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安徽阜阳的老乡在北京开了一小工厂,他家妈妈来他们做饭。
因为我的家乡属于豫东靠安徽阜阳,方言跟安徽老乡差不多,有时我会给阿姨闲聊几句。
那位阿姨跟我说:这还是北京呢,太失望了,车子越往北房子越低,越小,而且村子里看着光秃秃,一棵树也没有,看咱老家那房子多高,多宽敞,村里到处都是树,夏天又好看又凉快。
北京相近的河北省,和北京的气候和建筑,生活习惯都差不多,树上的叶子说落就落,再说,种的树也少,一到冬天,就光秃秃的了。
等我到了北京和河北农村才知道村里树少的原因的原因:这里冬天冷,房子需要很好的采光效果,就这样还得烧炕。为了防止树长大冬天挡住太阳,院子里一般没有树,所以远远看去,整个村庄光秃秃的。
有一句老话叫“无树不成村”,每一个村子,总是栽种着各种各样的树木,甚至以前,每座村子的村口都有一棵饱经风霜的大树,远行归家的人,远远看到那一棵大树,就知道终于到家了。
甚至外村的人,也把这棵树当做这个村庄。
听家里人说,我们村口以前有一棵大槐树,十八岁的五爷去外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人家问他哪村的,他不知道名字,只说大槐树那村的,有好心人就把他送了回来。
我小时候,村里的树密密麻麻,到了夏天,一团团绿荫连成片,覆盖在整个村庄。
那时一个村子里如果树木稠密,说明村里人口多,人多也说明这个村子人丁旺盛,热闹。
现在,村庄里的树不如当初多,但每年春天都会有人种树。
我看到弟弟前年发的朋友圈,春天的一个周末,他和小弟都在家,那天和母亲一起,种了30棵杨树。
植树节任务完成了,午饭后母亲弟弟我们三个人把30棵树苗种完了,挖坑,植苗,培土,浇水,挺累的。突然就有信心起来,村庄里还有人在在种树,一直都有人种。
即便是那些在外地安家的孩子,他们依然会在春天,在父母的张罗下,参与到种树中。
记得2020年春天我在家乡,看到有人肩膀上扛着一捆树苗,骑着车子,一下子想起以前春天种树的情景。
那时每到春天,家家户户就会根据需要,去街上一捆捆去买树苗,买回来的树苗把根子放到小河里泡一夜 求取第二天就开始找地方种树。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每一个春天,村庄里都有人在种树。他们去种下了村庄的希望。
村子里的树通常都会比人活得更久些,有时我会有一种印象,觉得它们也记得我们,就像我们记得它们一样。挖种树的小坑把小树苗放到刚挖好的坑里浇上水,用土盖严实种下绿色,就是种下希望,是村庄的希望,也是农民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