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第42、43、44、45军历史沿革,军改后保留了哪些部队

公子毋庸近代说 2024-07-04 22:24:48

1949年2月1日,遵照中央军委1948年11月1日颁布的《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和部队番号的规定》,以及1949年1月15日颁布的《关于各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各野战军,以及华北军区野战兵团辖下的各“纵队”,统一改为“军”级建制。

其实早在3个月前,1948年11月13日,辽沈战役刚刚结束,东北野战军12个步兵纵队作为全军整编的第一批部队,已分别改编为第38军、39军、40军、41军、42军、43军、44军、45军、46军、47军、48军、49军。

1949年3月,东北野战军改称第四野战军。

——前文已对第38、39、40、41军做了详细介绍,本篇从第42军开始说起。

第四野战军第42军(原东野5纵)

1946年1月,“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相继成立辽东、吉林、西满3个一级军区,以及辽宁、辽南、合江、松江、嫩江、辽吉、龙江7个二级军区。

1946年5月,辽东军区组建完成独立第1师。

1946年8月,辽东军区组建完成独立第2师。

1947年11月,辽东军区组建完成独立第3师。

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同时组建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

1948年3月31日,以上3个独立师依次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3、第14、第15师,在辽阳地区合编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第5纵队,共3.6万余人,隶属东北野战军建制。

首任司令员万毅、政治委员刘兴元。

“5纵”这个番号很特别,四大野战军加上华北军区野战兵团,之前都没有“5”这个番号,排到第4纵队以后,就直接跳过5,排第6纵队去了。

东北野战军原先也是如此,4纵之后就是6纵,后来又组建了7纵、8纵、9纵、10纵,全都刻意避开了“5”这个数字。

原因就是西班牙内战时期的“第5纵队”臭名昭著,在国际上的名声非常不好,成为了一个专用名词,意为“混在内部的敌人”,所以各大野战军都有意规避它。

直到1948年3月末,东北野战军才打破了全军不设第5纵队的惯例,在新组建的3个纵队中,启用了“5”,5纵、11纵、12纵相继成立。

在东北野战军12个纵队里,5纵和其他纵队相比,由于成立时间较晚,是名副其实的“小老弟”。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

原纵队司令员万毅转任军长,原纵队政治委员刘兴元转任军政治委员。

所辖第13师、第14师、第15师和新调入的独立第9师,依次改称第124师、第125师、第126师、第155师,全军共4.7万余人。

42军的前身5纵,由于组建时间相对较晚,东北三年基本没有打过什么硬战,不是打辅助,就是留作预备队。直至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后东野大军挥师入关,42军(5纵)才真正经历了大战考验。

1948年12月15日,第42军血战丰台,率先打到了北平城下!

电影《建国大业》中,“前面有个地主大院,院墙太高,爬不上去,手榴弹都炸不开,请炮兵支援吧!”

葛优饰演的那位团长的原型,就是时任第42军124师372团参谋长魏化杰。

北平和平解放后,42军南下作战。

1949年4月16日,42军从河北磁县、临漳兵分两路,顶着瓢泼大雨一夜急行军120余里,17号天还没有亮,就赶到安阳城外。

4月17日晨,42军对这座城墙高达10米、上半截厚度达5米、下半截厚度竟达15米的豫北重镇发起攻击。

此前,华北军区的两个师打过安阳,没打下来。二野的部队也来打过安阳,还是没能打下来。这次轮到四野第42军上了。

5月6日,42军血战安阳20天,豫北重镇安阳,终于获得了解放!

但是,此役的代价是巨大的,由于伤亡过大,第42军成为第四野战军12个军里,唯一一个没有过江参加南下作战的部队。

1949年12月,第155师转隶中南军区运输司令部建制,脱离第42军战斗序列。

1950年7月,第42军转隶东北军区建制,全军驻防黑龙江。

1950年10月16日,第42军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全军秘密开赴朝鲜作战,比所有参战部队的入朝时间早了3天。

1952年11月,第42军凯旋回国,两年的入朝作战中,一共歼敌2.8万余人。

第42军回国后移防华南地区,转隶中南军区建制,成为全军首批进行苏式装备改装试点单位。

1955年2月,中南军区撤销,第42军转隶广州军区建制。

1979年3月,第42军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隶属东线攻击集团,在龙州方向作战,担负攻歼高平以东、以南地区越军的作战任务。

第42军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一共歼敌6901人,其中毙敌4605人。5个单位和10名个人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

1985年全军整编,第42军改建为第42集团军,所辖步兵第125师撤销编制,第55军步兵第163师转隶第42集团军建制。

所辖步兵第124师、步兵第126师、步兵第163师整编为摩托化步兵师。

其中,第124摩步师、第163摩步师,执行南方甲种摩步师编制。

第126摩步师,执行南方乙种摩步师编制。

此外,第42集团军还陆续编入坦克旅、炮兵旅、高炮旅等部队。

1992年9月,广州军区炮1师转隶第42集团军。原第42集团军炮兵旅缩编为炮兵第52团,归炮兵第1师建制。

1994年7月,第124摩步师被中央军委列入全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

1996年10月,第42集团军第126摩步师转隶武警机动部队,番号改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第126师,由武警总部直辖。

1998年,第42集团军坦克旅、高炮旅分别改建为装甲旅、防空旅。

2002年2月,第42集团军摩步第124师改建为两栖机步师。

2013年,第42集团军炮1师改建为炮兵旅、远火旅。

2016年2月,广州军区撤销,第42集团军转隶南部战区陆军。

2017年新一轮军改,第42集团军番号撤销。

原第42集团军炮1师在此轮军改中被撤销编制。

原第42集团军第124两栖机步师,分别组建为两个两栖合成旅,一个留在了南部战区陆军第74集团军建制内,另一个转隶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

原第42集团军第163摩步师,分别组建为两个重装合成旅,一个留在了南部战区陆军第74集团军建制内,另一个转隶东部战区陆军第73集团军。

由此,第42集团军的血脉在南北两地开枝散叶,分别在第72集团军、第73集团军、第74集团军中继续传承。

第四野战军第43军(原东野6纵)

第四野战军第43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6纵,再要往前追溯的话,6纵这支部队是北伐时期“叶挺独立团”的血脉。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时,这支部队隶属叶挺的第11军25师,在起义部队失利之时,25师一枝独秀。朱德率领25师在三河坝重创钱大钧部,此后转战闽粤赣湘边,直至湘南起义之后上了井冈山。

朱德带上井冈山的2000多人中,25师就占了近800人,该部是南昌起义的所有部队中,唯一一支成建制上到井冈山的部队,其后被编入红四军,朱德担任军长。

1932年底,红四军番号撤销,编为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第2师,首任师长徐彦刚。

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2师被编为八路军115师第343旅第685团,首任团长杨得志。

1938年12月,115师685团移驻苏鲁豫边区,番号随之改为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彭明治担任支队长。

1940年8月,该部番号改为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一支队。

1940年10月,该部又被编回老部队115师的战斗序列,番号改为八路军115师教导第1旅,彭明治担任旅长。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重建新四军军部时,该部整体转隶新四军,番号改为新四军第3师第7旅,仍由彭明治担任旅长。

1945年9月底,新四军第3师从苏北挺进东北,于11月下旬到达东北后,林总便把第7旅抽调出来,“扣”在了自己身边,作为直属部队,第7旅直接由林总亲自指挥。

当然,其后成立的6纵,并不完全由第7旅组成,但第7旅是6纵的基础,6纵的血液里,有着两次北伐、两次起义(南昌起义、湘南起义)、两支部队(八路军、新四军)的优良传承。

另一支编入6纵的部队是原八路军渤海军区的6个团,这6个团抵达东北后与冀东到达东北的部分部队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7师。

1946年10月,第3师第7旅与第7师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下辖第16师、第17师、第18师,全纵队2.3万余人。

首任司令员是曾经担任过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红2师第三任师长的陈光,这份血脉渊源,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纯属巧合。

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改称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

1948年辽沈战役中,6纵全体官兵强行军两夜一天,不吃不喝不休息,行程240余里于10月24日凌晨,在新民以西的厉家窝铺车站,堵住了欲撤往营口从海上逃跑的廖耀湘兵团。为东野全歼廖兵团,立下了头功!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

首任军长洪学智、政治委员赖传珠。

所辖第16师、第17师、第18师和新调入的独立第6师,依次改称第127师、第128师、第129师、第156师,全军共6.3万余人。

1949年2月下旬,第43军奉命南下,配合第二野战军作战。

渡江战役胜利结束后,第156师转隶江西省军区,脱离第43军建制。

1949年12月,仍在广西作战的第43军奉命开赴雷州半岛,做好渡海作战准备。

1950年5月1日,海南岛全境解放。在历时56天的海南岛战役中,四野各部队共歼敌3.3万人,其中43军的歼敌人数为1.3万。

1952年7月5日,第43军与海南军区合并为海南军区兼第43军。10月,第44军第132师转隶第43军建制。

同年,第43军第129师奉命整体转隶海军,组建海军西营基地(现湛江基地)。

1961年8月,第43军番号撤销。

步兵第127师转隶广州军区直属。

步兵第128师、步兵第132师仍然隶属海南军区。

1964年12月,步兵第128师脱离海南军区建制,转隶第42军。

1968年9月,第43军重建,隶属武汉军区。

步兵第127师、步兵第128师重回第43军。

步兵第132师扎根海南军区,不回来了。

早已转隶海军的原第129师回不来了,由广州军区边防师改建的步兵第220师改称步兵第129师,转隶第43军建制。

1979年3月,第43军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隶属东线攻击集团。该军第129师及坦克团编入42军作战系列,其余部队在爱店方向作战,担负攻歼支马、禄平地区越军的任务。

第43军共歼敌5269人,其中毙敌4991人,伤敌177人,俘敌101人。6个单位和8名个人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

1982年9月,第43军在全军率先成为“集团军”试点改革单位之一,下辖步兵第127师、步兵第128师、步兵第129师、炮兵第2师、坦克第11师、高炮第63师,以及军属高炮团、地炮团、坦克团和150中心医院等,全军共约7万人。

1985年全军整编,第43军番号再次撤销。

所辖步兵第127师,转隶第54集团军建制,整编为第127摩托化步兵师,执行北方甲种摩步师编制。

所辖步兵第128师,转隶第20集团军建制,整编为第128 摩托化步兵师,执行北方乙种摩步师编制。

所辖步兵第129师,番号撤销,部分部队与坦克11师44团合编成坦克旅,转隶第54集团军建制。

由此,第43军这支历史悠久,威名远扬的王牌军从此告别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制序列。

好在血脉还在——

1996年10月,第128摩步师转隶武警机动部队,番号改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第128师,由武警总部直辖。

1997年,第127摩托化步兵师改建为全军第一个轻型机械化步兵师。

2017年军改,第127 轻型机械化步兵师一分为二,改建为第127合成旅、第131合成旅,分别转隶第82集团军、第83集团军

原43军步兵第127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最为悠久的部队,没有之一!

第127师诞生于叶挺独立团,其历史甚至比我军的军史还长!

《第四野战军战史》评价该师——

“四野的头等主力师,作风勇敢,能攻能守,吃苦耐劳,不怕牺牲,是我军历史上参加战斗最多,最能打硬战恶战的部队!”

第四野战军第44军(原东野7纵)

1947年4月,辽吉军区保安第1旅、第2旅和西满军区独立师依次改称西满军区独立第1、第2、第3师。

1947年8月,这3个独立师在吉林省双辽县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依次改称第19师、第20师、第21师,全纵队2.1万余人。

首任司令员邓华、政治委员陶铸。

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改称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

首任军长邓华、政治委员吴富善。

所辖第19师、第20师、第21师和新调入的独立第12师,依次改称第130师、第131师、第132师、第157师,全军共4.8万余人。

1948年12月参加平津战役,在解放天津的作战中,军长邓华指挥第44军并第45军,在炮兵和坦克部队的配合下,由市区以东向西突击,会同兄弟部队攻克天津。

1949年5月,第44军由天津地区南下作战。

6月,第157师转隶江西军区建制,脱离第44军战斗序列。

7月,第44军在九江地区横渡长江后参加湘赣战役。

10月,第44军参加广东战役,而后担负广州警备和粤中、粤东地区剿匪任务。

1950年5月至8月,第44军第131师在广东军区江防部队和炮兵配合下解放万山群岛。

9月,第44军解除广州警备任务,转至广州北郊至阳山、翁源地区剿匪。

1952年10月,第44军番号撤销。

第44军军部机关并入中南军区机关。

第44军第130师和第45军合编为第54军。

第44军第131师师部转隶海军,隶属海军青岛基地。

第44军第132师转隶第43军建制。

第44军从1948年11月成军,至1952年10月番号撤销,仅存在了短短3年时间。

第四野战军第45军(原东野8纵)

1945年10月至11月,遵照中央向东北发展的战略方针,陕甘宁边区警备第1旅(欠第3团)、陕甘宁边区教导第2旅第1团、冀中军区第31团等部,进至辽宁锦州、朝阳等地区扩编。

1946年初,上述部队完成扩编后改建为冀热辽军区独立第13旅、独立第16旅、独立第27旅(后改称独立第18旅)。

1947年4月,中央决定将晋察冀军区的冀察热辽军区(包括冀东、冀热察、冀热辽军区)划归东北民主联军建制。

1947年8月,以上3个旅在赤峰地区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

首任司令员黄永胜、政治委员刘道生。

所辖第13旅、独立第16旅、独立第18旅依次改建为第22师、第23师、第24师,全纵队共3.5万余人。

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改称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

首任军长黄永胜、政治委员邱会作。

所辖第22师、第23师、第24师及新调入的独立第4师依次改称第133师、第134师、第135师、第158师,全军共5.6万余人。

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第45军参加平津战役,在解放天津的作战中,第45军歼灭国民党军2.8万余人。

1949年4月,第45军由天津南下,向华中华南进军。

1949年11月至12月,第45军参加广西战役,追歼国民党军1.6万余人,俘国民党军第3兵团中将副司令官兼桂中军区司令官王景宋、湘桂黔护路军中将司令官莫德洪等将级军官15名。

1950年2月,第45军第134师在广西地区全歼逃出国境后回窜的国民党军第17兵团兵团部、第100军军部、第19师、第197师,共6700余人,俘兵团中将司令官刘嘉树等将级军官9名。

1950年4月,第158师转隶广州市公安司令部,脱离第45军建制。

至1951年2月,第45军在广西地区剿匪作战中歼灭土匪武装共计12万余人,基本肃清桂西南、桂东南的匪患。

1952年8月,第133师转隶第46军,脱离第45军建制。

1952年10月,第45军番号撤销。

第45军军部及第134师(欠1个团)、第135师与第44军第130师合编为第54军。

与第44军一样,第45军自1948年11月成军,至1952年10月番号撤销,仅存在了短短3年时间。

注:本文资料引自《中国军网》、《CCTV军事频道》的公开报道。

——下篇文章将接着讲述第四野战军第46军、第47军、第48军、第49军历史沿革,以及历次军改后保留下来的部队。

16 阅读:1480
评论列表
  • 2024-09-21 22:06

    两夜一天,不吃不喝不休息,这可不是一般人,根本就不是人。

公子毋庸近代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