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市首届民乐大赛火爆出圈

陆丰新发现 2024-08-21 10:02:27

悠扬动听的扬琴、灵动婉转的古筝、韵味悠长的二胡……近日,陆丰市首届民乐大赛暨汕尾市首届“善美杯”民乐大赛陆丰选拔赛在陆丰市青少年宫举行,鼓励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民乐艺术的实践和创新,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汕尾市优秀传统民间文化艺术,推动民乐事业健康发展,继续擦亮汕尾“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文化金名片。

本次大赛分为少年组和成人组,共吸引45组选手参赛,通过专家评审团筛选出陆丰优秀代表参加汕尾市级比赛。在陆丰赛区的比赛现场,参赛选手们个个精神抖擞,手持乐器“各显神通”,在舞台上尽情释放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各式乐器的音符在现场悠扬回转,奏响一曲曲美妙动人的乐章。

陆丰市首届民乐大赛不仅是一场音乐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艺术的交流与碰撞。通过这次比赛,陆丰将进一步展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元的艺术风貌,在推动民乐事业发展的道路上愈发坚定,未来也将举办更多高水平的文化活动,进一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参赛选手“各显神通”。受访者供图

人气火

民乐经典上演花式浪漫

“这是陆丰第一次举办民乐大赛,刚开始筹办时还担心没有选手来报名,最后结果比我们预期要好得多。”陆丰市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庄宏璇告诉记者,在预热宣传阶段就受到广大市民群众的热烈响应,总共吸引45组选手参赛,参赛选手也覆盖各个年龄段,年龄最小的选手只有8岁,年龄最大的选手则有69岁。

“每个人都要有上台表演的机会。”庄宏璇告诉记者,本次比赛没有进行首轮筛选工作,目的是让各位选手都拥有上台表演的机会,让他们和专业评委老师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习,让民乐艺术更“接地气”。

比赛现场精彩纷呈,曲目丰富多样,既有独当一面的经典独奏,又有民乐合奏和混合乐器合奏等多种演奏形式,古筝演奏《洞庭新歌》柔和悦耳、扬琴《春郊试马》欢快激越、葫芦丝《侗乡之夜》《竹林深处》《月光下的凤尾竹》婉转悠扬、古琴《流水》清澈空灵……参赛选手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独门绝技”,一曲曲经典民乐曲目精彩奏响,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民族器乐的艺术盛宴。

温楚沛现场表演竹笛独奏《秦川情》。受访者供图

经过激烈角逐,酷爱竹笛的参赛选手温楚沛在成人组中荣获一等奖,他深情演奏的《秦川情》征服了现场所有观众。该曲采用陕西秦腔、碗碗腔等地方戏曲的音乐素材,乐曲在音乐变化上丰富多样,力度刚柔相济,旋律上的大幅跳进使其具有粗犷、爽快的风格。此外,该曲还运用了大量的腹震音、揉音等特殊技巧,使乐曲更具特色,对于演奏者指法的要求非常高,同时还要注意气息的控制。

成绩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沉淀。温楚沛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接触竹笛,后面就一直都在走音乐这条路,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时间,竹笛演奏已达到专业十级的水平。除了竹笛以外,他还会演奏古筝、二胡、葫芦丝等乐器,目前正在经营一家琴行,希望把民乐技艺传授给更多的学生。

“音乐演奏要带有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生命。”温楚沛认为音乐演奏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要去体悟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才能真正与他人共情。因此,他也经常会带自己的子女去外地旅行,不只是去娱乐游玩,而是更多地带领他们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他觉得这样的旅行更有意义。

长江后浪推前浪。来自陆丰市春源双语学校的吴堃媛今年14岁,她带来的扬琴独奏《黄河颂》气势如虹,迸发出雷霆万钧的交响,让全场观众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音符在琴弦上回荡,让她斩获了本次比赛少年组的一等奖,诠释了扬琴的独特魅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吴堃媛从小就对扬琴情有独钟,接触扬琴至今已超过6年时间,每当周末她都会抽时间去学习扬琴演奏相关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她始终保持着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她觉得弹奏扬琴是一种很享受的状态,每一次演奏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升华。

“非常感谢这个平台提供给我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我将代表陆丰前往汕尾参加比赛,希望能够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吴堃媛简单真诚的话语背后蕴含着满满的信心,这也是对她自身付出的充分肯定。

吴堃媛的母亲在谈到女儿获奖时,脸上洋溢着欣慰和自豪的笑容。当她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舞台上自信地演奏时,心中充满了骄傲和感激,同时也由衷地感谢这个比赛平台,让更多的孩子拥有表演锻炼的机会,帮助他们在音乐的道路上追寻梦想。

“这位同学是可塑之才,未来把基本功练扎实,在扬琴演奏的道路上将大有可为。”陆丰市正字戏传承保护中心党支部书记李建豪对于吴堃媛的表现感到非常满意。

作为扬琴艺术的“老艺人”,李建豪在扬琴艺术领域颇有造诣,他从6岁就开始学习扬琴演奏,至今已有40多个年头。他同时也是正字戏剧团里的骨干,无数经典作品背后都有出自他手的美妙旋律。他衷心希望吴堃媛能够继续保持这份热爱,在扬琴艺术的道路上逐梦飞翔。

“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知道这个比赛,无论是专业的民乐演奏者还是音乐爱好者都在关注这件事情,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李建豪希望未来有更多类似的活动,吸引更多的音乐人才参与其中,将陆丰的音乐文化推向更高的舞台,为本地的民乐文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温楚沛现场表演竹笛独奏《秦川情》。受访者供图

传帮带

“老中青”三代共奏传承曲

师泽如光,微以致远。吴堃媛的指导老师是来自陆丰市东海新龙中学的黄菲菲,她的扬琴演奏水平达到专业十级,曾多次在湖南省器乐比赛中获奖。

“堃媛当初学琴的时候也是零基础,在节奏感方面会有欠缺,弹琴的时候手腕也比较僵硬,后来经过她的努力,慢慢就有了速度和力度的概念,手腕松弛多了,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黄菲菲对吴堃媛的付出和成长表示充分的肯定。

“学习乐器这条路漫长而崎岖,要学会面对厌倦,要跟孤独成为‘好朋友’。”黄菲菲认为练琴其实是一件延迟满足的事情,需要耐心、细心和专心,在这个过程中很能锻炼人的心智,技艺的背后也是一种沉淀和成长。

黄菲菲在民乐传承的道路上愈发坚定,她也鼓励自己的孩子参加本次民乐比赛,把每一个学生教好,是她用音乐成就自己的最好印证。

除了老师的身份以外,黄菲菲同时也是陆丰市两纵文化艺术团的一员。这支民间文艺队伍从开始的自娱自乐到登台演出,一步步走向成熟,曾多次组织戏曲进校园、进乡村活动,编排小品、快板等节目,举办下乡禁毒宣传、推动移风易俗、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累计举办活动上百场,在吹拉弹唱中弘扬地方独特的文化魅力。

吴堃媛现场带来扬琴独奏《黄河颂》。受访者供图

传承的“接力棒”要一代传一代。同样来自陆丰市两纵文化艺术团的柯文忠也是本届民乐大赛的优秀选手,他凭借一首《扬鞭催马运粮忙》竹笛独奏赢得现场掌声不断。

柯文忠从10岁就开始学习竹笛演奏,今年69岁的他依旧在音乐这条道路上步履不停,葫芦丝、二胡等众多传统乐器也是他的“拿手绝活”。在“广东省第四届中国民族器乐大赛”中,陆丰市两纵文化艺术团原创作品《古乐新韵赞盛世》,在全省1000多个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业余组合奏金奖,精彩的作品离不开柯文忠演奏的精彩旋律。

“我们老一辈也去参加比赛,一方面是对自己的挑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柯文忠希望用实际行动来诠释自己对于民乐的热爱,参加这次比赛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一次自我挑战,更是一种“传帮带”的精神体现,传递出他对于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

“传帮带”的文化传承一直都在延续。陆丰市两纵文化艺术团专门设立3个公益性质的音乐培训室,其中包含古筝、笛子、二胡等乐器培训,希望有更多的音乐爱好者参与进来,为艺术团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民乐的创新与传承还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今年4月,陆丰市两纵文化艺术团精心打造以绿美生态建设为主题的文艺歌曲《绿美陆丰》,动人的旋律和优美的歌词背后是艺术团对艺术的不懈追求。

艺术团成员不远千里,走遍陆丰的各个角落,深入各大景点进行采风创作,体验真实的生活场景和人文情感。词曲创作中融入草原山川的自然韵味,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美好的意境,让文化艺术的歌谣增添盎然之色。

民乐的传承发展既要“引进来”,也要“传出去”。陆丰市两纵文化艺术团主动联系邀请专业艺术院校的老师前来授课,带领外地高校学生领略本土风情文化,让戏曲走进景区,让民乐传遍校园,让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在传承中发扬光大,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2年9月,陆丰市两纵文化艺术团获得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23年4月,陆丰市两纵文化艺术团原创作品《渔家代代颂党恩》在汕尾市首届文艺奖中大放异彩,获得全市唯一的音乐类金奖。

陆丰市两纵文化艺术团在艺术的道路上从未停歇,不断突破创新,创作出一批又一批高质量红色文化和非遗艺术精品,成绩的背后离不开艺术团成员的坚守与传承,用艺术的形式引起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文化认同、价值共振。

底蕴深

非遗之声连绵不绝

陆丰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多姿多彩、内涵丰富。截至2024年5月,陆丰全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3项。其中,世界级项目1项(陆丰皮影戏)、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15项、市级项目36项。在这些非遗项目中,众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乐也非常值得传颂。

吹打乐是陆丰优秀民间传统音乐,2006年11月,陆丰南塘吹打乐被载入《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广东卷》;2007年6月,南塘吹打乐入选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7月,陆丰南塘吹打乐代表广东省队到河北省北戴河参加全国第七届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奖暨全国吹歌展演,合奏《北雁思归》获得“特别优秀奖”。

陆丰南塘吹打乐远近闻名,其究竟有着怎样的艺术魅力?

左右手同时紧握唢呐,头顶上放着九个瓷碗,两边的臂膀和脚背均放有瓷碗,从半蹲到站立,“杂技”般的表演稳如泰山,双手指法灵活,清脆悠扬的唢呐声时而变奏,沉稳中带有力量感,这是陆丰南塘吹打乐独具一格的视听盛宴。擅长头、臂顶着瓷碗双吹唢呐技艺的郑宣也因此获得了“全国吹歌大王”的荣誉称号。

“本次民乐大赛的举办吸引了年轻一代对民乐传承的关注,这是很好的开始。”南塘吹打乐项目汕尾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郑俊锦一直致力于南塘吹打乐的传承和推广,不断加大传承发展步伐,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经常组织队员深入社区、农村开展义演活动,本次民乐大赛也为南塘吹打乐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南塘吹打乐表演。受访者供图

戏曲的演绎同样离不开民乐的点缀与烘托。正字戏是“南戏遗响”,被中外戏剧界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传承至今已有900年历史。2006年6月,正字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二年,正字戏进京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展演载誉归来。

正字戏的声腔与伴乐丰富多彩,既具有南方温婉曼妙的雅韵,又不失北方慷慨激昂之气势,显示出古老浓郁而又精美独特的南曲音韵和风味。

“艺术创作既要有现代气息,也要保留传统的魅力。”作为陆丰正字戏的核心骨干,李建豪近日编写创作的《焚香记·打神告庙》戏谱上标注着众多细节,适度的改编和创新赋予作品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在非遗传承的过程中,民乐的元素也在不断丰富,守正创新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基”。

正字戏的传统剧目有2600多个。在国家部级、省级获奖剧目有《姜维射郭淮》《百日缘》《张飞归家》《金叶菊》《换乌纱》《古城会》《百花赠剑》《刺梁骥》《刘文龙》等,各式民乐风格也为每个作品增光添彩。

还有锣鼓声齐鸣的甲子英歌舞、滚地金龙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样离不开慷慨激昂的民乐经典,像竹马戏、钱鼓舞等众多非遗项目都蕴含着陆丰民乐的独特韵味。

非遗传承步履不停,民乐之声连绵不断。近年来,陆丰市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着力搭建多元特色平台,助推非遗文化出新出彩。

在陆丰市首届民间文化节上,南塘吹打乐、博美西秦曲等陆丰民间传统节目轮番登台;正字戏、陆丰皮影戏、滚地金龙、甲子英歌等多个非遗项目走进乡村文化集市;“中国旅游日”陆丰市系列文旅活动在玄武山旅游区奏响非遗赞歌,以游园形式将非遗文化融入旅游宣传推介,不仅提升了活动内涵和游客体验,也进一步提升了陆丰非遗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也让陆丰民乐的声音传得更远。

陆丰非遗文化底蕴深厚,该如何打好这张“文化牌”?文化的“串联”或许是其中一个答案。

陆丰正字戏《荷塘月色》。受访者供图

比如正字戏《荷塘月色》舞台呈现效果唯美,同时融入英歌舞、滚地金龙、跑布马等陆丰非遗项目,用正字戏的古老戏曲表演形式表现日新月异的乡村变化,推动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艺术来源于生活,《荷塘月色》正是就地取材于汕尾陆丰助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和真实案例,既有现代的气息,又能“串联”优秀传统文化,为汕尾各稀有剧种演绎现代题材、打造现代戏树立了榜样、提供了学习借鉴的经验。

在遵循艺术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从古意中寻找新意,不断发掘民乐艺术与时代的连接点、与观众的共鸣点,必将有更多民乐音符与青春热烈相拥,让传统艺术代代相传。

南方+记者 陈保良

来源:南方+

1 阅读:21

陆丰新发现

简介:用最简单的方式带您了解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