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死竟另有隐情,郭沫若曝光:被人拿铁钉活活钉死!

谈谈旧历史 2024-06-11 20:32:36

前言

“秦始皇不是病死的,而是在东巡过程中被人用铁钉活活钉死的”这是身为历史学家的郭沫若,在《始皇将死》这本书中提出的观点。作为近代学者兼历史学家的郭沫若凭什么这么说,有什么证据证明;如果他说的是真的,那么将秦始皇钉死的人又是谁呢?

一、千古一帝蹊跷死因

公元前210年的七月,秦始皇在东巡的路上去世,享年四十九岁,本来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能力,嘲讽其他国家的,结果却在欣赏自己的战果时和世界悄无声息的说再见了。

秦始皇的死来的太快,众人来不及作反应。为了避免时局动荡,伺候他的赵高选择隐瞒死讯,当时正值酷暑时节,赵高令人运来很多的海鲜在秦始皇的马车周围,用鱼腥味掩盖尸体腐烂的臭味儿,照常一日三餐的送进去,直到仪仗照常回宫,才向众人宣告此事,并假传遗诏逼死了公子扶苏,扶持秦二世胡亥上位。

秦始皇的大计还没有完全实现就离开了这个世界,秦氏王朝也在他死后迅速破裂了。

二、始皇帝传奇的一生

做质子的父亲,被人当成礼物送来送去的歌姬母亲,这样的家庭,让嬴政从小就被其他孩子们排挤嘲笑,权势和仇恨的种子也早早的就埋下。也许是天生就有做帝王的命,在吕不韦的操作之下,父亲子楚从一个质子突然回国变身秦国太子,嬴政也从一个小质子的儿子,变成了秦国尊贵的公子政。

从小就天资聪颖的他,回到秦国之后拥有了更有利的学习条件。子楚去世以后,嬴政作为他唯一的儿子,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秦国的接班人,那一年他才十三岁。

凭借着爷爷辈打下来的坚实基础,秦国国力已经非常强大,是其他几个国家的老大。然而嬴政十分有野心,这还不够,必须让他们完全臣服才行。解决了内乱才能消灭外敌,吕不韦虎视眈眈,母亲赵太后又和嫪毐不清不楚。嬴政假装看不到这些事情,韬光养晦,终于在二十二岁这一年,成功踢翻了帝位道路上的所有绊脚石,开始了他一统天下的大计。

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嬴政消灭了周围所有国家,实现了他一统天下的大计,新的国家成立,年少成名的秦王决定给自己换一个大气的新称号,采用三皇五帝的尊号,给自己起了个“皇帝”,始皇帝就此诞生。

这之后,秦始皇继续发挥自己的政治能力,统一度量衡和文字,整个国家都按照一样的制度运行,建长城攻打匈奴让百姓能够不受外族骚扰,秦始皇的丰功伟绩时时至今日还在被人赞叹,现代不少人更是在提到他的时候都会形容他是“迷人的老祖宗”。

可惜后来的秦始皇开始变得暴戾,焚书坑儒,炼造仙丹,可能是有太多的抱负要实现,而时间如流水一直在匆匆流逝,为了能拥有再久一点的寿命,秦始皇甚至开始妄想长生不老,派出过很多人寻找仙术秘方。

老话说得好,你越害怕失去什么,就越容易失去。为了让其他国家彻底臣服自己,秦始皇开始了自己的巡游之旅,每一次都达到了声势浩大威震百姓的效果。这样的结果让秦始皇很满意,于是第二次,第三次开始了。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让他很兴奋,但没想到的是,他自己的命也同样因为东巡而结束了。

三、凶手究竟是谁

一国之君意外身亡,近身侍奉的人却显得那么的冷静淡定,如果不是因为超高的职业素养,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凶手就是他。

作为秦始皇的近身服侍,赵高确实有足够的条件对其下手,并且从历史角度上分析赵高做下的那些事情,杀害公子,迫害大臣,就连胡亥都对他的话言听计从,才有了著名的“指鹿为马”的典故。但是赵高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呢?

原来早些年,赵高在服侍秦始皇的时候曾经犯过错,当时的秦始皇看在他人比较机灵,合自己心意的份上,选择了原谅他。聪明的赵高并没有因此掉以轻心,在看过吕不韦和嫪毐的下场之后,他也很害怕这位喜怒无常的君王说不定哪天,就把自己也发落了。从那时起他就已经对秦始皇动了杀心。

本来就是酷暑时节,人在行进过程中会非常的疲惫,秦始皇又十分的勤政,到哪里都不忘记批阅奏折。可能是太累也可能是中了暑热的缘故,他躺在马车里晕过去了,人在最虚弱的时候总是最好下手,历史学家们推测赵高可能就是趁其不备,要了秦始皇的性命。

第二个推测则和胡亥有关。秦始皇膝下子女出色者不多,其中属公子扶苏最为耀眼,他是长子,身份上来讲已经是很尊贵的,秉承着“儿子都随爹”的优良传统,公子扶苏聪慧有头脑,并且为人刚毅勇敢,有政治远见的同时还十分有胆量,体恤民情敢于发言,在看到自家父亲的荒唐行为之后,当着群臣的面直言劝诫。秦始皇虽然生气但是对这个儿子依旧很欣赏,命他去修建长城。而胡亥只懂得吃喝玩乐,秦始皇让赵高做他的老师,两人因此勾结到一起。

始皇帝去世以后,赵高为了以后能继续享受有权势的生活,自然要选择一个好拿捏的人继位,当年的徒弟成了最好的人选,两人一拍即合,共同策划了这场谋杀案。

那么他们两个是用了什么方法,才将秦始皇给杀害的呢?几千年来各路学者一直都在研究他的死因,但一直没有确切的言论产生,直到郭沫若的一番言论,才给了人们一个看似明确的答案。

四、铁钉穿耳导致身亡

郭沫若在对当时的事件进行了深入研究后,在《始皇之死》中写道,秦始皇死后的第二天,赵高前来侍奉,才发现他已经去世。并且他的右耳朵里流着黑血,里面还有一根三寸长的铁钉,这根铁钉的长度足以从秦始皇的耳朵里穿透耳膜扎进他的头颅。头部遭到重创之后,性命自然是保不住的了。

然而这终究是猜测,自古帝王爱多疑,秦始皇征讨列国之后,树敌无数,有太多人想取他的性命,因此警惕性绝对是在线的,且秦始皇生来就高大,历史记载他“长八尺六寸,大七围”,秦代的一尺大约在23.1厘米,乘以8.6,那就是198.66厘米,将近两米的身高,赵高身高七尺五寸,换算下来只有一米七几,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再加上秦始皇自身的警惕性,身边层层保护网,就算想谋害他,也不可能悄无声息的将钉子刺进秦始皇的耳朵里,所以这个猜测至今都没有完全的证实。

五、猜测真实死因

关于秦始皇的真正死因,在历史学家的研究和史料记载中,谋杀论的可靠性并不大,而猝死的概率似乎更大一些。

有历史学家声称,秦始皇患有先天性疾病。父母当时都是地位低下的人,且两人在一起也不是真正的情投意合,互相都漠不关心,自身都难以顾全,更别提自己的儿子了。秦始皇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癫痫作为先天性疾病,每次发作的时候也没人管,久而久之对身体造成了伤害。

史书上记载过“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豺声”是在说一个人的声音很低沉,郭沫若认为秦始皇应是患有一些呼吸道的疾病,哮喘或者是气管炎之类的,所以说话声音才会低沉沙哑,这些都可能是早亡的因素。但是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这些似乎也并不能成立。“豺声”在古代是形容一个人很凶残,说话的声音洪亮让人害怕的人,才被人这样形容,只是一种比喻而非病症表现。

其次。古代对于继承人的要求十分严格,就算是普通的大户人家,在选择一家之主的时候都要看看是否身体健全,任何有疾病的人都是没有继承资格的,而秦始皇如果真的体弱多病的话,且不说当时的医疗条件如何,只看继承人要求这一项,纵使秦始皇再怎么天资聪颖,也不是满足条件的最佳人选,因病猝死这一项还是有待考察。

除此之外最可靠的一种说法就是,秦始皇死于中毒。

刚说过秦始皇警惕性高,怎么就死于中毒了呢?而且这个毒不是别人下的,而是他自己。大家都知道秦始皇想要长生不老,寻找过很多的偏方,也听信过无数的民间道士,倾尽全力为自己炼制丹药,除了这些丹药以外,秦始皇还特别喜欢饮用一种叫“元水”的神仙水,可以达到青春永驻的效果。

说的这么神乎其神,原材料却是从矿石里提炼出来的,放到现在就是咱们常说的水银,水银对人体各个部位都有极大的腐蚀作用,本来是毒药,秦始皇却被长生不老迷惑了心智,什么都吃什么都相信,炼丹需要很多的化学物品,稍有不慎或者服用时间过长,这些毒素就会堆积在体内伤害五脏六腑,再加上水银的双重攻击,身体自然就像中了慢性毒药一样,长此以往,丢掉性命也在意料之中,郭沫若所说的“黑血”估计也是中毒的原因。

总结

历史需要我们用反复的考证和研究,才能下最终的定论。秦始皇的身上有着太多的秘密和丰功伟绩,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一代伟人为了我们今天的生活做出的那些牺牲和努力,至于他的死因究竟是什么,也只有等我们日后的考古技术更加成熟之后,才能探究真正的原因了。

0 阅读:3

谈谈旧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