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沆瀣一气”中,“沆瀣”一词,有何含义?

历史酿的酒 2024-03-02 23:05:09

成语“沆瀣一气”,出自北宋时期的翰林学士、文学家钱易的一部笔记小说《南部新书》中,与蛇鼠一窝、一丘之貉等成语的意思接近,带有贬义。

然而,“沆瀣”一词,本身是没有贬义的。沆瀣一词,自古有之,早在战国末期,诗人屈原所著的楚辞当中,便出现过“沆瀣”一词,写道:“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这里所说的沆瀣,指的是夜间的露水与水汽。

除此之外,“沆瀣”也可以指代一些极其珍贵的饮料,例如在另一首诗句当中,便写道:“金盘餐沆瀣,花界食醍醐”

“沆瀣”一词,不仅仅没有贬义,反而是带有褒义的,它指的是二者之间,极为默契,极为契合,意气相投,例如一句诗句中所说的:“盖有瓣香之诚,沆瀣之契焉”

以上,便是成语“沆瀣一气”中的“沆瀣”的含义。

而成语“沆瀣一气”的由来,还有这么一个典故。众所周知,科举制度萌发于南北朝时期,开始于隋朝大业元年,而到了唐朝才真正成型。在唐朝唐僖宗乾符二年的科考上,有一位叫崔沆的主考官,批阅了一位叫崔瀣的考生,对崔瀣的才学极为赞叹,继而录用了崔瀣,崔瀣得以榜上有名,成为了崔沆的“门生”

由于主考官崔沆与考生崔瀣的名字,太过于巧合了,二者姓氏相同不说,两人的单名连起来读,便是“沆瀣”二字,沆瀣指的是夜间的露水与水汽,都是由气形成的。

虽然说,崔沆与崔瀣两人之间,并无瓜葛,一切纯属巧合,但是,人们还是议论纷纷,继而诞生出“沆瀣一气”一词,而慢慢的,“沆瀣一气”这个成语,变成的约定俗成的,带有贬义的成语,与蛇鼠一窝,一丘之貉等成语的意思接近。

这一典故,被记录在了上文所说的《南部新书》中,书中这般写道:“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除此之外,北宋年间国子监的王谠,在其《唐语林》一书中,也引用了沆瀣一气这个典故与成语,写道:“崔相沆知贡举,得崔瀣。时榜中同姓,瀣最为沆知。谭者称:‘座主门生, 沆瀣一气。”

以上,便是成语“沆瀣一气”的由来。

0 阅读:29

历史酿的酒

简介:静静地,做一枚历史观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