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的灭亡,彻底打破了三国鼎立的格局。具备显著优势的魏国政权,将蜀汉纳入版图后,彻底掌控了战局的绝对主动权。
公元 265 年,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新政权,史称西晋。在华夏的版图上,独木难支的东吴。开始在暴雨来临之前摇摇欲坠。而东吴最后的名将陆抗却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将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苦苦强撑了8年。
公元 264 年,孙和的长子孙皓继位,宣告了太子党的最终胜利。陆氏作为太子党的核心家族,也顺理成章的重登荣顶。但同时,东吴的外部环境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之态。
公元 270 年,晋吴之间的交锋终于开始提上日程。此时,一分为二的荆州地区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此时,东吴方面,陆抗是此地的最高统帅。陆抗,自幼节,吴郡吴县人。是陆逊的儿子,孙策的外孙。
而在西晋,荆州地区的最高统帅是车骑将军羊祜。羊祜,字叔子,泰山羊氏。是曹魏上党太守羊衜之子,才女蔡文姬的外甥。司马炎称帝后,为吞并东吴,特地调任羊祜为都督荆州诸事,统领汉东江夏地区的全部军队。
公元 272 年,西晋在与东吴的对峙中已全面占优。建平郡为东吴在长江上游的第一道防线。西陵是东吴第二道防线。西陵之后则是江汉平原,一马平川。对于势弱的东吴而言,西陵一旦丢失,东吴长江防线将全面崩溃。
晋灭吴只差一个时机。这个机会说来就来。公元 272 年八月,东吴西陵督步阐降晋。对于东吴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在收到步阐降晋的消息后,陆抗立即派将军左奕、吾彦等率军赶赴西陵,将其团团围住。包围西陵后,陆抗并没有马上进攻,而是命人修筑营围。陆抗这一举措不仅改变了战场的态势,转攻为守。同时也抢占了先机,以逸待劳,使己方立于优势地位。
步阐的投降对于西晋来说是天上掉馅饼。司马炎立即派车骑将军羊祜统率5万精兵进攻江陵。荆州刺史杨肇率3万人去西陵接应步阐。巴东监军徐胤率2万水军攻打建平。
面对司马炎的三路大军,陆抗分析形势后。认为眼下的关键是西陵,西陵成则江陵、建平之围可解。若败,那么不只是建平危险,南山群夷反叛的可能性很大。陆抗于是命令公安督孙遵沿着南岸抵御羊祜,水军都留虑抵御徐胤。陆抗亲自率领大军,与杨肇对峙,一场精彩的战术性对决就此展开。
为了拖延羊祜的行军时间,陆抗先派人阻断江陵淹没陆路,后又损坏堤堰。羊祜部队车辆辎重繁多,到了当阳附近后就寸步难行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直到西陵之战结束,羊祜部队连江陵城墙的一角都没摸到。
至于从巴东走水路来的徐胤部。对于擅长水战的东吴军来说,只要在建平的缓冲地带以水军阻击,很快就能迎刃而解。如今之剩下最关键的西陵主战场了。
杨肇到达西陵后,便和步阐一起开始了两边夹攻。陆抗军中不断有将士投降晋军,其中就有将军朱乔、营都督俞赞。陆抗利用降将泄漏东吴军事部署的机会,将计就计,大败杨肇。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经此役,胜利的天平开始倒向东吴。到了 12 月,杨肇无计可施,恐生变故,决定趁夜逃走。陆抗则派轻兵紧随在后,大败杨肇军。羊祜听到了杨肇兵败的消息,于是只好撤回襄阳。徐胤也无所建树,只得撤回巴东。西晋撤军后,陆抗率军攻破了步阐所守的西陵,犹如瓮中捉鳖。一场灭国之战瓦解了,东吴西陵之战告捷。
由于晋吴之间实力相差悬殊。殚精竭虑的陆抗,终于在公元 274 年病逝。公元280年,推迟了八年的灭国之战,还是降临到了东吴。如果说姜维是蜀汉最后的荣光,那么陆抗将是整个三国时代的终结。
孙皓要是当个人,一直保持前期的姿态,东吴应该还能多苟几十年