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不识金镶玉”的历史由来

文化愿补不足 2024-10-14 08:10:32

“有眼不识金镶玉”其实跟“有眼不识泰山”的意思差不多,只不过用的时候语境不太一样。“有眼不识金镶玉”,是用来讽刺那些见识浅薄的人,自己不识货还自以为是。关于这个俗语的来头,那就要先说说这“金镶玉”了。“金镶玉”本是一种由金、玉加工而成的工艺制品,按理说应该是十分好认的,一个人即使再没有见识,单看成色也必定知道这是贵重之物,因此,这“有眼不识金镶玉”就显得有点牵强了。其实,这句俗语原本是“有眼不识荆山玉”。

据《韩非子·和氏》记载,春秋时期,楚人卞和见一凤凰落于荆山的一块青石之上,因为民间有云: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卞和便将这块青石当成宝物献给楚厉王。楚厉王看不出这块石头有什么可贵之处,便找石匠鉴定。石匠也认为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楚厉王大怒,治卞和欺君之罪,砍掉了他的左脚。后来,楚武王即位,卞和不死心,又到王庭进献宝物。楚武王也认定卞和欺君,砍了他的右脚。楚文王即位后,卞和已灰心丧气。他拖着残废的双腿在荆山下哭得泪尽血滴。

楚文王不解,叫来卞和询问缘由,卞和道:“我之所以如此伤心,不是因为双脚被砍,而是因为美玉无人识,忠心不被赞。”楚文王感念卞和的忠心,便找人凿开石头,发现里面果真有一块宝玉。为了表彰卞和的忠心,楚文王便把这块价值连城的宝石定名为“和氏璧”。因为和氏璧出自荆山,所以,民间又称“荆山玉”。卞和献玉的故事在后世广为流传,“有眼不识荆山玉”也因这个故事成为一句俗语。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荆山玉”不够通俗,还是这个典故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荆山玉”一词在口语中渐渐地被发音相近的“金镶玉”代替。“有眼不识金镶玉”渐渐流传开来。

0 阅读:4

文化愿补不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