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严格落实碳中和目标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
数据显示,建筑占据全球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近40%。此外,建筑消耗了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自然资源。
房地产建筑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刻不容缓,城乡建设领域落实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
据统计,2022年中国房企百强发布ESG 报告的企业已有84 家,不少房企开始探索绿色建造、智慧建造及工业化建造等新型方式,围绕新型建筑材料、资源循环利用等前沿方向,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即使是遭遇流动性逆境的房企,也不忘发力绿色低碳,甚至已有房企做出碳中和承诺,并在ESG 报告中做了披露。当然,作出承诺和履行承诺存在本质区别,仅仅在ESG报告中披露房企办公运营的碳排放,也并不能反映企业真实准确的温室气体排放全貌。
房企可以从测量建筑项目施工现场和办公室整体建筑材料、能源和水资源等消耗开始,可以从建筑设计、开发、运营不同阶段开始,随着时间的推进评估并改进报告。
透明有效的 ESG 措施,需要房企付出勇气、努力和时间,采用设计、建设、运营和拆除等全生命周期评估法对房企而言是一重大挑战。然而更严峻的危机,则是生存。
根据中指研究院统计,百强房企7 月单月销售额同比下降34.1%,环比下降33.8%。2023 年7 月单月业绩规模已处于历年同期最低水平,且已连续两个月处于近五年同期低位。
截至7月31日,已有超70家港股及A 股上市房企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44 家预告亏损,占比超过六成,而去年同期这70多家企业中至少有一半实现盈利。
在当前经济复苏缓慢、投资不振,房地产市场需求和购买力透支、房企陷入流动性危机之际,为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急需促进房地产消费和支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比如取消长达6年多的中高端商品房限购、限贷、限价、限售等限制性措施,加大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房供应。
2022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2%,但实际户籍城镇化率仅有47.7%(其中还包括县改区的被城市化的种地农民),按照人口规模来估算,大约有2.9亿人既是城市的常住人口,又是农业的户籍人口。
这2.9亿“农民工”已经占到4.6亿城镇就业人员的约63%,但他们仍被排除在城市医疗和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的大门之外。
加快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打通“农民工”在城镇落户通道,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既是落实“以人为本”城镇化的应有之义,也是促进消费、拉动投资的重要手段之一。
8 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在2023 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上提出,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求落实好“金融16 条”,延长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实施期限,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加大对住房租赁、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金融支持力度。因城施策精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继续引导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行,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既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有效工具,也是城乡建设领域落实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基础,只有企业能够健康生存、正常经营,才有能力去践行绿色低碳发展、履行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
为促进房地产建筑业绿色低碳发展,中国投资协会咨询委和标准排名经过长达8 个月的调研编制完成《2023 中国绿色低碳地产指数TOP30 报告》,用客观数据引导房地产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房地产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气候适应性建筑、低碳建筑乃至零碳建筑,是房地产建筑业主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必选之路,也是房企在困境中逆势突围的重要方向,希望中国房地产建筑业能够“凤凰涅槃”,早日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