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麻离青料青花瓷器研究日记(四十四)

理嘉说文化 2023-04-10 14:54:01

元青花底部特征分析之二

1964年,河北保定市在一小学施工工地,发现了一处元代瓷器窖藏,其中有元青花若干件,这批元青花瓷器具有典型的元代特征,但又有别于至正型元青花,应该是至正前元青花。其中两件元青花釉里红大罐最为珍贵,现一件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另一件收藏在河北省博物馆。元代大罐均为分段拉柸,然后拼接而成,器底均为独立制作后粘接,器里及器底不太注重修柸,这件罐底修柸毛糙,极为典型。罐底留有放射状修柸痕迹,表面有些凹凸不平,圈足由于受垫砂粘连,有些缺失,留有部分明显粘砂,并形成较浓重的火石红。同时出土的另一件大罐,形制相同,圈足的粘砂状态相同,有意思的是一只火石红浓重,另一只没有火石红。如果按照传统的火石红形成机理解释,火石红是胎中的铁原子在高温下析出形成,就无法解释这两只底足的不同现象。古瓷器都是使用匣钵烧制,一匣一只,像这样的大罐,需要足够大的专用匣钵才可以装得下,分批烧制。第一件的垫砂是新砂,高温将垫砂中的铁原子烧融逸出,被没上釉的胎吸收,形成火石红,由于元青花的胎质较为疏松,更容易吸附铁离子,故元代的火石红更为浓重。另一只大罐在烧制的时候,匣钵的垫砂使用的是旧砂,垫砂里的铁原子已经在上次的烧制过程中完全逸出,所以就不会在底足上形成火石红。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曾有部分学者认为元青花上这种浓重的火石红现象是元代匠人在制作时,特意刷上的一层褐色护胎汁,并误导了行内十多年。在2000年以前,在我国的藏家圈内,普遍认为元青花的底部都有这种褐色的涂层或者火石红,对于底部没有火石红的元代瓷器,大多不认。2005年“鬼谷子下山”大罐的出现震惊世界,我国藏界才认识到元青花也有部分的底部是没有火石红的。当时曾有人认为“鬼谷子下山”大罐是仿品的理由之一就是该罐没有火石红。一些学者以朝圣的心态亲历土耳其、伊朗考察,发现那里的元青花馆藏品很多也没有火石红,并拍照后在国内发表,这一观念才逐渐为国内藏界接受。

河北博物馆藏元青花釉里红大罐底足(保定窖藏)

故宫博物院藏元青花釉里红大罐底足(保定窖藏)

这两只元青花大罐,同坑出土于保定窖藏,尺寸相同,花纹相同,制作工艺相同,应该是出于同一工匠之手,同窑烧造。如果按照传统对火石红形成机理的认识,是由于胎土中铁原子在高温下析出形成了涩胎处的火石红,如何解释这两只大罐的火石红现象?难道这两只大罐的胎土来自于不同的矿土,或烧制于不同时期?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火石红是后天形成的,成因是胎中的铁在长期氧化形成的铁锈。按照这一说法,更不能解释这两只大罐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下,一只生成了浓重的火石红,另一只却没有生成呢?显然这一假说没有理论根据,同样是站不住脚的。

元青花底胎剖面

这是一片十分难得的元青花胎标本,中间的很多孔隙,直观地说明元青花胎质的疏松,这种现象,有时在底部漏胎处也可以见到。更为难得的是标本的断面真实地展现出火石红由外向内浸润的过程,而不是过去传统定义的是因为胎土含有的铁质在高温下由内向外析出而形成的火石红现象,证明了火石红是由于垫砂中的铁离子在高温下挥发后被涩胎吸附,氧化后形成的。据元青花胎的成分分析,个体间铁的成分含量,并无太大区别,但是底足火石红的分布却是区别极大,这与于垫砂的新旧,含铁的多少有直接关系,而于胎土中的含铁成分没有直接关系。

现在景德镇烧制瓷器,装窑时为防止底部与匣钵粘连,底部会垫一层稻壳灰。古代的窑工使用的是垫砂,这在古瓷器的底部残留粘砂仍可见一斑,这种垫砂中富含铁元素,铁在高温下逸出,然后吸附在瓷器涩胎处,形成火石红。垫砂是可以反复使用的,经过几次高温,垫砂中的铁原子挥发殆尽,所以使用旧垫砂烧制的瓷器就没有火石红。现在景德镇的做假老师傅也在千方百计地寻找这种老窑沙,可惜一直没有找到这种窑沙的出处。

笔者认为,这一火石红形成机理的理论提出,颠覆了以往火石红形成的权威理论,欢迎有志者共同探讨。

元青花鱼藻纹大罐底足

元青花鸳鸯莲池纹大罐底足

元青花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大罐底足

元青花牡丹纹大罐底足

元青花至正十一年铭龙纹象耳大瓶底足

0 阅读:3

理嘉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