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越夸越弱?那是方法错了(附5个万能公式+场景应用)

兰妈谈育儿 2024-05-26 20:13:07

文/兰妈谈育儿

俗话说得好:“小树不修不直溜,人不修理哏赳赳”,错误的表扬、或者一昧地吹捧孩子,只会把他们越带越偏,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脆弱

见过这样一个妈妈

她每逢过年过节,都会让自己的女儿当众表演才艺

随着周围人响起的热烈掌声,妈妈也毫不吝啬地当众表扬说:“我家丫头真厉害,好聪明呀”

如果遇到怯场、或者表现不好的时候,也会找各种理由为孩子减轻心理负担

比如:

早上起太早了,现在还没有缓过劲儿呢

新来的老师讲课太快了,孩子们都没听太懂

没事的,我丫头那么聪明,只要肯学,这些东西很快就能全部掌握了

直到,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很棒”、“学不会是老师没教好”、出了问题往别人身上推、仇视比自己优秀的人,甚至接受不了曾经夸自己的人、现在去夸别人…

妈妈满脸不可置信,她也一直以为:“孩子不是越夸越优秀吗”

事实上,当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的时候,就说明教育方式已经出现了问题

孩子需要在表扬中获取更多自信心,可夸孩子也是需要方法的

若表扬只是一昧地吹捧,那结果只会让孩子无法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更别提改进、和提升自己了

所以,夸孩子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方法没用对,特别是当你发现表扬孩子的效果不理想时,那就要及时调整方式了

为此,兰妈特意总结了夸孩子的5个万能公式,建议收藏备用(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看看)

01

夸自律

(应用场景:写作业、阅读看书、收拾房间、整理书包、控制娱乐时长)

和一个朋友聊起“自律孩子需要催”这个话题时,她却告诉我:“如果一个孩子总是催了才动,那是父母的引导出现了问题”

原来,朋友就是那个从小被催到大的孩子

现在的她,明明已经大学毕业,有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对未来也充满着美好的期待和向往,可每次只要一收到母亲那“好好工作”的消息,就瞬间像泄了气的气球

因为工作还处于实习期的原因,妈妈每天都会发消息叮嘱她

本来早上起床后是美美的心情,上班也充满动力,可一看到妈妈的消息就觉得烦躁,连接下来的工作都不想干了

以前她不明白是什么原因,直到有了孩子之后,也变得跟母亲一样的唠叨嘴碎后,她才慢慢明白

而催促之所以让人越来越烦躁,主要是被催后的逆反心理

当你把孩子当成“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做不好”的需要催时,孩子感受不到自身价值,索性就破罐子破摔,也会出现明显“我偏要这样做”的逆反心理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

指的是一个人过多被催促、唠叨和刺激过后,就会引起反射性的逆反行为

想想以前,我也经常苦恼女儿的不自觉

看动画片、玩手机的时候催了很多遍:“已经看很长时间,该放下了”

孩子不听,最后还反过来问我:“光说我,你们还不是抱着手机看个没完”

深切地受这句话影响后,我打算从已身开始改变,想让孩子控制娱乐时间,也会自己先遵守“看半小时就关手机”的规则

当孩子跟着我学,主动遵守时间约定时,我还会夸她:“你今天表现得真棒,不用提醒就知道自己主动关电视,这种自律行为,连爸爸都比不上你呢”

从此,女儿身上的拖拉、磨蹭就不见了,她也特别享受“我比爸爸更棒”的自律概念

这就是夸孩子自律的万能公式,只要孩子认真学习、收拾房间、或者主动做某些事情时,都要给予应有的赞美声音

这些来自意识上的表扬,才是推动孩子不断前进的成长力量

02

夸行动

(应用场景:主动帮忙做家务、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每天把礼貌用语挂嘴边)

不久前,在公园闲逛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幕

有一个4、5岁左右的小男孩,大老远就看到前面有个小姐姐在玩篮球

男孩子的贪玩血脉被激发,一蹦一跳地来到女孩的身边,不管对方愿不愿意就直接抢走手里的篮球

女孩见状气得哇哇大哭

男孩妈妈呵斥孩子还球,可奈何根本不听

眼见着气氛紧张,接下来很有可能发生一场恶战,女孩妈妈赶紧来打圆场

她说:“小朋友喜欢玩球对吧”

男孩点点头

女孩妈妈继续说:“喜欢玩球很正常呀,男孩子像你这个年龄都比较活泼好动,可是阿姨注意到你抢姐姐球前还是有一些犹豫的,肯定是觉得这样的行为不妥当吧,阿姨为你有这样的想法点赞”

男孩诧异地抬头看看,然后又用苍蝇般的小声音解释说:“我实在是想玩会球了”

女孩妈妈又引导说:“既然那么喜欢,我们该如何跟姐姐商量玩会球呢”

于是,呆萌可爱的一幕就出现了

小男孩可怜巴巴地拽着女孩的衣袖开始撒娇说:“好姐姐,漂亮姐姐,你给我玩会球,好不好,求求你了”

就这样,本来是紧张的争夺环境,瞬间被引导成和谐有爱的轻松氛围

后来,机缘巧合下又跟那个女孩妈妈相遇,再次提起这件事情时,她颇有经验地跟我分享说:

“孩子是需要鼓励和发现的,特别是在他们做错事的时候,一件不经意的行为表扬就能让他们获得自信和希望的种子,哪有什么天生就调皮捣蛋的孩子,只不过是父母缺乏正确引导而已”

仔细想想,道理确实是如此

孩子需要在鼓励中成长,而我们帮助孩子获得自信和希望的最简单方法,也应该是发现孩子行为上的长处,并给予恰当的鼓励

包括孩子行为上的主动、勤劳、分担,还有积极热情、见人就甜甜打招呼的礼貌态度等等

03

夸仔细

应用场景:(用心、认真且努力地完整一件事)

有位妈妈告诉我,她女儿之前就是一个一出门就玩得不想回家的野性格

每逢哪个周末去朋友家玩时,一到该回家的时间就瞬间变脸

不是眼泪婆娑地拒绝说:“我不要”,就是躲在房间里谁拉了不管用、谁劝了也不理人的倔犟脾气

那个时候,妈妈没办法了,就会威胁说:“你不走,我走,你愿意待着就待着吧”

本以为孩子会吃这一套,跟着一起回家

没想到,人家根本就不在乎,即便是妈妈率先下楼等着,也没有跟着一起回家的丁点想法

经历了好几次的“不恋家”、也“不恋妈”后,她一度认为孩子就是“养不家”的性格野

甚至还略带失望地开玩笑说:“大号废了,那就抓紧时间练小号”

一听这话,我连忙劝她:“凡事要公平对待”

为了能尽早缓和这对母女的感情,我还建议她“放下贴标签行为,多夸夸孩子做事情仔细的地方”

比如,孩子赖在朋友家不愿意离开时夸夸孩子重感情的一面

告诉Ta:“没想到你和朋友感情如此深,特别是和朋友讲话的时候听得可认真、回答得可仔细了,妈妈都忍不住羡慕嫉妒,我吃醋了怎么办”

值得期待的是,恰好是这样一番话,让原本对妈妈爱搭不理的女孩变得柔情似水

看到妈妈吃醋生气了,也赶紧跑过来安慰说:“别生气了,我再玩二十分钟就回家”

看吧,同样是生气,不同沟通方式所呈现的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

把孩子用心且努力完成的一件事情,看成他们行为上的细节优点,当孩子感受到欣赏、支持和表扬时,他们就会不知觉靠近这样懂得赞美的家长

而渐渐地,缺点也能变成优点

04

夸习惯

应用场景:(生活方面:穿衣洗漱、吃饭、早睡早起,学习方面:检查错题、课前预习)

好习惯是决定一切的开始,成年人如此,孩子也不例外

邻居的儿子小满,是一个做事情特别认真,对学习也积极主动的三好学生

每个周末,爸爸妈妈出去上班,都是留他一个人在家

一想到孩子一个人在家会孤独寂寞,就提议让他到我家里来玩

结果,男孩却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回话说:

“谢谢,可是我一点也不感觉到寂寞呀,每天爸爸妈妈出门后,我就起来早读一会,然后洗漱吃早餐,剩余的时间再写作业,看会电视,日子过得可充实了”

听完这些,我瞬间觉得一些不真实

特别是回头看看家里那“多玩一会都是好的”两个女儿,我不禁陷入沉思:真的有主动喜欢学习的孩子吗

事实证明,是有这样的孩子,只不过每一个自律孩子背后都少不了家长的习惯养护

邻居告诉我,小满这个孩子,其实一开始对学习根本不感兴趣

特别是刚开始上小学的时候,没有经过幼小衔接的训练,到了学校根本就是拖后腿地跟不上大部队

名字不会写、老师讲课听不懂,甚至连写作业的责任和态度都没有

那个时候,邻居这个妈妈也是忧愁不已,经常怨声连连

后来,小满一句话彻底点醒了她

孩子说:“妈妈,你为什么看不到我进步的地方?我最近也有很努力的”

果然,放下不满、高期待后,小满身上的好习惯初步可见

以前起床会发脾气,现在闹钟一响就自己起床,以前写作业全靠催,现在回到家就知道自己主动写作业…

问及改变孩子的技巧时,邻居也毫不吝啬地分享:

“你希望孩子哪里优秀就夸哪里,就像我希望他养成好习惯,我就会夸她生活和学习上的习惯,结果,孩子就越夸越带劲、越夸越有行动力了”

是的,这就是夸孩子的意义所在,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多夸一夸他们前往这条路上所投射的态度

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在认可和鼓励下,都会发展成大有意义的改变

05

夸规划

应用场景:(对明天的计划,包括学习、兴趣、还有下一个小目标是什么)

为什么有些孩子明明很有天赋,最后却平平无奇,为什么有些孩子很普通,最后却能闯出一番成就

这是因为一个人的成功光靠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能拥有一颗克服困难的强大内心才是登顶成功的关键力量

有个朋友,从小就聪明有胆识

别的小朋友不敢上台表演的节目,她想都没想地大胆争取

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她也能通过努力取得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本以为如此心性,将来必有大成就

可朋友有个舍不得看女儿吃苦的母亲,每次看到她为了取得成就而劳累时,都会体贴地安慰说:“别太累,努力就行”

从小到大,朋友在母亲的安慰和庇护下也成长得轻松自在

可有那么一次,朋友跟同学聚会回来却满脸忧愁

她甚至责怪母亲说:“都怪你,如果不是你拖后腿,我现在怎么会只混成这样”

母亲委屈不解

朋友继续指责说:每次我遇到困难跟你说的时候,其实就是希望你能多给些鼓励,可每次你都说“挺好的”、“已经很不错了”、“努力就好”,这些话看起来是安慰,其实就是拖后腿,如果当时能稍微鼓励一下,我就有动力发展得更好了,可每次一听你说“努力就好”的话,直接就懒得不想动,以至于现在越来越懒、和别人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母亲更委屈了,她解释道:“我只不过是不想你那么累而已”

也就是这件事让我明白了,父母对孩子引导的重要性

特别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一遇到困难往往会退缩、迷惑,甚至缺少方向感,这个时候最需要的也是来自语言鼓励

比如,当孩子为一件事努力而感到疲惫时,父母正确的安慰应该是夸一夸他们的规划能力

告诉孩子:

“你之所以感到累,那是因为你是一个懂得上进的勤劳孩子,特别是规划能力方面值得点赞,每天的学习、和下一个目标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如果累了,那就把一件事拆开分成很多个小目标,然后再一个一个去实现”

表扬孩子的规划能力,然后再从小目标开始逐一实现,这种看得见的努力,才是帮助孩子获得内心力量、提高抗挫折能力的有效途径

那么,关于孩子为什么越夸越脆弱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2 阅读:77

兰妈谈育儿

简介:专注于育儿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