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海洋经济的“三维布局”

陆丰新发现 2024-08-16 00:02:47

“这是我第一次到汕尾海洋工程基地,感觉很震撼!”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海洋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曙光感慨道。

7月5日,海洋强省建设论坛在汕尾举行。研讨会前,与会人员到位于汕尾陆丰的明阳智能海上风电产业园、中广核新能源(汕尾)有限公司玄武海风场集中控制中心等地进行调研,切身感受陆丰海洋经济发展的蓬勃景象,一探陆上、海上、海底陆丰海洋经济“三维布局”。

“大国重器”陆上造

7月3日,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在广州完成吊装。和普通海上风机不同,“明阳天成号”漂浮式风电平台为全球首次采用双风轮、双主机设计。两座塔筒以“V”字形排列,搭载两台8.3兆瓦风机,总容量达到16.6兆瓦。轮毂中心高度达到128米,空中最大宽度约为369米。据测算,“明阳天成号”正式投运后,平均每年可发电约5400万度,能满足3万户三口之家一年的日常用电。

这台实现多项“全球首创”的海上风机就诞生于汕尾(陆丰)海洋工程基地。不止如此,明阳智能全球最大的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全球最大的16兆瓦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以及全球最长的128米叶片均在此诞生。

2018年,汕尾市政府、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签署《海上风电工程基地合作协议》,拟建设海上风电工程基地,利用汕尾丰富的海域资源和工业基础,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产业。

汕尾明阳生产的风扇叶片已经装车正待运输。李冠宇 摄

汕尾(陆丰)海洋工程基地用地约149公顷,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用海面积约45公顷。同时,规划建设两个8000吨级专用码头及防波堤,产能规模按年均75万千瓦配套设备能力规划设计,项目总投资约66亿元。

目前,汕尾(陆丰)海洋工程基地集合了海上风电整机、叶片、塔筒、导管架、单桩、海缆等海上风电产业,明阳智能、中天科技、天能重工等一批企业建成投产,2021年至2023年总产值达330亿元。

汕尾(陆丰)海工基地明阳产业园。受访者供图

明阳智能是进驻汕尾(陆丰)海洋工程基地的第一家企业。2019年,明阳智能在汕尾投资成立汕尾明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汕尾明阳新能源”),主要从事大型海上风机整机、叶片的研发、生产制造。该公司在基地建有风电主机和叶片制造两个中心、办公及生活配套,建筑总面积11.8万平方米,具备年产300台套设备能力,2020年5月正式投产。

去年12月,明阳智能MySE18.X-20MW海上风电机组在汕尾(陆丰)海洋工程基地下线。这款海上风机有多厉害?它刷新了全球最大海上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风轮直径纪录,风轮直径可覆盖260米至292米,最大扫风面积66966平方米,相当于9个足球场大小。以粤东风资源条件(年平均风速8.5米/秒)为例,该机组全年发电量可达800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6万吨。

“在我右手边的厂房是风力发电装备叶片制造中心,现在生产的叶片长度最长已经达到141米。”汕尾明阳新能源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粤东区域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中心,汕尾明阳在汕尾已完成了5.5MW、6.45MW、8MW、12MW风机的量产,并下线了16兆瓦漂浮式风机,发布了全球最大的18兆瓦风机,3年时间累计实现产值超200亿元。

汕尾明阳生产的风机配件。李冠宇 摄

同样入驻汕尾(陆丰)海洋工程基地的还有南海海缆有限公司(下称“南海海缆”)。“我们2019年成立、2021年正式投产,目前是广东唯一研发、生产海缆的企业。”南海海缆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在陆丰投产以来,在广东市场占有率已达约50%,填补了广东海上风电产业链关键环节。

谈及选择汕尾、选择陆丰的原因,南海海缆有关负责人直言,海工专用码头等基础设施的配套支持是关键因素。“我们建厂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有配套使用的海工专用码头。我们也考察过其他城市的码头,但都不太符合我们的要求,只有陆丰基地这边的码头是海工专用码头,符合我们的建厂条件。”

陆丰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成员张春鹏介绍,目前汕尾(陆丰)海洋工程基地一期专用码头已正式投运,海工基地码头、甲湖湾电厂3、4号机组扩建工程配套码头、“三甲”地区深港码头等正加快推进。“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港航交通网络,畅通海洋产业发展大动脉。”张春鹏说。

源源“绿电”海上来

当风速大于每秒3米,陆丰后湖海域的91台“大风车”便会转动起来,巨大的叶片转动一圈能产生7.6度电。这些电经由海缆,送达海上升压站,最终并入电网。

“汕尾甲子二项目风机的叶轮扫风面积相当于4个标准化足球场,叶尖转速超过‘和谐号’高铁时速。”中广核新能源海上风电(汕尾)有限公司(下称“中广核汕尾公司”)生产准备部有关负责人许晓敏在陆上集控中心中控室介绍。海风带来的经济效应在这里有了具象的表达,可以被精确量化,风机状态、发电量、桨叶角度、机舱、发电机和变频器等数据信息在智能化的大屏幕上尽收眼底。

“目前,我们在汕尾已建成投产1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其中包括后湖50万千瓦、甲子一50万千瓦和甲子二40万千瓦。”中广核汕尾公司生产准备部有关负责人许晓敏介绍,汕尾后湖项目投运之时是国内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也是粤东地区首个海上开工、首个并网发电、首个全容量并网发电的海上风电项目;汕尾甲子一项目是国内首个海上开工、并网发电、全容量并网发电的平价海上风电项目;汕尾甲子二项目仅半年时间就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三个项目的建成投产,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超过45亿千瓦时,可等效节省标煤约14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50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约9000公顷。

“我们携手市政府积极引进明阳智能、中天海缆、天能重工等建设成一个海风基地,形成的一个风电建设产业链。新建海风基地码头,极大地提升了海风基地核心竞争力,为助推汕尾海上风电产业和海洋装备制造产业高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许晓敏说。

陆丰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受访者供图。

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稳定的风能资源为陆丰海域风电场的规模化建设提供了客观条件,也为汕尾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智慧高效新型能源体系提供了更多样的选择。随着陆丰核电、宝丽华火电、甲子风电等大项目推进顺利,陆丰“风光水火核”能源体系正加速构建,目前已并网发电和在建发电能源项目装机容量860万千瓦。

科技创新是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目前,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汕尾分中心(下称“红海湾实验室”)已入驻汕尾(陆丰)海洋工程基地,未来将聚焦海上风电先进设计建造技术、运维技术、消纳综合利用控制技术研究,与风机生产厂家合作加强漂浮式风机机型及漂浮式控制技术研究,以及相关配套产品的创新性研发,不断促进技术及产品迭代更新,为园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7月3日,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在广州完成吊装。资料图。

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汕尾(陆丰)海洋工程基地建设过程中,陆丰专门成立产业园管理办公室,主动承揽部分配套设施的建设,同时开通24小时企业服务专线,为企业员工提供日常生活生产便民服务。“像用电、用水、用地、用工、政策解读、手续办理等问题,政府都会派专人跟进,为企业解决了不少‘烦心事’。”许晓敏说。

为确保企业应享尽享税惠红利,当地税务部门成立了汕尾海工基地税收工作室,充分运用大数据及时监测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和审核减免数据。去年,中广核汕尾公司的后湖海上风电项目便享受了环保项目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税收优惠,免征应纳税所得额共计4亿元,为新能源产业向海逐风、向绿前行注入强劲的“税动能”。

中广核汕尾后湖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受访者供图。

“蓝色粮仓”海底建

海上风机迎风旋转,源源不断输送“绿电”。与此同时,与风机紧紧相依的深海网箱正孕育“蓝色粮仓”

走进陆丰市碣石镇后湖风电场,只见汕尾“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示范项目正加紧建设。项目主体框架结构在3个生产基地同时开工建造,上部平台模块已基本成型,养殖走道、网衣、防沉板、桩靴等部件均按计划施工建造中。

2023年8月25日,由汕尾市中广核汕尾新能源有限公司与红海湾实验室投资建设的“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示范项目在陆丰市碣石镇海域正式开工,并实现了“三个首创”——全球首例风渔融合型深水网箱养殖与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项目,首创在南海开阔海域建设桩基式海洋牧场网箱设施,首创建设全部依靠绿色能源供能的风渔融合平台。

据了解,该项目初步投资约2亿元,预计今年7月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后,预计年产优质海水鱼900吨,年产值约5400万元。

“海上风电+海洋牧场”,陆丰将海上发电、水下养殖乃至海洋观光等深度融合,探索“靠海吃海”的新模式,走出立体利用海域新路径。该模式不但能为海洋牧场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还可以降低海上风电运维成本,进一步提高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促进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

碣石海洋工程基地(二期)项目工地。资料图。

“风渔融合项目在国际上讨论了很久,但真正落地还是比较少的,所以‘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示范项目在国际上都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特拉维夫大学海洋生态修复专业博士杨波评价道。

去年加入红海湾实验室后,杨波及其同事在汕尾“伏羲一号”风渔融合项目现场进行了5个月左右的调研。他们每个月都会乘船到项目所在海域作水上水下调研,包括水体浑浊度、营养盐、结构体生物膜构成情况、鱼类特点等方面的调研,结果是这个风电场非常适合做风渔融合项目。

在海上风电场下养殖会不会带来海洋生态破坏?对此,“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示范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凭借强大的技术支持,项目不仅不会带来生态破坏,还会助力海洋生物增殖。

为减少渔业养殖对局部海域海洋环境的负面影响,项目运营过程中将引进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该技术利用养殖水域的物质和能量、生物间的生态互利性及养殖水域对养殖生物的容纳量,合理搭配不同营养级生物。比如鱼类、虾蟹类、滤食性贝类、大型藻类等比例,使某类养殖水生生物能利用另一类养殖水生生物的代谢产物。“生态修复是项目的重要使命之一。我们通过布设人工礁,既保证了海洋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又保证了风渔融合项目的长久运行,生态和经济在此处实现了和谐统一。”杨波说。

他山之石

青岛:向“新”求变 向“融”而行

7月2日,《中国城市国际传播影响力报告(2023)》在北京发布,青岛位居全国第11位。同时,因极具辨识度的海洋城市形象,青岛获得“海洋资源机遇之城”评价。

近年来,青岛市坚持走海洋强市之路,以海洋为发展引擎,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加快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步伐。去年,青岛市海洋生产总值再创新高,达到5181.3亿元,同比增长6.5%,总量居全国第三位。

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

海洋经济具有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特征。实现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打通产业发展堵点难点。

在发展海洋经济、培育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青岛聚焦创新策源、产业迭代、人才集聚等维度,深度对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持续提高城市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企业创新能力。通过积极推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科技产品和技术,助力青岛海洋发展开辟了更加宽广的路径。

比如,近期刚交付完成的“海葵一号”,是中国首个自主设计建造的圆筒形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其突破了多项专利技术,为海洋能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被形象地称为“超级能源碗”,同时也预示着青岛在海洋科技发展及装备制造方面拥有了绝对实力。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支撑,青岛制定出台《青岛市海洋人才集聚行动计划(2023-2025年)》《青岛市现代海洋英才激励办法(试行)》。据统计,目前青岛已集聚了全国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和50%的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全市海洋人才总量达37.65万人,住青涉海“两院”院士达23人,海洋创新综合能力位居全国首位。

塑强海洋文化旅游优势

从奥帆中心出发,“夜游浮山湾”观时尚灯光秀,这是青岛文旅当下最热门的打开方式之一。今年2月,青岛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丰富的人文与自然资源基底,让这里逐步迈向集帆船运动、海滨休闲、文化体验、海洋研学、会展旅游为一体的国际海洋文化旅游目的地。

海洋与文博叶茂根深。独一无二的海洋资源,是青岛打造“海洋研学旅游首选目的地”的最佳承载。选址青岛蓝谷的国家海洋考古博物馆,是全国首家在北京以外落户、由国家文物局直接管理的国字号博物馆,也是全国乃至全球唯一的国家级海洋考古博物馆。同样在蓝谷,研学旅行团队慕名而来,跟着“蛟龙号”一起探索神秘海洋,留下难忘的记忆。

海洋与艺术交融新生。“向海回归:人类世海洋的哲思”在西海美术馆开幕,22名艺术家的作品让“全世界的海”在此重逢。卧于波涛之上的小麦岛、海之恋公园,更是城市的艺术栖息地。

海洋与体育激情绽放。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站、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青岛马拉松等一系列体育赛事,通过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尽显海洋之城、奥运之城的人文魅力。

在青岛,海洋文化旅游不断以新场景、新业态书写着新表达,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赶赴一场文旅盛宴。

南方+记者 陈欣欣

来源:南方+

0 阅读:0

陆丰新发现

简介:用最简单的方式带您了解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