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现在一些年轻人,不再怕“断子绝孙”?

东场的校尉 2024-11-08 18:35:08

传统农业社会,人口就是生产力。

子嗣,不仅是家族血脉的延续,也是实实在在的生存策略。

这种观念的形成,有深层历史原因:

其一,在医疗条件落后的古代,高死亡率使得多生育成为确保后代的必然选择;

其二,重农抑商,导致家庭劳动力的重要性;

其三,儒家文化强调孝道,将传宗接代视为对祖先的责任。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句话最早出现在《孟子·离娄上》,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

传统社会中,“断子绝孙”的恐惧深深植根于文化基因。

从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里,就能看到人们对后嗣的渴望。

历史上,一个家族是否能够绵延不绝,几乎完全系于男丁的肩头。

清朝皇帝乾隆在位六十年,膝下二十多个子女。

却仍在晚年焦虑,为皇位继承人发愁。

而普通百姓家中,若无男丁,常常被视为“绝户”,不得不过继别家男孩来延续香火。

即便到了民国,养儿防老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生育意愿持续走低

2021年全国生育率降至1.15,创下历史新低,远低于2.1的人口更替水平。

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甚至出现了“零育率”社区。

一个小区几百户人家,一年内无一新生儿。

1950年代,我国平均每个家庭生育6个孩子。

198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一胎化”成为主流。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开放。

2021年,三孩政策出台。

但政策松绑后,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却持续走低。

经济因素

高房价、高教育成本、激烈的职场竞争,让年轻人不得不精打细算。

内卷严重。

北京望京、上海陆家嘴的写字楼里,深夜的灯光从未熄灭。

这种快节奏的生活现状,与养育下一代似乎已经难以兼容。

一位在券商工作的年轻妈妈说:

“每天早上7点送孩子去幼儿园,晚上9点才能接回来,孩子都快认不出我是谁了。”

这不是个例,而是都市职场人的普遍困境。

养育成本的飙升,更是让年轻人望而却步。

从怀孕开始,一路花销便接踵而至:

北京三甲医院的产检套餐约1.5万元,月子中心动辄3-5万元,婴儿奶粉一年近2万元。

等到孩子大一点,教育支出更是惊人:

一二线城市的普通幼儿园,每年学费2-3万元,国际幼儿园甚至高达15万元。

课外培训班,每年轻松突破3万元,而这仅仅是起步。

住房是另一座大山。

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优质学区房动辄上千万,普通工薪家庭需要三代人的积蓄才能凑够首付。

一位90后小夫妻算了笔账:

按照目前的收入水平,养育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至少需要200万元。

这个数字,几乎等于他们几十年的全部积蓄。

这些支出还在持续攀升。

过去二十年,教育培训费用的增长速度是GDP增速的3倍,医疗费用增长是工资增长的2倍。

在这样的经济压力下,许多年轻人开始重新思考生育的意义。

有人说:

“与其让孩子将来也陷入这样的内卷,不如干脆不生。”

当一个社会的竞争过度激烈。

当抚养成本远超收入增长。

当工作与生活严重失衡。

年轻人选择“丁克”,似乎成了一种无奈的自我保护。

婚姻,这个曾经被视为人生必经之路的选择,如今却成了年轻人眼中的“奢侈品”。

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显示:

2023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创下新低,较十年前减少近50%。

一场体面的婚礼至少需要20万。

酒店婚宴8-10万,婚戒首饰5万起,蜜月旅行3-5万。

而这仅仅是开始。

真正的大头在于房子。

北京二环内的一套90平米住房,均价超过1000万。

即便是远郊区域,300万也难以入手称心的房子。

这意味着,一对年轻人即便月薪各2万,也需要不吃不喝攒30年才能还清房贷。

在一些传统地区,彩礼更是一笔惊人的支出。

许多农村男青年,因为娶不起媳妇而选择单身。

当“安身”尚且困难,“立命”自然更难。

社会观念的转变

更深层的原因是社会观念的转变:

1950年《婚姻法》的颁布,第一次从法律层面确立了男女平等原则。

随后的数十年里,女性识字率从不足20%提升至近100%,女性劳动参与率跃居世界前列,经济独立成为可能。

女性在职场的地位,发生质的飞跃:

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女性高管比例达到31%,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越来越多的家族企业,开始由女性继承人执掌。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大批女性走上领导岗位,进入科研领域,甚至登上太空。

新一代年轻人,更注重个人发展和生活品质。

“丁克”(DINK:双收入无子女)不再是贬义词,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他们追求事业成就、个人兴趣和精神满足。

不再将传宗接代视为人生必需品。

95后、00后更注重个人发展。

单身经济崛起,随着教育普及和经济独立,越来越多女性不再将婚育视为人生的唯一选择。

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生育后代。

而在于能否实现自我价值。

养老不再完全依赖子女,退休金、养老保险等制度的建立,为无子女者提供了基本保障。

“重男轻女”的老观念正在加速消退。

根据2020年的一项调查,85%的年轻父母表示:

“生男生女都一样”。

在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出现了新的现象:

有些家庭专门生育女儿,认为女儿贴心、负担小。

传统父母对“要孙子”的执念,也在改变。

一项针对60-70岁老年人的调查显示,超过65%的老人表示尊重子女选择,这个数字在2000年仅为23%。

家族的真正传承,在于精神价值的延续,而不是简单的血脉相传。

带来了哪些变化?

2022年的人口数据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社会的深层焦虑:

全年出生人口跌破1000万大关,创下73年来最低;

同时,老年人口比例持续攀升,已接近20%。

每5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是老年人。

按此趋势发展,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占总人口的35%左右。

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正在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养老金支出压力加大(2022年养老金支出已达6.5万亿元);

医疗资源需求激增;

劳动力供给不足。

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独生子女一代进入中年。

“421”家庭结构(四个老人、两个成年人、一个孩子)将成为常态,年轻人的赡养压力与日俱增。

曾经,人们担忧的是“人多”的问题,如今却为“人少”而忧心。

漫步在珠三角繁华的工业区。

那些曾经门庭若市的工厂,如今不少已经门可罗雀。

招工难的阵痛,从制造业扩散到建筑业、服务业,再到方兴未艾的科技产业。

一些小型工厂。

犹如秋天的落叶,在人力资源匮乏的寒风中悄然凋零。

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工厂门口常常排着长长的求职队伍,年轻人背着行囊从全国各地涌来。

追逐着属于自己的深圳梦、广州梦。

而今天,随着人口结构的改变。

这样的景象,已经成为了珍贵的历史记忆。

让年轻人敢结婚、愿意生

“当环境不再适合生存,一个物种首先会停止繁衍。”

这些变化,既是自然规律使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

日本2022年生育率降至1.26,韩国更低至0.78。

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生育率下降的挑战,这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在现代社会,生育已从“必需品”变成了“选择题”。

选择是否要孩子,是每个人的自由。

社会应该尊重多元选择。

既不应歧视选择不婚不育者,也不应贬低想要组建传统家庭的人。

关键是营造一个更包容、更友善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过想要的生活。

降低年轻人的生活、住房、结婚成本。

遏制天价彩礼,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福利制度。

唯有如此,才能让年轻人真正敢于结婚、愿意生。

0 阅读:0

东场的校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