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切换成育儿博主。
之前不是说过,我带我家娃去学了一段时间网球嘛,今天说说进展。
进展就是:娃放弃了,我也放弃了。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我们可以准确的得出判断,这个娃既无网球天赋,也无这方面爱好。
没有天赋,决定了娃不可能以后靠这个吃饭。
没有爱好,又决定了娃在从事这项运动时不快乐。
又不能当饭吃,又不能带来快乐,那还要它干啥。
给娃学课后班就跟买基金一样,发现买错了,就得及时止损。
不要等回本,等是等不回来的。
其实我最近给娃停掉的不仅仅是网球课后班,实际上我家已经把所有课后班都停了。
为啥呢?
因为我最近看到一个数据。
好心情(一个研究心理健康个机构)联合中国麻醉药品协会精神卫生分会,共同发布了一个《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
这个报告里写到,现在高中生的抑郁检出率达到了40%,连小学生都达到了10%。
现在的娃,由于学业压力、家庭压力、电子产品使用普及等原因,出现心理问题的现象是越来越常见了。
每年到了开学季之后,各大三甲医院的心理科,常常处于一号难求的状态。
我前些天就跑到海南这边的大医院心理科去转了转,候诊区里穿着校服的孩子确实很多。
那个科室的墙上贴着很多心愿贴,多数是鼓励自己要开心起来的。
比方说“张三你一定要开心起来呀”,或者“李四不要怕,你是最棒的”,等等。
大家可以想想,得是平时多不开心的人,才会把“开心起来”当成愿望来许。
我估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听说过自己身边的亲戚或者朋友家,有娃出现抑郁症状的经历。(如果你身边真的有这类事情发生,可以在留言区写一写)
青少年抑郁,已经从我们小时候的十分罕见,变成了现在的很常见了。
我有个观点,性格决定命运,学历不决定命运。
一个人这辈子活的快不快乐,甚至他能不能善终,通常是看性格,也就是他的心理情况。
对中国的娃来说,学校的学业已经够他们忙活的了,没必要课外再给他们增加新的压力。
如果要搞课外活动,一定要挑娃特别喜欢的项目。
注意,这个喜欢,是娃主动喜欢,不是经过大人威逼利诱的那种。
比方说我儿子就喜欢踢足球,一跑起来就特别高兴。
但是你说他的球技怎么样呢?
那是真不怎么样,毫无天赋。
虽然踢的不好,但人家就是喜欢踢。
而且人家拒绝去专业足球培训机构去学习,就是喜欢“瞎踢”。
按我之前的观念,这种瞎踢是没有意义的,这能踢出个啥来。
现在我的观念变了,虽然踢不出个啥来,但至少他开心了,他流汗了。
他在场上有输有赢,他接受了这些输赢,笑过哭过。
他经历了,这就挺好。
其实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具备专业运动员的天赋,我们玩体育都是因为喜欢,因为开心。
开心就好,人活着一个重要的目标不就是开心嘛。
其实不光体育项目是这样,文化课也一样。
绝大多数人在文化课上其实也是做不到特别拔尖的,拔尖通常是天生的。
既然做不到拔尖,那有何苦往死里逼娃呢。
那么多大学里,除了最牛的几所以外,其他学校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我觉的10年后,文凭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弱。
不是说文凭不重要,有大学文凭和没有大学文凭还是差很多的。
但是一所普通本科和一所211/985之间的区别会越来越小。
娃的未来,绝不是大学决定的,更多是他的性格、他的爱好决定的 。
他喜欢的事,他才愿意在上面花时间。
他性格坚强,越到挫折才不容易放弃,至少不会跳楼。
所以我现在对养娃这事越来越佛系。
鸡娃无意,结果随缘。
娃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不管娃的学习啊,学校的课程还是得跟上的,汉字该写要写,英语该读要读,打游戏限制时间,完全放养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