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四大哲人”之一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经在课堂上讲过这样一段话——
“炎帝和黄帝灭掉了蚩尤,而蚩尤是苗族的祖先,虽然苗族从不自称炎黄子孙,却认同自己是华夏儿女。”
梅贻琦校长讲道——
“中华民族太伟大了,炎帝和黄帝灭掉了蚩尤,而蚩尤是苗族的祖先,虽然苗族从不自称炎黄子孙,他们却认同自己是华夏儿女。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之处,不以一个朝代(部落)的更迭而中断传承,而是世世代代以华夏大地作为母亲,生生不息,血脉相连。
这样伟大的民族,哪怕在某段时期会暂时显露孱弱,但迟早一定会屹立世界之巅!”
当年看完这段文字之后,我曾这样想过——
假如,我说的是假如……
假如世上真有一个长生不老之人,这个人在炎帝神农氏的部落里出生,是真正的炎黄子孙。
这个人不仅亲历了炎帝、黄帝联手战胜蚩尤,还经历了后来的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以及民国、新中国,一直活到了现在。
那么,问题来了:
这个亲历了上下5000年中华文明的中国人,说到爱国,他(她)到底该爱哪个“国”?
如果这个人爱大禹建立的“夏”,可“夏”被商汤灭了,其历史不到500年。
若说这个人爱商汤建立的“商”,可“商”也仅仅传承了500余年,便被周武王灭掉了。
“周”算是国运长久了,也只存在了790年,便被秦所灭。
“秦”也仅传二世,从建立到灭亡不过短短15年。
灭“秦”的“西汉”,存在了210年。而“东汉”更短,只有195年。
且不说“东汉”之后的“魏蜀吴”,也不提“西晋、东晋”和“南北朝”,光是“隋唐”之后的“五代十国”就令人眼花缭乱……
而后面还有宋(北宋、南宋)、元、明(包括南明)、清,以及民国、新中国。
那么,这个活了5000岁的中华儿女,这个亲历了华夏文明传承始终的炎黄子孙,他(她)到底该爱哪一“国”?
说到底,以上这些,仅仅只是整个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某个朝代,仅仅只是5000年华夏文明瑰宝中的一粒沙,一粒石。
无论其中的哪一个朝代,虽然它都能够,也有资格被称为国家,但它们都不能完整地去代表有着上下5000年古老文明传承的中华民族!
因为——
朝代会更迭,有兴就有亡,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
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都仅仅只是上下五千年华夏大地上的一个朝代而已。
而民族却会始终延续,中华民族的繁衍生生不息。
所以——
作为炎黄子孙,作为华夏儿女,说到爱国,我们爱的是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大地?
还是去爱这块土地上的某一个时期,或者是某一个朝代?
说到爱国,很多人不知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后面,还有一句话“国家兴亡,食肉者谋之。”
用大白话讲——
前一句的意思是:
在国家和民族的存亡关头,每个人都有义务参与保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而后一句的意思则是:
改朝换代,无论谁来做皇帝,那是吃肉的人考虑的事情,与老百姓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著《日知录·正始》。
顾炎武的原句是: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的这段话,后来被梁启超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意思是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是,梁启超除了将顾炎武的原句总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外,后面还加了一句话,那就是“国家兴亡,肉食者谋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国家兴亡,肉食者谋之”这两句话看似前后矛盾,更有不少“民粹”主义者把后一句视为离经叛道的“忤逆”之言。
以至一百多年来,后一句被“民粹”主义者们刻意的屏蔽了,因此造成了大多数人只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根本不知道“国家兴亡,肉食者谋之”。
那么,该如何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国家兴亡,肉食者谋之”呢?
让我们来看《二十四史·隋书》——
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杨广敕令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征用徭役200万人,历时十个月建成。
也在这一年,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杨广敕令开发各段运河,先后调集河南、河北、淮南、淮北、江南诸郡的农民数百万,以及士兵300多万人参与修挖。
史书记载:役死者过半。
后世考证,征发扰动的农民不下一千万人,造成了“天下死于役”的惨象。
时有御史台群臣向杨广谏言:
“奢靡祸国,苛政取祸。二者皆非圣君之道。”
而杨广是这样回答群臣谏言的——
《二十四史·隋书》记载,杨广曰:天下乃朕之天下,非尔之江山,与汝何干?
结果呢?
呵呵,杨广不仅说“我的天下跟你没关系,不用你管”,还把领头的几位谏臣给砍了头。
古往今来,像隋朝这样的朝代不在少数,像杨广这样的皇帝那就更多。
那么,像这样的朝代,在“天下兴亡”之时,哪个“匹夫”敢去担责?
那么,像这样的皇帝,在“山河破碎”之际,不愿出来保卫国家的“天下匹夫”又有什么过错呢?
所以,梁启超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后面,加上了“国家兴亡,肉食者谋之”这句话,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
正如隋炀帝杨广所说“天下乃朕之天下,非尔之江山,与汝何干?”
——朕自己弄来的天下,朕自己丢了,关你什么事?
因此,所谓“匹夫有责”,匹夫有什么责?
这“天下”是杨广一家一姓的天下,又不是“匹夫”的天下,“天下”丢了,“匹夫”干嘛要负责呢?
就算这“天下”也有“匹夫”的一份,那也不该“匹夫”负责呀?
朝廷是官,匹夫是民。官有权,而民无权。
朝廷代表国家,一切好的制度和坏的制度,都是你朝廷颁布的。有哪一个民间的“匹夫”能够登堂入室,来到金銮殿前参与制定国家大政?
所以,你总不能说,好的制度使国家强盛了,是你领导有方。而坏的制度使国家衰败了,就拿“匹夫”来担责。
所以,朝廷当政,就该朝廷负责。杨广执政,就该杨广负责。
如果当时的大隋朝,也提倡“爱国主义”,有人跟你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了保住大隋朝的江山,你就牺牲了吧!
你会怎么做?
我想,任何一个“匹夫”都绝不会为了杨广一个人的天下,去主动牺牲掉自己的性命。
当然,被朝廷逼上战场,那又另当别论。
或许也有忠粉效忠杨广,但那不是爱国,那只是爱杨广!
可是,对于这些浅显易懂的道理,就总有一些所谓“国学大师”的伪爱国者们不认可。
他们甚至拉出孔子,打着“儒家思想”的大旗,给我们这些“匹夫”灌输封建王朝的“忠君爱国”之道。
而我认为——
儒家思想有好的一面,而不好的一面也特别明显。
孔子是特别提倡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
而这就是“精英阶层”们,大搞特权主义的根源所在。
孔子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实就是大搞等级制度,强行把社会分成三六九等。
既然是“君臣”,“臣”怎么能和“君”获得同样多的利益呢?
必定是“君”占得的利益多,而“臣”获得的“利益”少。
那“臣”又岂肯与“匹夫”获得同样的利益呢?
同理,“臣”是官僚群体,而“匹夫”是人民群众。
面对资源和利益,官僚群体与人民群众,究竟该怎么样去公平地分配呢?
所以,我认为,现在在各种媒体上,特别是网络上大讲“儒家思想”,大谈“儒家文化”,大力推崇孔圣人的那些所谓的专家和教授们,其目的就是给“匹夫”们洗脑。
让我们这些“草根”,这样的“匹夫”,去接受他们的等级制度,去甘愿成为“精英”们镰刀下的韭菜,任由资本随意宰割。
我绝对不主张“绝对平均主义”,但社会资源的分配应该是秉持“益强扶弱”的普世价值观来进行。
资源一定要向弱者倾斜,而不是被强者独占。
一个社会害怕的不是贫穷,而是分配不均。
一个国家害怕的不是人口稀少,而是社会不安定。
如果社会安定,人民和睦,分配合理,众生平等。那么,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国家将会繁荣昌盛,一片和谐景象。
就像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它更是一种精神,整整激励了几代中国人的奋发图强。
扯远了,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
本文从“爱国主义”,说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国家兴亡,肉食者谋之”。又从“儒家思想”说到“等级制度”,直到最后的“利益分配”。
看似风马牛不相干的几件事,因为不能全面讲明说透,只能被我搅在一起说得胡言乱语,乱七八糟……
但是——
我自己却觉得,这几件事情都极具关联性,无论从夏商朝的奴隶社会,还是唐宋元明清的封建社会,乃至当下,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我科普你一个5000年的小知识,知道商代奴隶制吧,我猜你应该知道,……其实古罗马也是奴隶制,包括古希腊也是,而就是这么一个奴隶制,欧洲历史学家和文化学者,就恬不知耻的说自己爱古罗马,爱古希腊,甚至不惜认宗亲……我猜你跟他们不一样,对吧,毕竟你看着好像不是欧洲人……你不会是个香蕉吧?
想写文章,就先去好好读书,把先贤的文章,思想搞清楚了再写,否则徒增笑耳
很有深度。
小朋友,当你说自己是草根的时候,请端正你周围的环境,今天的世界没有人即是草根又是精英的,别恬不知耻说自己懂秦、汉、宋、明!!!!
看你屁股坐在哪里
声明:与不遵守《逻伯特议事规则》的人,不辩论。
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