起了父亲的责任。

他每天早上第一个起床,给弟弟妹妹们准备早餐,然后送他们上学,自己再赶去上课。晚上,他会帮忙做晚饭,督促弟弟妹妹们做作业,然后哄他们上床睡觉。虽然他年纪不大,但已经学会了如何像个成年人一样照顾家庭。

成年后的科尔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报名从军并服役两年。在服役期间,他一直利用薪金帮助弟弟妹妹完成学业。退役后,科尔得到了一笔退伍金,家庭经济状况才开始好转,他也得以重新回到德州理工大学继续学业。然而,入学不久,科尔的幸福生活就因米歇尔的错误指认戛然而止。十四年的狱中生活,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1985年,德州理工大学校园内及附近接连发生了几起强奸案,受害者都是女性,案件手法相似。警方一直无法抓住罪犯,直到有一天,大二学生米歇尔在校园附近停车时被一名持刀男子劫持并强奸。罪犯离开时抢走了她的金戒指和手表,但在车里留下了几支香烟。

米歇尔报案后,警方让她描述了袭击者的相貌:一个青年黑人男子,中等身材,脸颊消瘦,短发,眼睛凸出。这些描述与其他受害者的证词基本一致,警方开始怀疑这些案件是同一人所为。

警方根据描述绘制了罪犯的合成图,并加强了监控。一名女警假扮学生试图引出罪犯,并在一次行动中遇到了一名黑人青年。她认为此人可能是罪犯,便跟随他进了披萨饼店。经过一番观察,女警确定此人完全符合罪犯的合成图。警方随后展开调查,发现此人是24岁的德州理工大学学生、退伍军人蒂莫西·科尔。

科尔的生活在这一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从未想到自己会被卷入这样一场噩梦。那天,他正准备去图书馆学习,突然被几名警察围住,他们没有给他任何解释,只是将他带上警车。在警局,他被告知自己是几起强奸案的嫌疑人。这对他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科尔被逮捕后,警方让米歇尔辨认嫌疑人照片。米歇尔几秒钟后指认科尔为罪犯,尽管她在指认时表现出一些犹豫。警方在科尔家中发现了一个女人的金戒指、一把小刀和一件黄色衬衫,这些物品尽管有合理解释,但警方仍认定科尔有罪。

尽管证据中存在许多疑点,科尔还是在1986年9月被正式起诉严重性侵罪。

挣扎和绝望

审判前一天,检察官提出让科尔认罪,以换取5年缓刑的协议。科尔坚决拒绝了这项协议,坚持自己的清白,选择了上庭辩护。

庭审中,米歇尔坚定地指认科尔为罪犯,尽管辩护律师找到了四名证人作证,证明案发当晚科尔一直在家准备考试。然而,陪审团最终选择相信米歇尔的证词。

法庭上的这一幕幕,对科尔来说就像一场噩梦。他不敢相信自己会被判有罪,他不停地告诉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真相会大白。但现实却一次次打击着他的信心。米歇尔坚定的指认,检方强有力的指控,都让他感到无比绝望。

在庭审过程中,科尔的母亲露比一直坐在旁听席上,她的眼中满是泪水。每次庭审结束后,她都会紧紧握住科尔的手,告诉他要坚强,相信正义终会到来。然而,判决结果却让他们彻底失望了。科尔被判有罪,判处25年有期徒刑。这一刻,露比几乎晕倒在法庭上,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入狱初期,科尔坚信自己能被还以清白。他在任何场合都坚称自己是无辜的,并不断为自己伸冤。然而,他的申诉都石沉大海,无人回应。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尔变得越来越沉默和悲观,精神状态迅速下滑。

监狱的生活对科尔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他不仅要忍受身体上的折磨,还要承受精神上的打击。狱友们的欺凌,狱警的虐待,都让他无法忍受。他不断告诉自己要坚强,要挺住,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信心一点点被磨灭。

七年后的1993年,科尔的假释申请被拒绝。在狱中,科尔不仅受到虐待,精神状态也日渐恶化。他给家人的信中充满了绝望和愤世嫉俗。信中常常写道:“我完了”,“我再也没有梦想了。”

科尔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他开始出现幻觉和妄想症状。他常常会在半夜突然惊醒,尖叫着说有人要杀他。他的这种状况引起了狱友们的恐慌,他们开始疏远他,甚至有人开始嘲笑他。科尔感到无比孤独和绝望。

1998年,科尔被确诊患上了精神疾病。监狱方面虽然为他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治疗,但这些治疗对他的病情几乎没有什么帮助。科尔的状况越来越糟糕,最终,他因精神错乱导致的哮喘发作,在监狱医务室因呼吸衰竭去世,年仅39岁。入狱时他才24岁,在监狱中度过了14年,他的一生就此结束。

真相揭晓

科尔去世后,露比收到了一个名叫杰里·韦恩·约翰逊的人的信。约翰逊承认自己是真正的罪犯,并愿意通过书面供词和DNA检测洗脱科尔的罪名。约翰逊表示,他六年前就请求得到律师帮助他招供,但始终未能如愿。最终,他直接写信给科尔的家人,揭示了真相。

露比和家人接到信后,开始展开为科尔平反的奔走。在露比和家人的努力下,2008年,德州法院重审了科尔的案件。通过对当年保存下来的证物进行DNA鉴定,终于认定当时实施犯罪的人是约翰逊。

2009年,德州州长佩里授予科尔德州历史上的第一次死后赦免。佩里在赦免仪式上引用了圣经第22章的第一节:“美好的名声胜过大富大贵,受到尊重的价值胜过一切财富。”尽管科尔未能亲眼见到这一天,但他的冤屈终于得以昭雪。

案件昭雪后,米歇尔得知科尔的无辜后,感到深深的内疚和不安。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指认毁了一个无辜人的一生。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彻底打乱了米歇尔的生活节奏。她无法原谅自己,夜夜难眠,被内疚折磨。

米歇尔决定拜访科尔的母亲露比,表达自己的歉意。她和丈夫吉姆一起找到了露比的住址,并打电话说明来意。露比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当他们的车来到露比家的门口时,露比站在门廊前迎接他们。露比笔直站立,花白的短发在风中微微凌乱。米歇尔怯生生地走近,目光低垂,不敢直视老人。

当米歇尔到达台阶的顶端时,露比伸出手轻轻抬起米歇尔的下巴,让她直视自己的眼睛。随后,露比张开双臂,米歇尔哭着扑进了老人的怀里。丈夫吉姆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她们拥抱了几分钟,露比轻声安慰米歇尔:“你必须克服这个阴影,你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就像我儿子一样,你也是受害者。”

露比说:“如果你想告诉他些什么,科尔的墓地离这里只有几个街区。” 随后她们开车去了墓地。一路上,露比一直握着米歇尔的手。科尔的墓碑简朴,上面只写明他服过兵役的经历,没有提及其他内容。露比陪着米歇尔站了一会儿,然后走到一旁,给了米歇尔一个私人空间。米歇尔低头看着坟墓,静静地抽泣,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米歇尔离开时,露比将见面时米歇尔称赞的耳环送给了她留作纪念。露比的宽容和理解让米歇尔深感温暖,也让她开始逐渐从内疚和自责中走出来。

科尔的弟弟塞申在一次采访中说道:“如果只说正义迟到,那就太轻描淡写了。真正的问题是:还有多少蒂莫西·科尔在监狱中?” 这句话不仅是对过去的反思,更是对未来的警醒。冤案的存在提醒我们,司法公正需要持续不断地改进和监督,以防止无辜者遭受不公。

对此,屏幕前的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呢?请把你的想法打在下方留言区吧,我们下期再见。

参考资料:

上世纪一起冤案导致的美国司法改革,受害亲历者证言的可靠程度-今日头条 (toutiao.com)

0 阅读:0

古熙多少今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