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房价坚守不降,老百姓坚持不买,这样持续下去结果会怎么样呢

王闲知 2024-08-17 15:52:43

步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门槛,现代都市的脉络被钢筋森林紧密编织。

而房价却如同隐形的桎梏,悄然牵动着每一位追梦者的心弦与步伐。

尤其是那些灯火阑珊的核心地带,房价单价已冲破云霄,直指甚至超越了两万大关的新高度。

提及具体案例,去年那场轰动全城的地王争霸赛仍历历在目。

一块镶嵌于城市心脏地带的珍稀地块,在历经数百轮的激烈角逐后,以令人咋舌的价格尘埃落定,其楼面单价竟已超越了周边现成房价,预示着未来房价的又一轮飙升浪潮。

这一幕,正是土地资源珍贵性最生动的诠释。

若说土地稀缺是房价飙升的基石,那么投资与投机热潮便是那推波助澜的巨浪。

在“买房即增值”的普遍共识下,海量资金如潮水般涌入房地产市场,不断将房价推向新的高峰。

投机者们更是利用金融杠杆的魔力,以低利率、低首付为杠杆,大肆囤积房产以待时机,这一行为无疑加剧了市场的供需失衡状态。

数据为证,近五年来,我国部分城市的二手房交易中,投资性购房的比例已高达三成,部分热门区域更是突破五成大关。

这股非居住性需求的洪流,不仅抬高了房价的天花板,也让真正有居住需求的购房者望房兴叹。

高房价的阴影下,每个人的生活轨迹都悄然发生了改变。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购房已从昔日的梦想变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甚至成为了压垮生活重担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房地产坚守不降价,而购房者坚持就是不买,最终结果会怎么样?

一、房价为什么一直不降价?

楼市崩盘不好吗?房价降到三四千每平不行?2024年开年以来,政府就出台了一系列“手段”。

包括放开限购、降低首付比例、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取消商贷利率下限等,要保房地产市场稳定,以免出现房价大幅下跌的情况。

为啥在房价还没跌透时,政府却选择出手相救呢?

因为房价如果跌透,我们的经济就会出现大问题。

直观的感受就是很多企业不是倒闭就是裁员,导致灵活就业人数大幅攀升。

总结一句话就是房地产业日子不好过,那大家日子都不会好过,如果此时对房价大跌再听之任之,那后果将会非常严重。

其实日本早已经上演过这样的悲剧,90年代初,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破裂。

日本房价在短短两年之内直接腰斩,日本大量财富被美国资本收割,而日本却陷入到了经济停滞、企业倒闭、老百姓收入下滑、国内市场消费不振的窘境当中。

二十来年间,日本经济非但没有发展,竟然还出现了倒退,这是日本著名的失去的30年。

其实哪止30年呢?就是现在日本经济还没有支棱起来。

从那时候起,日本的经济就陷入了一个爬不出来的怪圈,老百姓收入下滑,就是不敢花钱,不敢花钱,日本企业就不敢涨价,因为一涨价就会遭到日本人民的唾弃。

2016年,日本有一款雪糕想涨价,10日元啊,折合六毛钱人民币。都得社长亲自出马,带头鞠躬,才能让消费者原谅他们的涨价行为。企业不敢涨价,那利润就低。

为了维持企业运行,老板就只能是给员工降工资,老百姓就更没钱了,更没钱就更不敢消费。

到这里那就是完美闭环呢。于是日本经济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原地踏步。

有人说原地踏步也不是不能忍受,但别忘了日本可是一个资源极其匮乏的国家,啥啥原材料都要靠进口。

日本收入不涨,但其他国家收入再涨,这就意味着日本从其他国家进口商品的时候价格就变贵了,日本人的生活水平实际上就是在变相降低了。

所以说,土地财政依赖、金融杠杆效应及投资热情的持续高涨,是国内房价居高不下且难以显著下降的核心驱动力。

这三者之间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自我强化的循环机制,使得房价的变动趋于顽固。

除非能从根本上对这些驱动因素进行重塑或调整,否则房价大幅回落的预期将难以实现。

简言之,破解这一复杂局面的关键在于深层次地改革,这是支撑房价高企的根本要素。

二、现在的人为什么都不爱买房?

想要知道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不买房,首先要弄清楚几点:为什么要贷款买房子?是为了昏婚礼还是为了孩子?选择买房是有钱了想改善居住条件,还是其他原因。

搞懂供需关系才能知道问题的本质。

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繁荣,已使部分人成为房市赢家,而另一些人则被高昂的房价拒之门外。

当价格开始松动,是否意味着购房良机?

以股市为鉴,茅台股价的起伏,揭示了价格与购买力的微妙关系。

在价格攀升时,市场情绪高涨,人们担忧错失良机,而在价格回调之际,观望情绪浓厚,购房决策更加审慎。

有的人总是说刚需,其实大部分你以为的刚需根本不是刚需。

结婚非常需要一套房吗?其实不是,当你卡里有200万的时候,你说打算等房价跌一跌再买,我相信没有几个丈母娘会反对。

为什么一定要不断鼓吹年轻人要买房呢?因为“资本家”想给年轻人套上枷锁,让年轻人被禁锢住。

有人会和你说:“年轻人,吃苦奋斗才能改变人生。”只要你能吃苦,那你就有吃不完的苦!

还有人会说,那你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呢?可是我都穷成这样了,不去犯罪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了。

因为我们就被教育要为他人着想,要为大局着想,要懂得维护集体利益,可企业怎么不为大局考虑下,取消加班多加点工资呢?多创造点就业岗位为国分忧呢?

资本家们怎么就不能着想着想自己少赚点?

没有人是愚蠢的,大家都愿意等一个周期,以前没赶上房价上涨热潮的,至少也该聪明一点,避开这一次房价下跌寒潮。

避开房价下跌的“寒潮”,等待市场回归理性,住房回归居住本质,是年轻一代购房观的转变。

三、这样的局面要持续多久?

这里可以继续以日本这个国家为例子:

1985年到2018年,日本女性的就业率就从20%突飞猛进到60%。

这就意味着日本家庭光靠男人养家糊口不行了,日本女人也必须出去工作了,才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准。

这套剧本美国人再熟悉不过了,那么既然用在日本身上效果那么好。

为啥就不能费用在中国身上呢?

提及所谓的“失去的30年”,似乎在暗示中国将重蹈覆辙,经历一段经济停滞的时期,如同某些国家的前车之鉴。

2022年3月,美国启动加息周期,表面上是为了抑制国内通胀,实则暗藏着更深远的战略考量,尤其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的这一举动,对中国的房地产企业构成了直接挑战。

因为在此之前,许多中国房企在低利率环境下大量借入美元债务。

随着美国进入加息周期,这些债务的偿还成本骤升,对于依赖外部融资的房企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资金链的紧张,引发了连锁反应,一些房企陷入了困。

甚至出现了违约现象,这正是美国期望看到的,试图借此触发中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然而,中国对此早已在预料之中。2021年9月,中国实施了楼市调控的“三条红线”政策。

旨在提前释放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有效管控金融风险,避免了房价的剧烈波动。

这一系列措施,展现了中国政府的前瞻性和应对复杂经济挑战的能力。成功避免了短期内房价的断崖式下跌,为市场提供了缓冲,也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平稳过渡奠定了基础。

我们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整策略就是要把房价下跌的周期拉长,让市场消化泡沫的时间延长。

总结一句话就是用时间换空间,因此呢,适当的时机我们就得采取措施,适当拖一拖楼市,延缓下跌趋势,这才是最符合我国利益。

什么时候产业升级带来的财富增量足以补上房产市场的空缺?

而这一天并不会太远。

因为汽车产业带动的销售额目前已经达到了7.44万亿,占到2023年房地产相关行业的销售额的3分之1,再加上芯片、大飞机、高端制造等产业的增长,填补房地产让出的空缺只是时间问题。

一方面我们要耐心的消化房地产泡沫,另一方面又要积极进行产业升级,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战略空间。

在中美博弈焦灼的当下,谁能够沉得住气,谁就多一份胜利的把握。

结尾

深感房地产市场与经济、社会乃至国际关系的复杂交织。

房价高企背后的深层原因,从土地资源稀缺、投资热潮到政府政策调控,每一环都紧密相连,影响深远。

尤其以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的“失去的30年”为鉴,警示房价大幅波动对经济稳定与民众生活的潜在危害。

更引人深思的是,年轻人购房观的转变,从追求“刚需”到理性等待,反映了社会心态的变迁与对未来的审慎态度。

同时,产业升级作为房地产市场调整的“缓冲器”,被寄予厚望,显示出国家在经济转型中的决心与智慧。

参考信息

现在房价坚守不降,老百姓坚持不买,这样持续下去结果会怎么样呢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