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天猫618开售了

科技派代说 2024-05-21 10:37:19

作者 | 灵灵鱼

编辑 | 林霞

5月20日晚8点,天猫618正式开启。开售半小时,珀莱雅、兰蔻、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品牌方成交破亿。

有不少头部商家爆单了,不到一个小时创造近数百万到一千多万的销售额。

也有很多小商家爆冷,仅卖出几单,甚至还有吃鸭蛋的。

官方这边,淘宝小二催促商家跟上推广节奏,称今年618“第一波流量高峰就在今天”。建议商家“确保每个爆品已经创建计划;确保每个计划的推广预算充足,建议日环比提升40%以上;控成本计划确认已提升出价,建议出价最少提升20%。”

小二还提到,大盘实时流量日环比已增长50%,请商家抓紧建立全站推广计划,建议优先投放平台推荐的商品。

值得一提的是,这届618,天猫、京东等各大电商平台取消了延续了十余年的预售制度,可以说是一大重要变革。

回归低价、简单、直接的这届618,究竟怎么样了?商家持有怎样的看法,又有哪些应对大促的妙招?

|这届618,大平台集体取消预售

眼下,各大平台的618已经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或已开始,或即将启动。

时间安排上,唯品会率先起跑,在5月17日晚8点开启618年中特卖节;天猫618于5月20日开启;京东618将于5月31日晚8点正式启动。此外,抖音、小红书等618大促将在5月下旬陆续启动。

玩法上,平台之间均默契地取消了预售制。

天猫取消了延续了十余年的预售制度,从20日晚8点起,现货开售。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接下来天猫简化购物流程将成为今年618的主旋律之一。这一点也体现在天猫618的招商中,促活动规则相较更简单,满足条件即可报名。大促提前预热的各类抢红包、小游戏玩法,也未出现在这届618。

京东自去年双11取消预售制后,今年618继续延续这一做法,在5月31日晚8点现货开卖,同时推出百亿补贴日活动。在6月上旬,将推出一系列主题活动,包括9.9包邮日、超级直播日、PLUS会员日等。

快手电商也在今年取消预售玩法,自5月20日起正式“现货开卖”,开启为期42天的购物狂欢日,主要分为抢先购、爆发期和返场三大阶段。此外,快手还推出了“满300元减60元”的跨店满减优惠。

除此之外,拼多多、唯品会、苏宁易购等电商渠道,早已实行无预售、直接开卖的促销常态。

过去,预售制模式的确有其好处,即可以大大缓解订单集中爆发,对物流支付系统以及商品供应端的压力。但随着大促的发展,预售的问题也在不断涌现,如预售的商品不能按期发货、补差价出现涨价情况、售后服务与普通商品不一致等。同时,随着大促常态化,消费者对于预售的耐心和兴趣也在下降。

取消预售之外,可以看到,这两年电商环境已发生诸多变化。以天猫淘宝为例,平台还增加“仅退款”规定、会员升级无限次退货包运费服务、推动工厂自营发展等,动作频频。

阿里董事长蔡崇信曾这样总结,“过去淘天一直强调商家服务、消费升级,反而忽略了用户体验,这一错误决策放任了拼多多的崛起。”

这一系列动作,都指向了同一方向——提高用户体验。业内观点认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商市场,如何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服务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将是各大电商平台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这届618,各大电商平台集体取消预售,本质上是通过优化购物流程、提高物流配送效率等方式,来提升用户体验,吸引更多消费者。集体取消预售的618大促,将回归“低价、简单和直接”。

|不报名的商家,直言“没意思”

对于迎来重大变革的这届618,商家的看法也不一,有人觉得“没意思”,也有人选择继续“跟”。

早在618大促正式启动前,派代与不少商家进行了交流。总结来看,部分商家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首先,商家普遍认为,不想在大促中卷低价。

商家阿文告诉派代,折扣力度实在太大,其所在的类目立减15%。“不能报,没有一个公司是靠低价能生存下来的。我现在定价都是保证有65%以上的毛利,不搞低价。”一位茶叶商家也有同样的顾虑,“我这个类目也是15%或者满300减50,优惠力度太大了。”

过去对大促表现积极的天猫服饰商家老朱也表示,“主旋律是低价,不想玩。”他认为,平台力推“工厂自营”,本质上挤兑了普通商家的利润。“工厂自营,你甚至都能在淘宝站内搜到1688,很没劲。”

“都卷低价,再报也已经没啥空间了”“不报名不亏损,报名亏得更多了”……从部分商家的反馈中,不难看到他们对于618的失落情绪。甚至有商家对此进行预判,“物极必反,要等到低价带来的不好体验已经影响到正常购物了,大家更注重品质了,慢慢可能会再变好。”

其次,“没有流量”也是部分商家热情不高的一大原因。

“主要是现在的活动报了也没有流量,如果降价能换流量,也可以接受。”阿文如是补充。

多位商家向派代反映,没有流量的一大原因在于平台大促频繁,一个月可能连开三场,商家和消费者都已经感到“麻木”。他们选择将618当作日常促销,没有进行过多投入。

一位已经报名的商家,也表达了不抱太大期望的心情。做家具、餐具类目的淘宝商家大白告诉派代,“平台叫我们报就报了,但是大半年一直在活动,感觉活动了也没增加多少订单。”

在派代商家群,经营童鞋类目的淘宝商家天空表示,“满减和运费险太厉害了,最低价的83折,加上运费险,没几个类目扛得住。”

不少商家担心运费险对利润带来的影响,“主要还是怕运费险,一个月要开运费险,想想都害怕”;“退货承受不住”。

|大促来袭,为保持利润商家们各有对策

在阿里巨变后迎来的首届618,商家、主播们都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但也仍然有许多商家选择继续报名,期待大促带来的增长。

大促启动前,李佳琦也提到,“我们迎来了今年的618大促,难不难?我觉得是难的,但是我很喜欢在难里面去找突破点,在‘难’里面去逼自己一把,再看一看我们能够给用户带来什么。”

天空所在的童鞋类目,大促期间同行基本都会报名、发力。他说,“之前试过大促不跟,业绩只有对手一半。同行都在框框报,不跟的话,怕一个618店铺直接挂了。”

此外,有商家认为,如果对应的消费人群对价格敏感,或者产品本身具备高溢价优势,都应该报名618,是很好的增长机会。

“平常的活动不报了,但618还是会报一下”,商家空文如是说。

QuestMoblie在《2023年618洞察报告》中指出,线上零售渠道价值依旧,大促依然是拉动业绩增长、占领用户心智的关键节点。换言之,尽管电商竞争愈演愈烈,但大促依然有其独特价值。

为了在618大促中收获更理想的利润,商家们也有各自的对策。

比如,在报名大促前适当涨价,并选择比较有价格优势的产品去报活动。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商家为了保证利润,会选择提高产品价格,但这种方法容易被平台识别为“先涨后降”。对此,大白提到,在报名活动前,就要进行提价,一旦提交活动后再提价,即为“先涨后降”。

再比如,在大促期间推新品。据派代了解,一些商家会利用大促期间推新品。原因在于,新品没有历史价格,没有价格比价,这样一来既有利润,又能享受大促助力。

此外,商家还可以不断开分店,借助自然流量发展。商家长江介绍,其目前的主要做法是一直开分店。“比如我这个店铺一年赚20万,别的店铺一年赚10万,几万都行,错开,不推广其实最理想,自然卖。”

眼下,让大促回归合理的周期安排,也成为商家的一大呼声。商家建议,活动结束以后,有一定的缓和时间让商家回血,这样商家就算活动亏损,拉过来的客户也够活动间隙赚回亏损并带来利润。

大促发展至今,已有些许年头。平台对过往的制度和模式进行不断调整,以更适应当下的经济发展和消费诉求。相信在与商家、消费者的磨合下,大促机制还会不断变化,商家需做好准备。

0 阅读:0

科技派代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