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光片羽:对一块汉代蒲纹玉璧残片的解读

御风而行 2024-06-11 09:17:54

头条上牛人多。无论文人论股,还是讨论收藏,稍有错误,都逃不过大家的眼睛。感谢大家的指正。但混头条的,心胸要宽广,尤其千万不能有统一天下度量衡的雄心壮志。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网络上的观点,你根本统一不了,更何况你的观点还真的未必对。正确的态度是:君子不党,各美其美,求同存异,美美与共。所以,文人希望大家交流时,心胸都宽广一些,不合心意时,也万不可恼羞成怒。当然,我也一直以此自勉。与文人交流,只要你不污言秽语、胡说八道,文人都能宽容。

炒股的学问很深,没有十几年经验尤其是教训打底,是培养不出一个成熟股民的。收藏的门道更深,就算是搞了一辈子收藏的老鸟,有时也都还免不得打眼、交学费。所以,大凡真正的收藏家,都有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尤其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门类,始终都会有一种隔行如隔山式的敬畏。

万丈高楼平地起。真要收藏,一定要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先从自己最熟悉、最容易上手的门类开始。而且,要一边不断地从书本与行家那里学习,一边在实战中历练。实战中,能够先弄清什么是真货,就是一大进步。然后再求精、求善、求值。比如,玩瓷器收藏的,不少人都是先从研究瓷片逐渐入门、然后登堂入室的。而且,有人就仅仅因为收集瓷片,最后还玩成了大家。所以,目前已经不少人,开始专门收集各类古瓷残器与瓷片。

其实,这毫不不奇怪。瓷片,不仅是古瓷的标本,包含有古代瓷器最全面的知识与信息,是瓷器收藏最好的入门教材,而且,有的古代名窑瓷片,目前已经一片难求,自己就变得非常珍贵,本身就有收藏价值了。当下,古瓷中珍贵的残器包括一些珍稀的瓷片,在拍卖中拍出几十万乃至几百万的,也不鲜见。

其实,又何止是一个瓷片呢?举一反三,各类重器的残片,也都值得专门收藏。比如,古代青铜器,整器收藏不易,且容易涉嫌违法。但市场上现在偶尔能遇到一些青铜器的吉光片羽,却不为收藏者所重视。其实,要是有人专门去收集各种高古青铜器的残片,积少成多,集腋成裘,也一定很有前途。再如,高古玉,目前由于国外高古玉拍卖的推波助澜,市场上的珍品已经价格日隆。但是,许多高古玉的残片,流落在市场上却很少有人问津。其实,这些高古玉的残片,难道不正是我们摸索高古玉收藏经验的最好“瓷片”吗?而且,有的高古玉残片,本身也包含了相当多的历史文化信息,已经具有相当的收藏价值。

言归正传,下面,展示的就是文人在市场上顺手捡来的一块汉代蒲纹玉璧残片。这块玉璧残片尺寸较大:极长20厘米,极宽12厘米,弧长24厘米,比我的巴掌还大。大家可以将残片与照片下的书籍对比,以寻找尺度感。喜欢的,请多看两遍, 先好好地欣赏一下该残片各个角度的细节照片,后面,我们再一起研究这块残片背后透露出来的信息。

下面,我们一起探讨这块玉璧残片背后透露出来的信息:

第一,毫无疑问,这是一块开门的汉代蒲纹玉璧残片。说它开门,是因为这样几点:玉质青白,符合汉代玉璧用料的一般特点 ;蒲纹制作工艺一如汉代式样,是典型的汉代玉璧工艺;沟槽底部与蒲纹表面,解玉砂打磨痕迹非常到位,整体泛玻璃光,呈现出典型的汉代玉器加工的时代特征;裂纹中填满玉浆,乃典型的高古玉破裂后自愈的特征;土沁、芝麻点、饭渗等沁色特征明显。这些,都几乎难以仿冒,说明它是一件非常开门的汉代蒲纹玉璧残片。进一步地看,残片周边断裂的痕迹非常老旧,玉质已经老熟,明显还经历过长期盘玩。显然,这不是新近出土的残片,而是早年出土后的一件传世品。

其二,玉璧的用材,大概率就是传说中的水苍玉。玉璧,上古作为礼器,然后作为佩玉,到战汉,又被大量用作葬玉。《周礼》曰:“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可见,从礼器时代开始,制作玉璧的规定材料就是苍色之玉。苍者,青色也,也就是制作玉璧的规定材料就青玉。那怕到了更后,玉璧已经基本不再用着祭天的礼器,作为佩玉,古人在材质上依然沿用以青玉为主制作。《礼记·玉藻》曰 ,“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綬;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綬。” 郑玄 注:“玉有山玄、水苍者,视之文色所似也。” 孔颖达 疏:“玉色似山之玄而杂有文,似水之苍而杂有文”。所谓的水苍玉,其实也就是杂有其它色彩与纹理的青玉。直到唐代,朝廷都还有关于官员佩戴水苍玉的相关规定。该玉璧残片,明显以青色为主,夹带有黄白的纹理,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水苍玉。所谓水苍玉,大概率就是指青玉, 而不是一个玉材产地概念。看玉质,应该也是和田玉。但这个,还要讨论。

第三,从残片尺度看,原来完璧时,玉璧的尺寸应该非常硕大。什么样的人,能用玉璧,用多大尺度的玉璧,在古代是有规定的。海昏侯刘贺墓,一共出土了71件玉璧,其尺寸最大者,为28.3厘米。其它的王侯级汉墓中,也出土过尺寸相近甚至更大的玉璧。目前最大者,出自南越王赵眛墓,直径达33.4厘米。而这件玉璧残片的尺寸已经不小,而且,还根本还没有见到中间的璧孔,完璧的尺寸一定小不了。《尔雅·释器》曰:"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古人把玉璧的穿孔称作"好",将边缘器体称作"肉",规定玉璧的边径为孔径的两倍。该残片目前的极宽在12厘米,且根本没有看到有穿孔的任何残余痕迹。这就是说,该玉璧完整时,左右上下的边径至少不低于12厘米,穿孔的直径不小于6厘米。如此,简单地计算就知道,完璧时,该璧直径至少不会小于30厘米,实际可能还更大。这样尺度的玉璧,显然是相当硕大了,也绝对不是一般人所能够使用的。

第四,这样尺度的汉代玉璧, 基本上都是葬玉。尺度过大的玉璧,显然不适宜佩戴。汉代厚葬风气盛行,高等级的汉墓,基本都要随葬玉璧。尤其王侯级汉墓,只要没有被盗的,考古发掘时都会出土各类玉璧。其中高等级的大玉璧,大多堆放在墓主人的身上身下。典型如刘贺墓,出土了71件玉璧 ,其中,刘贺面部、胸部等位置,都分别置放有高等级、大尺寸的玉璧。以该件玉璧的尺度论,大概率跑不掉也是葬玉。

好了,就说到这里吧。留心处处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文人今天文兴大发,拉拉扯扯说了这么多。但这个,说破天了,也只是一块汉代玉璧的残片,还是墓里出来的。值得这么研究吗?

无所谓。先扔那里,收藏起来吧。文人收藏,也就是玩,人弃我取,敝帚自珍,高兴就好。等哪天有空了,文人找一上好的红木,把这块残璧镶嵌起来制作成一个挂件,应该也还是拉风的。还有藏友给我提议:干脆找个银匠,买两斤碎银子,补上玉璧缺失的四分之三部分,把它修复为“完璧”,然后再镶嵌进红木里,制作为摆件,岂不是更好?嗯嗯,想法确实不错。但不是有些奢侈了?

0 阅读:0

御风而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