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对于心内科的医生来说,心衰的治疗也是最具挑战性的。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慢性心衰的患者已经上升到1370万人。心衰根据病情的进展,可以分为4个阶段。陈大夫今天介绍一下这4个阶段,有心血管疾病的可以对照一下,目前处于哪一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心衰阶段这个阶段属于心衰前阶段,也就是还没有发生心衰,心脏也没有出现器质性的改变,只是存在心衰的高危因素,未来得心衰的概率大大增加。
其实很多人都处于这个阶段,可能他们自己都不清楚。比如冠心病、高血压都是导致心衰第1位和第2位原因。因此,冠心病病人,高血压病人都处于前心衰阶段。
另外,糖尿病病人、肥胖、代谢综合征、风湿性心肌脏、甲亢、严重贫血、长期酗酒的人这些都处于前心衰阶段。总之,一切可能影响到心脏的疾病,都属于这个阶段。
这个阶段该怎么办?
当然,处于这个阶段也不用太担心,只要好好地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这些疾病,有可能一直处于这个阶段。
当然说起来很简单,控制好血压、糖尿病。但是有时候也不容易做到。如果长期控制不好,那么可能就进入第二阶段了。
第二阶段:前临床心衰阶段前临床心衰,指的是还没有出现心衰的症状,但是在心衰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心脏已经出现了器质性的改变。
比如高血压病人,做心脏超声提示左心室肥厚,这就是长期高血压导致的心脏器质性改变。另外,还比如之前得过急性心肌梗死的人,心肌有一部分已经永久的坏死,也属于出个阶段。还有心脏瓣膜出现问题,比如二尖瓣狭窄、主动脉关闭不全等。
左边正常的心脏,右边心脏明显的肥厚
这个阶段该怎么办?
处于这个阶段的病人要当心了,因为心脏已经出现器质性变化,想要逆转是不容易的。一方面,还是要治疗原发病,比如高血压导致的左心室肥厚,控制好血压是最关键的。而且血压最好控制的理想一点。现在我们血压控制的基本目标是140/90mmHg。但是这个血压目标其实并不是很完美,最好能控制到130/80mmHg以下。
另一方面,就是使用一些能够逆转心室重构药物。比如降压药里面:ACEI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比如培哚普利、雷米普利、依那普利等);ARB类:(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替米沙坦、奥美沙坦等);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比索洛尔);ARNI类药物(目前国内有的药物是沙库巴曲缬沙坦)
这些药物都具有逆转心室重构的效果,至于能逆转多少,还是要看具体的病情。比如原来心室肥厚的,吃一段时间,心室肥厚厚度减少了。至于完全恢复,还是很难的。
第三阶段:临床心衰阶段这个阶段就是已经出现心衰症状了,以心衰来看病的人主要就是这个阶段。前面说过了,处于这个阶段的病人我国大概有1370万,增长得很快。
原因可能也是多方面的,比如人口老龄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衰的发病率明显增加,7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在10%以上。其次,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这些疾病患病人数的增多。最后,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内死亡率的下降,导致一部分原来救不活的病人,就是治好了。这部分病人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也会成为心衰病人。
临床心衰阶段有哪些症状?
心衰经典的症状总结起来主要是3点:活动耐力的下降、呼吸困难以及体液潴留(比如双下肢水肿、胃肠道淤血、肺水肿等)。
1、活动耐力的下降
心衰病人来就诊,总是会这样说,以前可以一口气爬上4楼,最近不知道怎么了,爬上1楼就喘得不行,要休息很久才能恢复。这就是活动耐力的下降,活动后恢复的时间延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很好理解。心脏就好像是我们人体的发动机。发动机不行了,人的活动能力肯定变差了。
2、呼吸困难
心衰病人呼吸困难的类型很多,从最轻的劳力性的呼吸困难,就是活动后感觉气不够,呼吸困难;再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就是夜里睡觉时突然感觉胸闷难受被憋醒。最后是端坐呼吸,患者无法躺下睡觉,一躺下就喘得不行,最严重的甚至坐着都喘得不行。
这样的病人不仅病人自己难受,甚至医生看着都难受,但是到了这个阶段,有时候药物也不起作用了。
3、体液潴留
心脏里面的血液排不出去,自然心脏外的血液也进不去心脏。这样一来,血液只能淤积在血管里,淤积得多了,血液里面的液体就会从血管跑出来。因为双腿是人最低的地方,由于重力的作用,自然是双下肢先肿起来。
另外,胃肠道的血液淤积,也会导致心衰病人出现没胃口,消化能力下降、肚子胀、便秘等症状。
这个阶段该怎么办?
这个阶段也是针对心衰好好的治疗。心衰的治疗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另一种是改善心衰症状的。两类药物都需要。
1、改善心衰预后的药物
这类药物上面已经提到过了,主要是改善心室重构的。比如ACEI、ARB类、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以及ARNI类药物。
根据相关研究,与安慰剂相比,使用ACEI类药物可以使心衰相对死亡风险降低16%,ARB可以降低17%,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34%,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可以降低30%。
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这三类药物被称为心衰治疗的“金三角”。(ACEI和ARB可以看作同一类药物)
ARNI类药物是近几年出现的治疗心衰的药物,研究表明,可以在依那普利(ACEI类药物的一种)的基础上,再次降低心衰死亡率20%左右。
2、改善症状的药物
这类药物主要是利尿剂,可以减轻体内的液体潴留。比如双下肢水肿了,吃一段时间利尿剂,可以把水排出去,腿也就不肿了。气喘的症状也可以得到缓解。
其次是强心药物,主要的药物是地高辛,可以增强心肌的收缩力。现在用得越来越少了,只要使用了利尿剂之后,患者还是不缓解,可以加用。
第四阶段:难治性终末期心衰阶段这个阶段的病人属于心衰的终末期,虽然经过严格的药物治疗,但是休息的时候还是会出现症状。因此,需要经常性的住院治疗。不仅病人自己痛苦,而且家人也跟着受累。
这个阶段该怎么治疗?
心脏移植是最终的治疗方法,但是心脏的供体以及术后的排异反应是一个问题。目前心脏移植在一些大医院也是有开展的。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有些心衰病人存在房室、室间室内收缩不同步的问题,可以植入仪器,帮助心脏同步收缩。可以改善心衰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住院率和死亡率。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有效。
总结:心衰可以说是心血管内科医生的终极考验,不好治。特别是确诊心衰之后,也就是达到第三阶段之后,50%的病人在5年内死亡。
所以,目前处于第一、第二阶段的患者一定要好好治疗,积极预防。推迟或者不进入第三阶段。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