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田芳的短打评书《三侠剑》,主要讲了一个由报仇引出来的一连串故事。
书中的主人公圣手昆仑侠胜英,早年间误杀欺男霸女的结义八弟秦天豹,由此与秦家结下“梁子”。
后来秦天豹之子飞天鼠秦尤替父报仇,屡施毒计,栽赃陷害胜英,因而引出一连串“猫捉老鼠”的游戏。
侠义小说的主旨永远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除暴安良、行侠仗义。宣扬的是,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光明终究会战胜黑暗。
本书亦是如此,借着一路抓秦尤,胜英等一众英雄豪杰顺手把一些个土匪山寨连根铲除,为民除害。
《三侠剑》是由民国时期的艺人张杰鑫创作,当时一经表演即轰动一时。它经过几代艺人们的加工锤炼,日臻完善成熟。全书上承“明清八义”,下接《施公案》、《彭公案》。
可以说它自身就是一个小宇宙,一个超级IP,自成体系,野蛮生长,开枝散叶。比如怪侠一枝梅、京剧《三盗九龙杯》的杨香武、《连环套》的黄天霸,都跟这部书有关系。
听了这部书,我发现有时看书没有听书过瘾,因为说书人懂得讲故事的技巧。就像每讲到关键之处,都会卖个关子,且听下回分解。
一、最厉害的人不是武功最高的那一个
书中的主人公胜英,虽说武艺高强,但在书中也不是武功最高的。甚至不如他的五师弟蒋伯芳。
胜英之所以在江湖上赫赫有名,人缘奇好,主要还是因为他的德行第一,以德服人。就像孔子讲的,仁者无敌。
传统小说里都有这种情况。老大不一定是功夫最高的。宋江武功一般般,却是梁山的老大;刘备武功也很一般,却能当皇帝;唐僧根本不会武功,却有三个武艺高强的徒弟。
其实古往今来也是这样。刘邦武功远不如项羽,最后却取得了天下。靠的是什么?其实是自己的个人魅力,能够容人识人赏人用人。
项羽武功第一,却不会当领导,没有眼光胸襟,最终难成大事。
胜英宅心仁厚,每次与人交手都不忍心痛下杀手,总是留人一线生机。他的妇人之仁,留着坏人一命,没想到后面会给自己引来更多更大的麻烦和祸害。
当然这个也是情节需要,如果坏人一下子都死光了,那后面的剧情就难以发展下去。
就像《天龙八部》的扫地僧一样,都是世外高人,武功深不可测。
这部书里武功最高的是一个破老道,穿得破破烂烂,貌不惊人,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在关键时刻露那么一小手,推动剧情向前走。
二、生死关头时总会有人出手相助
每当胜英命悬一线时,总是吉人天相,转危为安。
这恐怕就是“好人定理”:好人永远不会死,要死也是在故事快要结束时(书中胜英最终还是被秦尤所杀)。
所谓无巧不成书,这也是剧情的需要。只有这样不断反转,才会悬念叠生,精彩连连。
其实不光是评书,小说,电视剧,特别是一些悬疑剧也都是这种手法。每当男(女)主角身处险境,必须要借助外力或者其他的意想不到的方法实现反转,从而让剧情继续下去。
一波三折才会跌宕起伏,充满变数。其实人生如戏,也是如此,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失败时,不要放弃,坚定信念,想法设法总会走出人生低谷,迎来精彩时刻。也许有贵人相助,也许要靠自渡。
三、好事最会遇到坏事
每次办喜事过寿辰等喜庆活动时,总会遇到麻烦不顺心的事。
麻烦程度和办的喜事大小成正比。所谓的乐极生悲、悲欣交集。喜事变成愁事,好事变成坏事。
这也是剧情冲突的需要,只有在这种喜庆的时候,亲朋好友,各路好汉从四面八方赶来,聚集在一起,场面比较热闹,打斗才会比较好看。
当然这时就要看说书人的功底。一张嘴说不了两家事。跟写书一样,网状的故事结构只能用单线的表达讲述一遍。
书中胜英的大管家跟老爷一个姓,且单名一个“忠”字,表示对主人忠心耿耿,忠贞不二,为了主子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辞。其实很多古装剧中也都是如此,管家都叫某忠。
四、搞笑担当为故事增色添彩
书中的金头虎贾明,每次出场亮相词都是,草包肚子母狗眼,麻子脸冲天小辫。
他自己也会自我介绍一番,“我是恨天无把,恨地无环铁霸王金头大老虎天下第一的剑客。”“恨天无把,恨地无环,”意思是他力气大。
就跟阿基米德一样口气太大,“给我个支点就能撬动地球。”其实他武功只能说是水。
贾明就是书中的开心果、欢乐豆,看似插科打诨,其实情商很高。
他有很多小缺点,如喜欢说大话、抠门,但关键场合总能派上用场,书中几处紧要时刻都是贾明小兵立大功。
一部书如果都是打打杀杀,那就真没啥意思。再严肃正经的场合,只要有他在场,那气氛就很融洽。
就像《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西游记》里的猪八戒一样,演着丑角的戏份。你以为他们傻,其实他们是真聪明,一直在装傻卖萌。
大家也都喜欢这样的人物,现实中也是这样,这种活宝群众基础好,广结人缘,是大智若愚、大慧若傻型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