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入关后明臣投降,到底是小人卑劣无耻,还是聪明人顺应时势?

俊杰读书郎 2024-05-29 08:00:57

文 | 俊杰笑书郎

编辑 | 俊杰笑书郎

明清鼎革之际,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着巨大变化。机会往往与危机相伴而生,这天崩地解的乱世同时为明朝武官和士人阶层提供了新的选择机会:

有人选择精忠报国,以死明志;

有人选择不问世事,隐居山林;

有人选择审时度势,叛明投清。

不同的选择就形成了不同的群体,那么明朝汉臣做出投降新政权的选择原因到底是什么呢?选择投降的他们难道真的仅仅是因为贪生怕死吗?

一、苦明朝“宦官专权党争激烈”久矣

宦官专权,结党营私,熹宗时大宦官魏忠贤专权,以他为首的阉党集团,排除异己,使得一些有志之士难以实现其抱负。

宦官权力十分广泛,举凡政治、经济、军事各领域,都有触及。魏忠贤利用朝中的党争,纠集庞大的阉党势力,打压迫害东林党人,以求操纵朝廷大权。

宦官专权的同时,党争也十分激烈,廷推和考察制度成为党争的锐利武器。

廷推是指由吏部主持,会集官员推选朝中与朝外重要职务人选的制度。在党争激烈时期,各派为争夺重要职位,各施所能,廷推成为重要的角逐场所。各党派利用廷推培养与扶持自己的势力进行党争。

考察是对全体官员定期进行的任职检查,旨在惩罚、淘汰不合格官员,但当考察成为党争的工具时,主事者党同伐异,或徇私报复,使政局变得混乱。

京察已经失去了它最初的公正性,成为党派权力斗争中庇护本党党羽和打击对方的重要战场。

宦官专权以及党争的选官方式,使很多人难以顺利进入朝廷重要职位。即使成功为官,为求政治发展,也要进行战队选择。

参与到党争之中的人,要时刻保持清醒,这种胜负难测的党争极其耗费精力,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难以有时间、有条件完成自己为官的初心与抱负。

二、频繁的战争与不断失利的形势

易代之际,明朝与后金(清)的战争频繁发生。即使等到清朝入关后,随着清兵铁蹄不断南下,与南明之间的战争依旧频繁,依次攻灭了弘光政权、鲁王政权、唐王政权、绍武政权,直到统一全国。

无论是明朝对后金的战争,还是清朝对南明的战争,使得有识之士在外患的压力下对明朝的一些制度产生了怀疑,有的甚至提出新的主张,这丰富了明末学者的思想内容。

在传统战争中,人是主要力量,扮演着重要角色。战争的发生为明朝的官员提供了二次选择的机会,战争的胜败必定会有大量的战俘投降,是坚守死节,还是投降,主要是由官员出于自身考虑做出决定。

三、思想文化多元化

明清之际,农民起义和满族入侵的危机把国家和秩序的意义推到了首位。明朝官方集中关注对外作战、保守国土等具有急迫性和优先性的事情,这给予思想文化发展相对自由的空间。

明朝末期,以传教士为媒介的西学传入,异端思想出现,打破了专主孔、孟一家的学说。社会倡导黜虚务实,提倡经世致用。

明末的学者,以顾、黄、王为首,提出了“经世致用”的宗旨,“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于自然界的现象和社会的情况以及政治的弊端,均作深入的调查研究。

此外,立足现实,冲破传统儒家思想的桎梏,提出敢于挑战君主权威、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

打破封建传统道德,追求个性解放。明初以来,大力提倡程朱理学,认为天地万物以至封建的纲常名教都是由“理”派生出来的,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压制和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明清鼎革时期,思想发展具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异端思想的出现,对封建传统的抨击,西学东渐,实用主义的兴起,多种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冲击了人们旧时的传统思想。

这种社会变革,会引发人们多元化的思考,重新评定自己的价值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明末官员叛明佐清的行为。

四、生死抉择

生命是人存在的基本条件,是一个人生存的巨大财富,求生、自保是人之本性。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以下五个等级构成的: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需求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在高级需要得到满足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的需要。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如果无法满足,将出现生命危机。

以身为重,以生为贵的思想自古以来就存在。

孔子的“仁者爱人”体现了重生思想,以爱己之心对待别人,这也间接肯定对方的生命价值。《孝经》中也提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保护好自己身体的每一部分,就是孝顺的表现。

正因为生命的重要,面对死亡时,人们才会越发悲观与恐惧。

“死”在人们的心中一直是个不吉利的字眼,很避讳,像“人生似幻化,终当归虚无”、“逝者如斯夫”等流传的诗句也表达了其对人生的悲叹,实则是对生命的热爱与向往。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有生就有死,死亡是人存在与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礼记》提到的“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可见肉体上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精神上的死亡并不一定与肉体的灭亡同时消失。人们对生存、死亡的不同判断与理解,就形成了不同的生死观。

不同的生死观会选择不同的道路,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着导向和调节作用。

有人看淡生死,认为人生有比生死更重要的事物,比如家人、名节等等。即使结束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投降。

但有一些人会将生死看的比一切重要,其个人的求生欲望与目的远远高于一切。

明朝降臣在面对后金(清)时,无论出于什么考虑,是主动投降还是被迫的,结果都是向后金(清)低头,即使在夹缝中求生存,也心甘情愿。

明参将鲍承先亦是贪生怕死的代表之一,毫无斗志,不战而退,不战而降,出于对死亡的本能的恐惧,就会使他竭力抵抗死亡的威胁,但这不该是一个将领所为,为个人利益贪生怕死,临阵投降。

皇太极以朝鲜王、祖总兵为例劝降洪承畴,为其分析当下形势,并希望他能审时度势,做出投降选择。但洪承畴最初并没有如皇太极所愿,而是谋划突围,直到围城被生擒后才投降。

被擒后洪承畴面见皇上时,主动承认自己之前与其交战的行为冒犯军威,在其上述的言语中透露出他希望能得到对方的原谅。

这种降清前后态度的转变,体现出他表面不畏死,实则贪生的本质。

由此可见,除在不可抗因素下的自然死亡,人们在其他任何情况下都是完全可以自己选择是生存还是死亡,主要由个人生死观决定。

五、家族牵绊

自古以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思想一直贯穿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传统社会的主轴。

家是由夫妻生活所组成的人群单位,而家族是多个家为单位组成的,彼此依靠血缘关系维持,宗法传统使得家族中的人重家族、重群体,轻个体。每个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家庭是其背后的依靠,对家庭的依赖感是与生俱来的。

家族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由家庭组成,着重家庭本位,家族中的个人在做决定时会将家族的利益作为重要考虑,降臣也不例外。

有些官员在面对生死关头时,会将其家人的生命、利益看的比自己还重要,宁死不降,张铨即是如此。出于对后世留名,家人及亲族安全的考虑,情愿赴死,不求苟活。

当然也有一些官员会带着自己的家人或因为自己的家人投降而投降,如明广宁守卫石廷柱,兄弟三人一同投降,亦如马光远与马光辉,马光辉在得知其兄投降后,携全家来归降。在降群体中,这种“家族组团式”投降现象屡屡发生,就不在此列举了。

六、个人经历

人生在世,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经历不同,就会有不同的人生感悟,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个人的价值观则会直接影响到个体对各种观念、事物和行为的判断。

朝代变换之际,明臣的个人经历对其是否仕清叛明具有一定影响。

一般来说有仕途不顺、备受压迫等不公平经历的官员更倾向于投降,尚可喜便是其中一员。因为他经历了别人的构陷,他人的猜疑,使他内心受到了刺激,选择了降清。

美国学者爱德华(W.Edwards)认为,当人们面临各种刺激的冲突时,总要对每一种情况进行评估,力图采纳能达到最好效果的立场,而拒绝那些似乎会带来坏效果的或未必会带来好效果的立场。"

对尚可喜而言,评估叛明和仕清两种情况,得到重用与恩待,远好于被人构陷,倍受压迫。

除了尚可喜,张文衡亦是如此。他从小喜欢读书,博学多识。曾经有宣府兵备副使,想要引其亲党假冒宣府籍,应童子试,属文衡保结,文衡不许。副使因此事发怒,诬以劣行上督学御史。

这件事情给张文衡造成很大打击,对科举考试充满失望,这段经历为其后来投降埋下伏笔。

经历了科场考试的暗箱操作,文武官员贪污腐败的事情,张文衡对明朝廷很失望,认为明朝皇帝不是圣主,选择主动投降清朝。

人生阅历不同,看事物的视角就会不同,做出的选择自然不同。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内的娱乐人物故事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0 阅读:0

俊杰读书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