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战争,他带两门迫击炮抓“舌头”!战友送饭,连长却命令倒掉

这历史不 2024-09-22 03:15:22

练兵时刻

1984年7月,云南老山前线的硝烟浓得能熏晕几只山羊。

越南军队不甘心被打回老家,缓了两天又得开始得瑟。又在6月和7月像两只受伤的狗一样,猛扑过来,企图捡回点儿面子。

我军嘛,痛打落水狗不是一次两次了,这又是一次练兵的好时机啊!

人家主动过来送军功,哪有不要的道理?

于是乎,咱们迅速搞出个大动作硬生生拉了5个侦察大队,3500号人马,风风火火赶往前线。这不是任务,是一次全方面考察、是一次实战演练:侦察、抓俘、搞破坏。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没事别惹人,惹了人就得认,装是要付出代价的。

5个侦察大队开始了实战比武。

侦查大队四连可是被寄予厚望的,差不多被看作“战场黑马”,就等着他们能一战成名,搞出点花样来。结果,前半年这“黑马”愣是没跑起来,让人颇为捉急。

好在机会很快来临,四连的人就是不要命,也要完成这次任务。

原计划三天搞定任务,结果迷路五天

四连出发前气势如虹,连队长信誓旦旦保证:“不牺牲一人,不丢一枪”。

12月10日凌晨,他们悄悄越过边界,潜入敌方,气氛有些像特工电影。

然而,天不作美,大雾笼罩,能见度不足20米,队员们脚下的地图显然在跟他们玩捉迷藏。

按计划,大家应该三天内任务结束,但不知哪儿出了岔子,完全迷失在这雾中。几次派人侦察,结果越探越迷糊。

时间嗖嗖地过去,眼看着干粮也快吃完,水喝得见底,所有战士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中。

食物吃完了还找不到路,只能不断地原地休整,等待迷雾散去。

可天气谁说的好呢?此时比的不仅是体力,还有心理素质。

一直折腾到15日,天气终于转晴,雾气散去,大家一看,后背凉气从脑袋顶冒到脚后跟:好家伙!面前就是雷区!

万幸之前没谁踩进去!这要一脚下去了,不仅任务完不成,全体人员都得报销。

离奈何桥仅一步之遥啊!幸亏了前两天的休整!

趁着这短暂的晴天,他们立刻标记敌军阵地,搞完了测绘任务,然后愉快地饥肠辘辘地回去继续埋伏,想办法抓俘虏。

看起来折腾六天,还不如说是天公在磨炼他们的“耐性”。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

十六号那天,天儿真好,但是战士们急得不行,因为大雾隐蔽了七天,三天的任务7天还没完成,这对4个人来说是个不可忍受的结果。

四连所有人拧成一股绳,下定决心:这次必须得抓个俘虏回去!不然真的没法交代。

四连连长领着所有人,像鬼魅一样潜伏在越军阵地侧后方五十米处,郑连长带着捕俘组和火力组隐藏好了,整个儿一人墙,别说离远了看,就是趴在一米处看,都发现不了,可见四连的军事素质。

越军根本没想到他们的眼皮底下竟然潜伏着一个连!

四连正连长听着头顶上脚步来回来去,跟散步似的,可就是绕开了设伏的地方。唉,这感觉就像钓鱼似的,鱼饵都扔了好久,鱼就是不上钩。

战士们一会儿紧张得要命,一会儿又急得恨不得自己上去跳个舞吸引敌人。

战士们急归急,心理素质那是杠杠硬,7天都等了,差这一会儿吗?

终于,下午四点,机会来了!三名越军晃晃悠悠走进了他们的伏击圈,差不多就在两米开外。

这么说吧,他们离火力组那么近,估计连呼吸声都听得见。

抓捕就在这时上演了。郑连长是个急性子,见时机成熟,立马弹跳而起,手里那微声冲锋枪"噗"地一声干掉了最后面的那个越军。

剩下的两个当场傻眼了,尤其是那个胖子,估计心里在想,怎么会有人!难道鬼来了?

没等他反应过来,被一枪托砸晕直接昏倒。剩下的那个瘦子更悲催,被捕俘手一个飞扑撂倒在地,动都没来得及动,就被捆的跟个粽子一样。

瞬间就抓了两个舌头,还没暴露。

排长陈军是个谨慎的人,怕那个胖子复活,又给他来了一串点射,基本可以确定这胖子没机会再减肥了。

这时,敌军终于意识到了不对劲,开始往这边涌来,枪声震天响。郑连长低声道:“该撤了!”

大伙儿赶紧带着战利品,边退边扔地雷,阻击敌人,就像边走边扔垃圾似的。而且还不忘呼叫后方炮火,求个"远程快递"把敌人拦截住。

撤到山脚下,战士们个个累得跟散了架的玩具似的,东倒西歪躺地上喘粗气。

听说抓俘归来,炊事班特意准备了好吃的,饭菜香气老远都能闻到,仿佛在招呼:“来吧,兄弟们,吃饭啦!”

饿了好几天的战士们肚子早就叽里咕噜唱起了交响乐,正准备大快朵颐,突然,郑连长神色大变,嗓子眼儿像卡住了什么似的,突然厉声喊道:“饭菜倒掉!谁都不能吃!”

战士们都傻眼了,啥情况?这么香的饭怎么能倒了呢?郑连长指着南方:“敌人的炮弹马上就砸过来了,想吃饭,等死了再吃吧!”

饭菜是倒了,战士们的胃口也被倒了个干干净净。大家起身继续前进,有人边走边说:“连长,咱是真走不动了!”

还没走多远,敌人第一波炮火像准时到达的外卖一样,砸在他们刚才休息的地方!

场面劲爆,震得战士们头皮发麻,刚才谁要是多吃一口,就被炸成肉泥了!

郑连长那见鬼一般的预感拯救了整个连队!战士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抓来的俘虏自然不是白抓的,经过一番信息交叉比对,炮兵立马锁定了越军的大湾炮阵地,"精准打击"这四个字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敌军四门大炮直接报销,三个方向的观察所变成了历史遗址,35人直接回老家喝茶去了。更神奇的是,这场惊险刺激的战斗,咱我方竟无一人伤亡!也真是战场上的奇迹了。

军区对四连赞不绝口,夸这场渗透侦察战打得漂亮,潜伏时间最长,战果最大,啥都没损失,成了半年来最好的战例。

昆明军区给四连戴上了“英雄侦察连”的光环,郑连长被记一等功,其他战士们个个有功劳。

这一仗打得,不仅漂亮,还打出了名气,更打出了四连的铁血荣光!

抓个越南俘虏有多难?

抓个人回来,你以为简单?谁上过战场谁知道,那比在老虎嘴里拔牙还难。

你想啊,敌我双方军马炮上阵,子弹上膛,手榴弹的保险全部打开,穿过交火线到敌军那边抓人,难度堪比走钢丝——过去不容易,回来比登天还难,因为多了一个拖油瓶!

也就是说,抓人回来,更是考验智慧和体力的终极挑战——万一被发现了怎么办?

比如1988年4月,十五侦察大队一连在越南楠海上演了一出“夺人秀”。

这地儿靠近国境线,隔着两座大山,一个1716,一个1681,中间夹着条小河和一条小道,有多近?这么说吧,打个喷嚏都能惊动山那边的越军。

咱们的大炮和高射机枪就负责照顾这条河谷,任何越南小伙伴想靠近都得问问它们的意思。

再说这次行动,侦察大队可不是简单地去越南溜达,他们在敌人鼻子底下转悠了一圈,活捉了俘虏,还一路带回了胜利。

抓一个俘虏要配有多少装备

侦察组的七位勇士们,连长、一排长、二排长,各个都是“战斗骨干”,他们的装备是七支56式冲锋枪,还带了四把超静音的微声手枪。

这让他们在执行任务时就像在进行“隐秘行动”的小型演出。

不被发现是硬道理,但是发现了能跑,才是真英雄。

与此同时,后面的火力组组成了一个15人的“火力合唱团”,携带着班用机枪、56冲锋枪、以及一整套通信设备,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交响曲”做准备。

而接应组也不甘示弱,15人和10人分别编成两支队伍,火力连则备好了6门100mm迫击炮,和两挺12.7mm高射机枪,能够保证敢追击而来的敌人有来无回。

所有人神情严肃,最后一次检查了所有装备。下午2点35分,第一捕俘小组的1班长和2班长悄悄接近四名越军,像鬼魅一样摸到他们身后。

这四名越军与另外五名之间相距甚远,出现了难得的破绽。2班长用流利的苗语搭话,越军毫无警觉,还微笑着回应,简直像是在参加一个友好的聚会。

就在这个时候,1班长像是舞台上的主角,借机用微声手枪精准击伤一名越军,接着一枪托打到另一名的左眼上,一个足球踢干净利落,迅速制服了另一名越军。

后面的战友都惊呆了,像是被震撼的观众,纷纷跟上来帮忙。

1班长迅速将被制服的敌人交给其他战友看押,又像猛虎出涧一样窜了出去!

他要的就是敌人还在反应的空档,只要敌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能一举拿下。

但此时有个越军竟然回头了!顿时大惊,正准备掏出手雷,结果被2班长一个锁喉制服,完美演绎了“英雄对决”的经典时刻。

与此同时,最后一名越军也被1班长撂倒,真是“落幕”得不费吹灰之力。

这场短暂的捕俘战斗仿佛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四名越军被突袭得完全懵了,一名受了伤,三名被捉。

在这场精彩的战斗表演中,远处的火力组和其

他侦察组的人员忙着保护现场,果断开火,成功将与这四名越军相距较远的另外五名敌人全部击毙,简直是一场完美的“终场秀”。

到了3点30分左右,我军参战各组如同成功的演员一样,顺利越过边境,撤回我国境内。

经过战后总结,这场“战斗演出”可谓丰收:成功抓获越军三名,击毙六名(被微声手枪击伤的敌人抢救无效,算是“离场”),缴获手雷四枚,还“意外”炸毁敌方一栋屯兵房,显然是在远程火力对射中遭到毁灭。

整场战斗下来,我军没有一名战士受伤,真是令人钦佩的“完美表演”。

这场“战斗”充分展示了我军的高超战斗技巧。他们不仅仅是战士,更像是战场上的明星,演绎着属于他们的传奇。这样的“精彩节目”,想必会在战斗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越战争十年》

《古今传奇双月号》

0 阅读:29

这历史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